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包翠芳 闵连秋 +2 位作者 田步先 程雪 程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268-272,共5页
目的从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随机将30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前列地尔低剂量组(1.25μg/kg)、前列地尔中剂量组(2.50μg/kg)和前列地尔高剂量组... 目的从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随机将30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前列地尔低剂量组(1.25μg/kg)、前列地尔中剂量组(2.50μg/kg)和前列地尔高剂量组(5.00μg/kg),采用MCA闭塞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于大鼠海马CA1区每高倍镜视野阳性细胞数。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前列地尔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更为显著;②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前列地尔各剂量组与缺血对照组相比,海马区神经细胞肿胀、坏死程度明显减轻。③前列地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NF-κB表达于核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5.0±4.8)个/高倍镜视野、(12.4±1.9)个/高倍镜视野和(11.2±1.6)个/高倍镜视野,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的(19.3±1.3)个/高倍镜视野。结论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以高剂量组效果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NF-κ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前列地尔 NF-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PJ3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岩 吴捧莲 +2 位作者 杜良鹤 付新慧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PJ34干预组(PJ34组),每组45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3...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PJ34干预组(PJ34组),每组45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在再灌注6、24和48 h时间点处死。测定伊文思蓝(EB)含量,观察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olt方法观察缺血侧皮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EB含量、TNF-α及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J34组EB含量、TNF-α及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缺血侧皮层TNF-α、MMP-9的表达水平,维持血脑屏障的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PARP-1 PJ34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和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岩 王东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组脑梗死体积和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空间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且不同剂量组间脑梗死体积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且2个不同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降低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34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9、Claudin-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捧莲 李岩 +2 位作者 付新慧 杜良鹤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4-698,703,共6页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皮层金属蛋白酶9(MMP-9)和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腹腔注射PJ34,用伊文思蓝(EB)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皮层金属蛋白酶9(MMP-9)和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腹腔注射PJ34,用伊文思蓝(EB)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采用2,3,5-三氨基苯甲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侧皮层MMP-9和Claudin-5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模型组MMP-9表达、EB含量、脑梗死体积逐渐增加,48 h达峰;Claudin-5的表达、EB含量、脑梗死体积逐渐减少,48 h最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PJ34组MMP-9表达、EB含量、脑梗死体积在各个时间点明显降低,Claudin-5的表达、EB含量、脑梗死体积在各个时间点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PJ34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增加Claudin-5的表达来维持血脑屏障通透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J34 金属蛋白酶9 CLAUDIN-5 血脑屏障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复方丹参选择性脑血管介入性灌注治疗脑血栓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春祥 孙旭红 吕仁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10-212,共3页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皮穿刺导管技术,颈内动脉介入性灌注药物治疗颈内动脉脑血栓形成,使闭塞血管再通或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缺血区供血,使神经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探讨了颈内动脉介入灌注技术,病例的适应证,药物的选择及剂量及其它值得...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皮穿刺导管技术,颈内动脉介入性灌注药物治疗颈内动脉脑血栓形成,使闭塞血管再通或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缺血区供血,使神经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探讨了颈内动脉介入灌注技术,病例的适应证,药物的选择及剂量及其它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右旋糖酐 尿激酶 复方丹参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