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州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及资料库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翠艳 张放 +2 位作者 白雪 史虹婷 周福然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328-329,332,共3页
为了使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确保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编程语言结合锦州实际,制作了锦州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平台,系统中资料采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建库,可采用SQL语言进行查询。
关键词 决策气象服务系统 ACCESS数据库 SQL语言 辽宁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大豆种植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调整对策
2
作者 高莉莉 吴航 +2 位作者 张放 吕晓 张歌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9期43-45,共3页
锦州市气象局通过大田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分期播种试验论证,采用下乡调查等方式,就锦州市大豆生产现状、气象条件配置和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制定大豆种植气候区划,提出适度扩大大豆轮作范围和面积、因地制宜发展专用型大豆、加强生产环... 锦州市气象局通过大田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分期播种试验论证,采用下乡调查等方式,就锦州市大豆生产现状、气象条件配置和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制定大豆种植气候区划,提出适度扩大大豆轮作范围和面积、因地制宜发展专用型大豆、加强生产环节气象服务等对策建议,从气象角度综合评判,锦州大部分地区适宜大豆种植,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产 气象对策 生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区局地暴雨预报方法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史虹婷 李明慧 +3 位作者 白雪 温舟 杨桂娟 张翠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193-194,共2页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4—2013年间锦州市区局地暴雨的历史个例资料,运用常规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对锦州市区局地暴雨发生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到锦州市区局地暴雨预报方法及预警指标。结果表明,锦州市区局地暴雨多...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4—2013年间锦州市区局地暴雨的历史个例资料,运用常规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对锦州市区局地暴雨发生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到锦州市区局地暴雨预报方法及预警指标。结果表明,锦州市区局地暴雨多发于7月及10月,影响系统以地面倒槽和气旋为主,锦州市区是否产生局地暴雨由850 h Pa急流轴位置决定;建立锦州市局地暴雨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预报方法 地面倒槽 850 hPa急流 辽宁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福然 常君德 +2 位作者 史虹婷 胡明 刘靖楠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8期60-61,共2页
简述了锦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提高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加强公共气象人才培养,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拓展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等方式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锦州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锦州市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明 樊新宇 +1 位作者 盖小波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852-16853,16866,共3页
利用1951~2010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市1951~2010年锦州市降水量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570.8 mm,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及90年后期以来处于明显少雨阶段;60年代处于多雨阶段,70年代接近... 利用1951~2010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市1951~2010年锦州市降水量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570.8 mm,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及90年后期以来处于明显少雨阶段;60年代处于多雨阶段,70年代接近常年;但进入90年代后降水变化幅度开始增大,降水极大值和极小值均出现在90年代。月降水量差异明显,其中6、7和8月的降水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尤其是近10年来极端旱涝的灾害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演变规律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9年锦州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梁涛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604-19606,19687,共4页
利用1951~2009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锦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上升... 利用1951~2009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锦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平均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3.1倍,年日照时间与年蒸发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日照 风速 蒸发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海域渔船沉船事件气象条件分析及海上安全防御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桂娟 娄芳蕾 +3 位作者 张放 白雪 史虹婷 高铭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1期54-57,60,共5页
通过对2005—2014年10年来发生在辽宁沿海海域渔船沉船事件统计分析,发现辽宁沿海渔船沉船事故逐年减少,春、秋、冬季是其高发季节,与沿海台站大风日数的月变化特征相吻合;分析造成海难事故的主要气象原因有大风、短时强对流、降水和海... 通过对2005—2014年10年来发生在辽宁沿海海域渔船沉船事件统计分析,发现辽宁沿海渔船沉船事故逐年减少,春、秋、冬季是其高发季节,与沿海台站大风日数的月变化特征相吻合;分析造成海难事故的主要气象原因有大风、短时强对流、降水和海雾等灾害性天气,其中由大风引起沉船事件最多占80%以上,短时强对流14%,降水和海雾占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船事件 气象条件分析 安全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放 温舟 常君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4期8295-8296,8298,共3页
随着气象对日常生产生活影响的扩大,各种预报服务产品、气象资料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多,服务范围日趋广泛。2013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和全运会分会场均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各种专业的气象服务,在此通过了解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气象服务需求,将... 随着气象对日常生产生活影响的扩大,各种预报服务产品、气象资料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多,服务范围日趋广泛。2013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和全运会分会场均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各种专业的气象服务,在此通过了解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气象服务需求,将其进行程序化设计,所涉及到的世园会气象服务信息均整合到框架中,分门别类进行整合,进行综合研究,并为软件搭建开放式框架,若有新增预报方法可以随时实现链接,做到方便快捷地查询各类气象服务信息产品,为开展综合服务提供基础,也为锦州市世园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园林博览会 气象服务 平台 设计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雾与霾的判别及监测标准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明 盖小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4期248-249,254,共3页
正确判断并记录各种天气现象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既能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基础信息,又能为气象预报、决策服务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对一些能见度低、易混淆的天气现象如雾与霾,如果原始记录不准确,则会对气候分析、气象预报等造成不利的影... 正确判断并记录各种天气现象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既能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基础信息,又能为气象预报、决策服务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对一些能见度低、易混淆的天气现象如雾与霾,如果原始记录不准确,则会对气候分析、气象预报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该文介绍轻雾、雾、霾等复杂天气现象的判断方法,以提高观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标准 辽宁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8月3—4日锦州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虹婷 胡明 +4 位作者 张翠艳 杨桂娟 温舟 张放 白雪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40-242,共3页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资料和swan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8月3—4...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资料和swan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8月3—4日锦州地区区域性暴雨受台风"达维"、副热带高压、高空槽3种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良好的水汽条件是此次台风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低空急流作为纽带,输送大量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锦州暴雨产生提供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热带气旋 低空急流 辽宁锦州 2012年8月3-4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锦州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翠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35-12837,12912,共4页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锦州地区1956-2006年气温、降水、≥10℃积温、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日数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锦州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28℃/10年速度递增;≥10℃积温逐年增多;无...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锦州地区1956-2006年气温、降水、≥10℃积温、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日数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锦州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28℃/10年速度递增;≥10℃积温逐年增多;无霜期延长;初霜日提前;终霜日变化不大;降水以13.9 mm/10年速度递减;气候变化使锦州地区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明 盖小波 樊新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356-12357,1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1年1~12月自动气象站测量的温度资料与对应时刻的人工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差和差值标准差的方法对平行观测期间自动站的月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与对应的人工观测... [目的]研究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1年1~12月自动气象站测量的温度资料与对应时刻的人工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差和差值标准差的方法对平行观测期间自动站的月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与对应的人工观测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特征,同时通过1990~2009年数据资料序列进行年平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探讨了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结果]平行观测期间的气温资料两者虽有一定差异,但就平均而言,差异都在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内,个别月份差异超出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显著性检验表明,自动站观测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历史资料存在差异,对年气温序列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差异不显著;当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合并使用时,序列需要做均一检验与订正。[结论]该研究对保证自动站的单轨运行、优化气象地面观测系统、提高气象要素气候序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的可靠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观测 人工观测 资料序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大风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桂娟 鄢志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347-12349,12369,共4页
根据1973~2007年锦州地区5个观测站大风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和谱分析法分析了锦州地区的大风趋势和周期变化,同时通过普查天气图探讨了锦州地区四季大风的环流形式特点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大风呈波动下降趋势... 根据1973~2007年锦州地区5个观测站大风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和谱分析法分析了锦州地区的大风趋势和周期变化,同时通过普查天气图探讨了锦州地区四季大风的环流形式特点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大风呈波动下降趋势,具有3.5和7.0年的周期变化;大风四季以春季最多,夏季最少,冬、夏季次之;从环流形势分析来看,锦州地区与辽宁的大风环流形势相似,春季和秋、冬季环流形势基本一致,主要形势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两高夹低、南高北低(东高西低)3种类型;夏季以中小尺度系统造成局地大风天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周期变化 时空分布 环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土壤墒情变化与气象条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永军 宋新辉 +1 位作者 吴航 常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659-9660,9664,共3页
从农业气象情报服务需求出发,根据近3年土壤墒情实时变化资料和定期测墒数据,分析研究与土壤墒情变化高相关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通过现有观测资料,可以定量评估局地土壤墒情变化,为预测春旱趋势和程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土壤墒情 蒸发量 降水量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锦州气候变化分析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明 樊新宇 +1 位作者 盖小波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982-10984,共3页
利用1951~2010年锦州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近6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结果表明,近60年锦州市气温逐渐升高,降水波动,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更加干燥,地下水位下降,对锦州农村经... 利用1951~2010年锦州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近6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结果表明,近60年锦州市气温逐渐升高,降水波动,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更加干燥,地下水位下降,对锦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锦州地区降水及旱涝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72-5573,5595,共3页
根据1960-2005年锦州地区降水资料,对年际、春季和夏季降水序列通过线性趋势估计法和谱分析法分析了锦州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降水的演变趋势及周期变化,并且根据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统计了锦州近50年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锦... 根据1960-2005年锦州地区降水资料,对年际、春季和夏季降水序列通过线性趋势估计法和谱分析法分析了锦州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降水的演变趋势及周期变化,并且根据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统计了锦州近50年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而春季降水却呈上升的趋势。年、春季和夏季降水序列都存在3-5年的高频震荡。通过旱涝统计,锦州地区平均近2年就出现一次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旱涝 线性趋势估计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地区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桂娟 鄢志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833-16835,共3页
采用锦州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36年大雾资料,初步统计分析了锦州地区大雾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大雾有明显的日变化,大雾生成时段主要在00:00~08:00,占总数的77%;大雾消散时段频率最高出现在08:00~12:00,持续时间以0~... 采用锦州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36年大雾资料,初步统计分析了锦州地区大雾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大雾有明显的日变化,大雾生成时段主要在00:00~08:00,占总数的77%;大雾消散时段频率最高出现在08:00~12:00,持续时间以0~4 h居多;锦州地区大雾年平均为24 d,一年之中大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其中夏季7、8月为最多,秋季9、10月次之,春季最少;大雾年际变化明显,36年来大雾日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70和90年代为大雾的低值区,80年代和2000年以后为大雾的高值区,特别2000年以后大雾日数明显增多。大雾发生时主要与湿度、风、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有关,发生大雾时相对湿度均在90%以上,风速一般小于3 m/s。锦州地区出现大雾的500 hPa高空环流形势可分为平直纬向环流型、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脊型和副高后部型等4种类型,地面系统主要以变性弱高压和地形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特征 环流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辽宁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福然 何传洋 +2 位作者 冯雪君 郭宁 高莉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94-98,共5页
利用辽宁58个测站1971~2011年这4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寒潮天气的基本事实,并采用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研究了辽宁地区1971~2011年寒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年代际时间分布特征,进而分析辽宁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 利用辽宁58个测站1971~2011年这4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寒潮天气的基本事实,并采用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研究了辽宁地区1971~2011年寒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年代际时间分布特征,进而分析辽宁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经过统计,总结了影响辽宁寒潮的主要路径,发现辽宁地区近40年寒潮具有西部山区、辽北及中部平原寒潮次数较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且寒潮每年的发生次数也存在一定的年代际时间变化特点,而寒潮发生次数的月分布和旬分布也有一定的特点,同时总结了各类型寒潮的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天气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天气及其增雨潜势预报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卓立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330-12333,12355,共5页
[目的]研究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天气及其增雨潜势预报。[方法]从天气形势特点、主要影响系统、预报服务、人工增雨作业等方面,对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全面总结。[结果]此次透雨降水天气形势特点为高空冷空... [目的]研究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天气及其增雨潜势预报。[方法]从天气形势特点、主要影响系统、预报服务、人工增雨作业等方面,对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全面总结。[结果]此次透雨降水天气形势特点为高空冷空气偏弱、低空暖湿气流明显;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槽、高空切变线和地面蒙古气旋;地面倒槽系统北上与蒙古气旋同位相打通,为锦州地区降水提供了一定的能量和水汽,这是产生这场透雨的关键原因之一。数值预报产品在预报服务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指示作用,形势场预报较为准确、降水预报偏差较大,因此预报服务中不能简单完全依靠,应该结合实况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结论]该研究为锦州全区大范围成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起到了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透雨 天气形势 增雨潜势 预报服务 锦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冷涡导致锦州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客观因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娄芳蕾 温舟 +3 位作者 蒋姗姗 白雪 周福然 史虹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1期46-50,共5页
利用2007—2017年5—10月的MICAPS资料和锦州地区逐小时降水资料,将东北冷涡分为北涡、中间涡和南涡,识别出小时雨量大于10 mm的东北冷涡过程,对这些过程及其探空物理量(大气温湿类、层结稳定度类、热动力综合类、能量类、特殊高度厚度... 利用2007—2017年5—10月的MICAPS资料和锦州地区逐小时降水资料,将东北冷涡分为北涡、中间涡和南涡,识别出小时雨量大于10 mm的东北冷涡过程,对这些过程及其探空物理量(大气温湿类、层结稳定度类、热动力综合类、能量类、特殊高度厚度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锦州地区短时强降水过程共有158次,冷涡背景下有56次,占35%;导致锦州地区降水主要是中间涡和北涡,南涡次数最少;利用SPSS软件计算物理量与小时雨量的相关性,得出IQ、K、CAPE指数与小时雨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建立小时雨量与IQ和K的回归方程,对今后东北冷涡导致的短时强降水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短时强降水 SPSS软件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