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法的辽宁省锦州市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晓 史奎桥 杨扬 《河南农业》 2016年第14期66-67,共2页
为了解掌握农业气象服务对辽宁省锦州市农业行业发挥的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分析.经调查分析,总体上锦州市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是气象敏感行业且对气象服务需求... 为了解掌握农业气象服务对辽宁省锦州市农业行业发挥的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分析.经调查分析,总体上锦州市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是气象敏感行业且对气象服务需求最大.此次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结果,对于锦州市提升气象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提高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的气象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为农业行业专门气象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农业气象 服务效益 评估 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锦州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及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涛 刘景利 +1 位作者 胡丹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343-16346,16352,共5页
为了客观定量地监测与评估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生态与农业气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锦州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沙尘天气日数少于常年,土壤水分指标... 为了客观定量地监测与评估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生态与农业气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锦州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沙尘天气日数少于常年,土壤水分指标下降,地下水位较2008年有所下降,草木本植物物候期提前于历年,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逾1亿元以上,雷电灾害造成3人死亡及2人受伤,大气降尘量与去年同比减少,未出现酸雨现象,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农田生态环境差于近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农业气象 监测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9年锦州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涛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604-19606,19687,共4页
利用1951~2009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锦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上升... 利用1951~2009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锦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平均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3.1倍,年日照时间与年蒸发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日照 风速 蒸发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辽宁省春玉米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贺然 李晶 +7 位作者 张慧 王莹 刘东明 张琪 马林 王若男 李宗昊 黄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3期121-125,138,共6页
基于前人研究的东北地区春玉米适宜度指标,分别构建以省、市为空间尺度,以候为时间尺度的春玉米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运用积分回归法,建立春玉米气候适宜度指数,根据加权法,建立辽宁省和14个市的春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 基于前人研究的东北地区春玉米适宜度指标,分别构建以省、市为空间尺度,以候为时间尺度的春玉米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运用积分回归法,建立春玉米气候适宜度指数,根据加权法,建立辽宁省和14个市的春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单产丰歉值显著相关,1992—2013年省级模型回代检验准确率为79.6%,该方法可以动态预报辽宁省春玉米单产,满足辽宁省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度 产量预报 春玉米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莉 梁涛 刘晓影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146-146,共1页
地面气象观测主要是对气温、气压、降水、日照、冻土等进行的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气象观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注意许多细节问题,必须要... 地面气象观测主要是对气温、气压、降水、日照、冻土等进行的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气象观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注意许多细节问题,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细节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FOST模型蒸散过程改进对玉米干旱模拟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蔡福 米娜 +5 位作者 明惠青 张淑杰 张慧 赵先丽 张玉书 张兵兵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64,共13页
分别利用优化蒸散计算(PM方案)、作物系数(CC方案)和二者同时优化(PMCC方案)改进WOFOST模型,基于降水适宜年(2012年)和干旱年(2015年和2018年)在辽宁省锦州开展的玉米分期(4月20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试验资料评价模型改进效果。结... 分别利用优化蒸散计算(PM方案)、作物系数(CC方案)和二者同时优化(PMCC方案)改进WOFOST模型,基于降水适宜年(2012年)和干旱年(2015年和2018年)在辽宁省锦州开展的玉米分期(4月20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试验资料评价模型改进效果。结果表明:2012年,PM方案可增大潜在蒸散,CC方案在作物系数小(大)于1时使潜在蒸散减小(增大);3个方案对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湿度模拟几乎不产生影响。2015年,PM方案的拔节后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土壤湿度较原模型明显减小,蒸腾速率在喇叭口期之前增大,之后减小;CC方案在喇叭口期之前蒸腾速率小于原模型,之后大于原模型,其他4个变量略大于原模型。PMCC方案的各变量模拟值介于PM方案和CC方案之间,3个播期模拟精度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6%,21%和3%,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8%,8%和14%,产量分别提高66%,63%和66%。2018年,PMCC方案前两播期地上生物量模拟精度分别提高5%和1%,产量模拟精度分别提高32%和5%。PMCC方案可改善模型在干旱条件下的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过程 作物模型 蒸腾作用 参数方案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雨养玉米田碳交换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慧 高全 +3 位作者 常姝婷 金晨 梁琬璐 蔡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大,为有效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利用2005-2020年东北雨养春玉米田涡动相关数据分析该区域碳通量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气象、土壤和生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雨...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大,为有效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利用2005-2020年东北雨养春玉米田涡动相关数据分析该区域碳通量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气象、土壤和生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雨养春玉米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为272±109g·m^(-2)·a^(-1),且无显著变化趋势;与生态系统呼吸相比,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年际变化主要受总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气象因素的降水量和生物因素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权重分别为28.4%和31.4%;气象、土壤和生物因素对总生态系统生产力年际变化的影响权重分别为61.0%,43.8%和62.8%;土壤因素和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呼吸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土壤因素对生态系统呼吸年际变化的影响权重(39.3%)大于生物因素(29.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雨养春玉米田对水分更为敏感,同时日照和温度通过影响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湿度间接影响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年际变化 环境和生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