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色素上皮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安刚 路璐 +1 位作者 许苑 洪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色素上皮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为视网膜移植提供种子细胞的来源。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和MSC,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色素上皮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为视网膜移植提供种子细胞的来源。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和MSC,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34、CD44和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确定2种细胞的来源;通过Transwell6孔板非接触共培养的方式,建立HRPE和MSC共培养体系,显微镜下观察人MSC的形态学变化;对于诱导后的MSC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确定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SC呈纤维样克隆样生长,人MSC的CD44(+),CD34(-);HRPE原代培养时细胞内布满色素颗粒,角蛋白表达(+)。HRPE和MSC共培养体系中,部分长梭形的MSC逐渐变成多边形,细胞内出现典型的色素颗粒;分化的色素上皮样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MSC与HRPE在非接触共培养诱导方式下能分化成色素上皮样细胞;分化的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诱导后的细胞是否具有HRPE的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色素上皮样细胞 角蛋白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荆毓陶 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68-369,372,共3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LASIK患者90例90眼,根据术前屈光程度分为3组: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组。分别于术...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LASIK患者90例90眼,根据术前屈光程度分为3组: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d、1周、1个月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测量视盘周围RNFL厚度。结果轻度组术前及术后1d、3d、1周、1个月RNFL平均厚度分别为(114·95±11.61)μm、(97.63±13.81)μm、(97.62±14.00)μm、(112.28±13.58)μm、(112.33±13.72)μm;中度组各时间点RNFL平均厚度分别为(113.75±13.74)μm、(107.54±10·03)μm、(111.27±11.34)μm、(114.34±10.51)μm、(114.84±9.79)μm;高度组各时间点RNFL平均厚度分别为(107.80±14.71)μm、(100.91±15.31)μm、(102.34±14·00)μm、(109.70±15.19)μm、(108.94±14.24)μm。3组术后1d、术后3dRNFL平均厚度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RNFL平均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3组间RNFL平均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6,P>0.05;F=0·438,P>0.05)。结论LASIK术后早期RNFL减少,以后逐渐恢复,1周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远期效果来看此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住角膜磨镶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