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食品安全包装因素的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9
1
作者 鲁奇林 王月华 +2 位作者 徐方旭 马蓉 冯叙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87-293,共7页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食品包装的安全性与食品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也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之一,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现状,主要从影响食品安全的相关包装因...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食品包装的安全性与食品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也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之一,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现状,主要从影响食品安全的相关包装因素入手,分析了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和包装印刷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归纳总结了食品包装技术,并提出了一些保证食品包装安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包装因素 包装材料 包装结构 包装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汤轶伟 高子媛 +5 位作者 魏立巧 李译 兰建兴 张德福 高雪 励建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913-1917,共5页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保证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以仪器检测方法为主。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项新兴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便捷、检测速度快等特点...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保证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以仪器检测方法为主。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项新兴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便捷、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过程中。本文对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技术、上转换发光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等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目前各种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免疫层析技术 食品安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荧光纳米探针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秀英 梁维月 +4 位作者 苏丽红 朱力杰 汤轶伟 高雪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9-374,共6页
荧光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质,已成为分析检测等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标记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对特定模板分子具有较强特异识别能力"仿生"材料。分子印迹荧光纳米探针是将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和荧... 荧光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质,已成为分析检测等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标记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对特定模板分子具有较强特异识别能力"仿生"材料。分子印迹荧光纳米探针是将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和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特性相结合,进而将微观分子识别过程转化为可读的荧光信号,具有识别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制备过程简单、灵敏度高、实用性强等特点。该类探针的研究对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概述了分子印迹荧光纳米探针的检测原理及优点,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分类及其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荧光纳米探针 食品安全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雪 汤轶伟 +1 位作者 张德福 励建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647-1653,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的应用范围已从材料学、生物医学领域扩大到食品领域,促进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阐述了量子点特有的光学性质,如宽的激发光谱、窄的发射光谱、可精确调谐的发射波长、良好的光稳定性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的应用范围已从材料学、生物医学领域扩大到食品领域,促进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阐述了量子点特有的光学性质,如宽的激发光谱、窄的发射光谱、可精确调谐的发射波长、良好的光稳定性等,并综述了量子点作为一种良好的荧光标记物,在致病菌、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剂和重金属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不高、样品前处理繁琐及对样品基质的抗干扰能力不强等缺点,难以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而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检测方法弥补了这些缺点,必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食品分析检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的荧光纳米探针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秀英 崔莹莹 +4 位作者 苏丽红 朱力杰 汤轶伟 高雪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5-399,共5页
适配体因其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易于修饰和功能多样化等优点而被备受关注。荧光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已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标记材料。将核酸适配体的结合特异性和荧光纳米材料特有光学特性有机结合,开发选择性好、稳定性... 适配体因其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易于修饰和功能多样化等优点而被备受关注。荧光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已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标记材料。将核酸适配体的结合特异性和荧光纳米材料特有光学特性有机结合,开发选择性好、稳定性强、灵敏度高的荧光探针,基于该探针构建简单高效的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适配体荧光纳米探针的检测原理、分类,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该技术在有害化学物质和致病性微生物两类食品安全因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荧光纳米探针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锦州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彩莲 李佳琳 +2 位作者 李威炎 吕欣然 白凤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1期8125-8130,共6页
目的对锦州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锦州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加工现状与存在的安全问题。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锦州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问卷与实地记录进行数据分... 目的对锦州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锦州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加工现状与存在的安全问题。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锦州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问卷与实地记录进行数据分类整理与统计汇总,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锦州食品小作坊食品购买者主要是21~30岁的青年人,学生、上班族构成购买小作坊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不强。在设备设施方面,锦州食品小作坊普遍存在加工设施简陋、陈旧现象,65.6%的食品小作坊没有明确的分工场所,并存在有原辅料与半成品、成品混放现象;72.63%的食品小作坊存在加工器具老化、锈渍、不卫生现象;在从业人员方面,多数未持有健康证明从事食品加工行业,并且71%的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存在缺少食品安全知识,卫生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擅自添加、掺假掺杂现象。在食品包装和标识方面, 60.53%的食品小作坊存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残缺、不完整现象,同时70%锦州食品小作坊未达到备案的条件要求,在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下进行生产加工。结论锦州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政府应设立食品风险预警与风险交流的媒介,进行科普与法律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与巡查力度,消费者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与维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 食品小作坊 食品安全状况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叙桥 王月华 徐方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作为国际上最先进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以其良好的应用特性如能耗低、省时、处理温度低、效率高和对食品原有品质保存效果好等特点,吸引了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与其它食品加工技术相比,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不仅具有更...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作为国际上最先进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以其良好的应用特性如能耗低、省时、处理温度低、效率高和对食品原有品质保存效果好等特点,吸引了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与其它食品加工技术相比,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不仅具有更好的杀菌、钝酶效果,还能有效降解残留农药,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而且基本不影响食品的原有品质和营养特性。因此,将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有效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大大提高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为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新途径。作者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场的处理装置、加工机理以及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应用途径,并对高压脉冲电场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食品质量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灭菌技术在保障食品品质及安全性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吕长鑫 何晓慧 冯叙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335-1341,共7页
超高压灭菌技术能有效对食品进行杀菌和灭酶,是食品加工业中的一种新型的非热力加工技术。本文综述了超高压灭菌原理、主要特点以及超高压处理对食品感官品质、酶活性、微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并分析了超高压处理产品的安全性及其在食... 超高压灭菌技术能有效对食品进行杀菌和灭酶,是食品加工业中的一种新型的非热力加工技术。本文综述了超高压灭菌原理、主要特点以及超高压处理对食品感官品质、酶活性、微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并分析了超高压处理产品的安全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食品灭菌 品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炳新 孟实 +2 位作者 冯叙桥 李娜 徐方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从宏观角度论述了目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加强食品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增强消费者、食品从业与监管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以及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 现状 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 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构仪器分析在生鲜食品品质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0
作者 朱丹实 李慧 +3 位作者 曹雪慧 刘贺 励建荣 孟宪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4-269,共6页
近年来,食品质构的仪器分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质构仪器分析的原理,详细阐述了质构仪在果蔬、水产品、肉品等生鲜食品领域中的近期研究内容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食品质构仪器分析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质构仪 仪器分析 生鲜食品 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应用及方法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1
作者 刘登勇 董丽 +1 位作者 谭阳 刘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4-258,共5页
感官分析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风味营销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等方面起到强大作用,迅速成为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及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官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传统方法,着重讨论其在食... 感官分析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风味营销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等方面起到强大作用,迅速成为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及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官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传统方法,着重讨论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以及方法学方面的一些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感官分析 应用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范林林 韩鹏祥 +4 位作者 冯叙桥 段小明 李萌萌 张蓓 蔡茜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74-380,共7页
电子束辐照技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绿色高新技术,近年来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领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食品辐照加工研究与应用实例,介绍了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原理、特点和装置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杀菌、杀虫、... 电子束辐照技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绿色高新技术,近年来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领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食品辐照加工研究与应用实例,介绍了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原理、特点和装置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迟成熟、降解食品中有害残留物等。并对电子束辐照技术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研究和进展情况,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杀菌 杀虫 食品辐照 食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杨方威 冯叙桥 +3 位作者 曹雪慧 李萌萌 段小明 韩鹏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0-338,共9页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概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种类及特点,并且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果蔬汁、饮料、酿造发酵...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概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种类及特点,并且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果蔬汁、饮料、酿造发酵产品、粮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和食品天然成分,以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39
14
作者 蔡茜彤 段小明 +1 位作者 冯叙桥 张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7-251,270,共6页
微胶囊技术是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正逐步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出现解决了食品工业中的许多难题,尤其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许多由于技术障碍而不能得到开发的产品,通过微胶囊技术都得以实现。文章综述微胶囊的主... 微胶囊技术是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正逐步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出现解决了食品工业中的许多难题,尤其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许多由于技术障碍而不能得到开发的产品,通过微胶囊技术都得以实现。文章综述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技术,阐述微胶囊技术在营养强化剂、防腐剂、香精、香料、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 防腐剂 香精 香料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及其在生鲜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5
作者 蔡路昀 吕艳芳 +2 位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李婷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80-385,共6页
近年来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在生鲜食品上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结果层出不穷。本文介绍了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及其原理,针对生鲜食品的品质变化特点,列举了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在生鲜食品保鲜中的诸多应用与进展,为生物保鲜... 近年来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在生鲜食品上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结果层出不穷。本文介绍了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及其原理,针对生鲜食品的品质变化特点,列举了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在生鲜食品保鲜中的诸多应用与进展,为生物保鲜技术发展和生鲜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技术 复合生物保鲜 生鲜食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毒性和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静 马占玲 +3 位作者 汪莹 李宁宁 陈思 励建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211-3216,共6页
亚硫酸盐作为一类食品添加剂,具有漂白、防腐、抗氧化、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然而摄入过量的亚硫酸盐会对人体造成全身性的危害。如何控制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成为食品安全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深刻地认识亚硫酸... 亚硫酸盐作为一类食品添加剂,具有漂白、防腐、抗氧化、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然而摄入过量的亚硫酸盐会对人体造成全身性的危害。如何控制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成为食品安全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深刻地认识亚硫酸盐对人体的危害,解决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问题,本论文对食品中的亚硫酸盐进行综述,介绍了食品中亚硫酸盐的存在形式、作用、限量标准及现状,重点阐述了食品中亚硫酸盐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列举了目前国内外食品中亚硫酸盐检测方法,为食品中亚硫酸盐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亚硫酸盐 毒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化学》教学中“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学鹏 王金厢 +4 位作者 徐永霞 朱文慧 仪淑敏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7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渤海大学率先提出了"转动课堂"这一教学改革新模式,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笔者根据"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等方面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本文介... 渤海大学率先提出了"转动课堂"这一教学改革新模式,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笔者根据"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等方面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本文介绍了具体做法和成效,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课堂 食品化学 教学改革 问题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石超 吕长鑫 +2 位作者 冯叙桥 李萌萌 刘苏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3269-3275,共7页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除去后再进行定量测定。主要分为...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除去后再进行定量测定。主要分为夹心法、间接法和竞争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基本作用机制,详述了ELISA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具体应用及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其在食品中农药残留、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转基因食品、重金属残留、过敏性残留物及违规添加成分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 食品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与食品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贾娜 刘丹 谢振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7-282,共6页
近年来食品中多酚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食品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蛋白质是食品中的重要组分,其结构和功能特性对食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等生物活性,它能够以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共价键等方式与蛋白质发生... 近年来食品中多酚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食品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蛋白质是食品中的重要组分,其结构和功能特性对食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等生物活性,它能够以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共价键等方式与蛋白质发生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性质。文中主要综述了多酚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方式,二者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以及对多酚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和改善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蛋白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吸附作用清除食品中有毒重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欢欢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1-307,共7页
重金属污染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食品中汞、砷、镉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存在形态及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和清除污染食品中重金属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利用乳酸菌清除食品中重金属的菌株种类、清除作用... 重金属污染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食品中汞、砷、镉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存在形态及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和清除污染食品中重金属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利用乳酸菌清除食品中重金属的菌株种类、清除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利用乳酸菌生物制剂清除食品中重金属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生物吸附 清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