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北沙地人工林植物水分亏缺与恢复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雷泽勇 刘心玲 +2 位作者 周凯 姜涛 阎丽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通过定位观测与对比分析,对辽宁省西北部沙地不同人工林地植物水分亏缺度与植物水分亏缺补偿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植物水分亏缺度大部分时间在25%以下,油松纯林地在乔木林地中植物水分亏缺度最小,亏缺度大部分... 通过定位观测与对比分析,对辽宁省西北部沙地不同人工林地植物水分亏缺度与植物水分亏缺补偿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植物水分亏缺度大部分时间在25%以下,油松纯林地在乔木林地中植物水分亏缺度最小,亏缺度大部分时间都在30%以下,杨树林地高于油松林地,而樟子松林地最高,除油松林地以外,其它几种乔木林地的水分亏缺度都处于水分极度亏缺的状况;乔木林和灌木林地水分亏缺度大致相当。降雨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几种调查的乔灌木林地的水分补偿度都小于荒草地,樟子松林地、油松林地、杨树林地、松杨混交林地、山杏林地的水分补偿度基本在0~20%之间。植物水分补偿度(亏缺度)在垂直分布上和根系的分布相一致,即表层的补偿度最低,随深度的增加,补偿度急剧上升,40 cm以后变化比较平缓。110 cm以后,随着根系分布的减少,植物水分补偿度开始保持稳定,其中,樟子松林地和杨树林地的土壤水分补偿量小于10%,其它几种的土壤水分补偿量在20%~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沙地 土壤水分亏缺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古台沙地人工乔木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心玲 雷泽勇 +1 位作者 姜涛 刘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231-233,共3页
通过土钻法对章古台沙地不同乔木植被定位监测,分析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得出结果:不同乔木林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是降雨和植物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雨季,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是油松林地,... 通过土钻法对章古台沙地不同乔木植被定位监测,分析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得出结果:不同乔木林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是降雨和植物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雨季,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是油松林地,雨季土壤含水量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乔木林 章古台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古台沙地2种典型生态修复模式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杨 吴祥云 姜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254-255,共2页
针对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匮乏及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问题。通过对章古台沙地2种典型生态修复模式即林果药、林果草模式土壤生态系统演变效果的定点观测研究,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对土壤化... 针对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匮乏及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问题。通过对章古台沙地2种典型生态修复模式即林果药、林果草模式土壤生态系统演变效果的定点观测研究,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意在更好的说明两种生态修复模式的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林果草生态修复模式土壤改良效果好于林果药模式,林果草模式土壤含氮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古台 沙地 生态修复模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