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23年阜新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谢媛 李凝 +4 位作者 张旭 刘彬 范野 苑治国 代璐璐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5-30,共6页
利用1961~2023年阜新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阜新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3年来,阜新地区热量资源明显增加,年平均气温增幅为0.26℃/10年,≥1... 利用1961~2023年阜新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阜新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3年来,阜新地区热量资源明显增加,年平均气温增幅为0.26℃/10年,≥10℃积温增幅为64.18(℃·d)/10年。稳定通过0℃、5℃、10℃、15℃、20℃农业界限温度的初日均提前,终日均推后,持续天数均增加;降水资源不显著增加,增幅为7.43 mm/10年;日照资源明显减少,减幅为46.02 h/10年;空间分布上,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都是彰武县比阜新县增加明显;日照资源是彰武县比阜新县减少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994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突变后上升0.7℃;≥10℃积温在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增加了252℃·d;年降水量没有发生明显突变;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979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减少了204.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阜新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地区乡镇最低温度因子分析
2
作者 陶倩 赵振宇 +1 位作者 张青珍 范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4929-4931,共3页
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因子分析对阜新地区58个乡镇加密自动站2011年1月的最低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时段乡镇最低温度空间分布的因子有共性因子和表示差异性的因子2个;根据2个因子的影响程度大小,将乡镇分为两类,两类分别与阜新县... 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因子分析对阜新地区58个乡镇加密自动站2011年1月的最低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时段乡镇最低温度空间分布的因子有共性因子和表示差异性的因子2个;根据2个因子的影响程度大小,将乡镇分为两类,两类分别与阜新县观测站、彰武县观测站聚为一类。在今后的乡镇预报订正中,当出现类似的天气情况时,可参考此结论。先由数值预报做出城镇预报,再根据已知的空间聚类结果,对乡镇预报进行订正,以提高乡镇预报准确率,更好地实现为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 最低温度 乡镇 阜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异常数据处理分析
3
作者 陈艺萌 陶倩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33期54-54,56,共2页
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气象基层观测人员,我们需要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有个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综合气象观测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为我县广大... 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气象基层观测人员,我们需要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有个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综合气象观测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为我县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旨在基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的异常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从而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改革 异常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较差K均值聚类的逐时温度预报 被引量:2
4
作者 陶倩 赵振宇 +1 位作者 张青珍 刘东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027-3028,共2页
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观测站2006~2012年1月的气温日较差进行分类,以不同的气温日较差分型代表不同的天气状况,并统计了相应分型下的逐小时温度变化幅度,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逐时温度做出客观预报。实况证明该... 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观测站2006~2012年1月的气温日较差进行分类,以不同的气温日较差分型代表不同的天气状况,并统计了相应分型下的逐小时温度变化幅度,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逐时温度做出客观预报。实况证明该方法对于实现时间上的精细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聚类分析 气温日较差 逐时温度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