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穿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浩 于静蕊 李志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110-411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肿瘤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护理模式与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抽取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105),双号为对照组(n=105)。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肿瘤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护理模式与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抽取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105),双号为对照组(n=105)。观察组应用CNP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并在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调查。结果观察组发生穿刺处渗血5例、机械性静脉炎4例、PICC堵塞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PICC脱出1例;对照组分别为12、10、8、6、6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79,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4.3%(78/1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2%(101/105);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71.4%(75/105)、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1.4%(96/105);两组满意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3168和12.5956,P<0.05)。结论对行PICC穿刺的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时,将CNP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使护理人员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尽快采取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实现了医院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肿瘤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液体量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秀秀 于静蕊 +2 位作者 杨华 符冉 石瑞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通过对该项实验的研究,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达到减少临床上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过程所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ICU使用呼吸机的50例患者进行实验研... 目的:通过对该项实验的研究,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达到减少临床上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过程所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ICU使用呼吸机的50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气道湿化液体量与痰液量、吸入气体温度及湿度等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相关(P<0.05),且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论:病室的温度越高、患者吸入气体湿度越大、痰液量越少,其所需的气道湿化液体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液体量 影响因素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熊瑜琦 李镝 +1 位作者 康宁 乔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怀疑伴有癌性小结节(直径<2 cm)的肝硬化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7±6.4)岁。所有病...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怀疑伴有癌性小结节(直径<2 cm)的肝硬化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7±6.4)岁。所有病灶分别采用常规磁共振(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和MRDWI(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50、400、800 s/mm2)扫描,以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与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共检出93个直径<2 cm的肝内小结节,其中69个(74.2%)肝内小结节被病理证实为肝癌病灶,40个(58.0%)为高分化、24个(34.8%)为中分化、5个(7.2%)为低分化;另外24个(25.8%)肝内小结节被病理证实为良性病灶。常规MR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敏感度为75.4%(52/69),特异度为62.5%(15/24),准确度为72.0%(67/93);MRDWI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敏感度为88.4%(61/69),特异度为83.3%(20/24),准确度为87.1%(81/93)。MRDWI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常规MR(P<0.05);根据病理分化程度进行亚组分析发现,MRDWI诊断高分化小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亦大于常规MR(P<0.05),但两者诊断中、低分化小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两位医师对常规MR和MRDWI图像的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7和0.86。结论 MRDW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首选检查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国荣 罗影 +1 位作者 于海燕 闵连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41-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2012年10月公开发表的采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相关信...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2012年10月公开发表的采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相关信息,采用Stata 11软件Meta分析流程,选择合适方法计算合并的RR值及95%可信区间(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估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篇文献,其中报道高压氧治疗HIE有效率的文献有38篇,病死率的文献有7篇,后遗症发生率的文献有12篇。合并结果显示,干预组较对照组的有效率高〔RR=0.29,95%CI(0.25,0.34),P<0.05〕,干预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RR=0.23,95%CI(0.13,0.39),P<0.05;后遗症发生率:RR=0.30,95%CI(0.23,0.39),P<0.05〕。漏斗图示存在明显不对称性,Egger检验结果 (t=-3.95,P<0.05)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高压氧治疗HIE较常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并且能够有效降低HIE患儿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安静思 赵锦 王雪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194-3200,共7页
背景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足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认识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 背景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足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认识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75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根据截肢与否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型组患者吸烟率高于轻型组,糖尿病病程长于轻型组,体质指数(BMI)、空腹C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轻型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及小截肢率高于轻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OR=0.754,95%CI(0.650,0.874)]、PLT[OR=1.006,95%CI(1.000,1.011)]、Hcy[OR=1.702,95%CI(1.376,2.106)]与重症糖尿病足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截肢组吸烟率高于非截肢组,BMI、Alb、Hb水平低于非截肢组,WBC、PLT、脑梗死患病率高于非截肢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833,95%CI(0.723,0.960)]、Alb[OR=0.921,95%CI(0.872,0.974)]与糖尿病足截肢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PLT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重症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血清Alb为重症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BMI及血清Alb为糖尿病足截肢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红宇 才志勇 +1 位作者 吕碧涛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男55例,女43例,平均年龄65.7岁。均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其中小切口开窗56例,半椎板切除32例,全椎板切除10例...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男55例,女43例,平均年龄65.7岁。均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其中小切口开窗56例,半椎板切除32例,全椎板切除10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以髓核组织的脱水,纤维环的破裂,小关节囊、周围韧带及软骨终板退变为主要特点。临床特点为下肢疼痛多发,腰部活动受限较多;双下肢神经系统检查肌力下降明显,生理反射改变明显。98例平均随访2.2年,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0.9%,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长,体征多,病理改变明显,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剥脱联合支架成形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建明 李俊峰 +10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俞恒锡 齐立行 崔世军 佟铸 高喜翔 吴英锋 刘梦霞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联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9例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资料,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6.0±4.2)岁;病程2~36...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联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9例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资料,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6.0±4.2)岁;病程2~36个月不等,平均7个月。所有患者均有脑缺血症状.5例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往脑梗死2例,伴有冠心病2例,高血压病6例,下肢缺血1例;于充分抗血小板治疗后接受CEA联合CAS术。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残余狭窄均小于30%,无同手术期死亡患者。9例患者术前症状均得到改善,无新发脑卒中、脑出血事件。术后2例出现头痛、头晕的脑灌注症状,但出院前均缓解。9例患者随访4~19个月,平均(10.5±6.2)个月,无症状复发,1例术后6个月复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颈动脉中度(50%~70%)再狭窄,无死亡患者。结论CEA联合CAS术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仍需更大样本远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无名动脉 狭窄 内膜剥脱术 支架植入术 复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2W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小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程劲松 李镝 +1 位作者 王海屹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分析小肾癌(肿块直径≤3cm)亚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2WI序列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2例小肾癌中,透明细胞癌61例(84.... 目的分析小肾癌(肿块直径≤3cm)亚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2WI序列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2例小肾癌中,透明细胞癌61例(84.7%),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6.9%),嫌色细胞癌4例(5.6%),囊性肾细胞癌2例(2.8%)。61例透明细胞癌中56例(91.8%)T2WI表现为混杂高信号,54例(88.5%)DWI序列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5例(8.2%)表现为等信号,2例(3.3%)DWI及T2WI均表现为稍低信号;5例乳头状癌中4例T2WI表现为低信号,DWI表现为高或明显高信号;1例DWI与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4例嫌色细胞癌中T2WI均呈低信号,DWI均呈高或明显高信号。结论小肾癌亚型中肾透明细胞癌T2WI一般为混杂高信号,DWI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而非透明细胞癌则多为T2WI低信号,DWI为高或明显高信号,有助于提高小肾癌亚型的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及干预策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马静 于静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呼吸机是ICU病房常用及主要的医疗设备,随着呼吸机在临床应用的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本文对VAP的定义、诊断标准、导致VAP的诱发因素与途径以及如何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策略预防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呼吸机是ICU病房常用及主要的医疗设备,随着呼吸机在临床应用的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本文对VAP的定义、诊断标准、导致VAP的诱发因素与途径以及如何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策略预防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负压 肺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莹 张月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65-70,共6页
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又称West综合征。IS是婴幼儿期特有的一种癫综合征,约占婴幼儿期严重癫的一半,在活产婴儿发病率为1/2000~1/3000,90%以上患儿1岁以内发病,起病高峰年龄为4~6个月。
关键词 婴儿痉挛症 WEST综合征 预后 治疗 婴幼儿期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龙飞 江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2-583,共2页
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所有患者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所有患者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均4周。分别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后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实验及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WHF)等疗效性指标及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K+、Na+、Cl-及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心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心力衰竭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T波倒置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和 李彦 +6 位作者 张巨侠 栾晓梅 王玉亭 贾晓鹏 鲍百丽 刘华子 赵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T波倒置的时间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监测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倒置的时间,并于发病后3~4周行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24小时内出现T波倒置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T波倒置的时间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监测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倒置的时间,并于发病后3~4周行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24小时内出现T波倒置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高峰充盈率均明显高于72小时以上及24~72小时者。相关分析提示LVEF、高峰射血率、高峰充盈率均与T波倒置出现的时间呈负相关(r分别=-0.825,-0.793,-0.738;P均<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与T波倒置时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T波倒置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色素上皮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安刚 路璐 +1 位作者 许苑 洪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色素上皮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为视网膜移植提供种子细胞的来源。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和MSC,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色素上皮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为视网膜移植提供种子细胞的来源。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和MSC,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34、CD44和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确定2种细胞的来源;通过Transwell6孔板非接触共培养的方式,建立HRPE和MSC共培养体系,显微镜下观察人MSC的形态学变化;对于诱导后的MSC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确定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SC呈纤维样克隆样生长,人MSC的CD44(+),CD34(-);HRPE原代培养时细胞内布满色素颗粒,角蛋白表达(+)。HRPE和MSC共培养体系中,部分长梭形的MSC逐渐变成多边形,细胞内出现典型的色素颗粒;分化的色素上皮样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MSC与HRPE在非接触共培养诱导方式下能分化成色素上皮样细胞;分化的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诱导后的细胞是否具有HRPE的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色素上皮样细胞 角蛋白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翠芳 闵连秋 +2 位作者 田步先 程雪 程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268-272,共5页
目的从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随机将30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前列地尔低剂量组(1.25μg/kg)、前列地尔中剂量组(2.50μg/kg)和前列地尔高剂量组... 目的从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随机将30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前列地尔低剂量组(1.25μg/kg)、前列地尔中剂量组(2.50μg/kg)和前列地尔高剂量组(5.00μg/kg),采用MCA闭塞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于大鼠海马CA1区每高倍镜视野阳性细胞数。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前列地尔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更为显著;②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前列地尔各剂量组与缺血对照组相比,海马区神经细胞肿胀、坏死程度明显减轻。③前列地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NF-κB表达于核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5.0±4.8)个/高倍镜视野、(12.4±1.9)个/高倍镜视野和(11.2±1.6)个/高倍镜视野,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的(19.3±1.3)个/高倍镜视野。结论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以高剂量组效果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NF-κ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前列地尔 NF-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细胞增殖测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安刚 洪晶 +1 位作者 路璐 许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74-976,共3页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成人骨髓取自非血液系统疾病、非肿瘤及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胸外科手术中摘取的肋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进行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膜抗原。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成人骨髓取自非血液系统疾病、非肿瘤及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胸外科手术中摘取的肋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进行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膜抗原。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CD44表达阳性;早、中、晚3代传代培养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传代培养潜伏期约为24~36h;传代培养对数增殖期约为4~6d;对数增殖期结束后至接种后第9d,MSCs生长逐渐缓慢,进入平台期。结论培养的细胞不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或骨髓基质中的成纤维细胞,是处于未分化阶段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PJ3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岩 吴捧莲 +2 位作者 杜良鹤 付新慧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PJ34干预组(PJ34组),每组45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3...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PJ34干预组(PJ34组),每组45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在再灌注6、24和48 h时间点处死。测定伊文思蓝(EB)含量,观察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olt方法观察缺血侧皮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EB含量、TNF-α及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J34组EB含量、TNF-α及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缺血侧皮层TNF-α、MMP-9的表达水平,维持血脑屏障的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PARP-1 PJ34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1、CD34和CD105在舌鳞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宇英 孙长伏 彭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CD31、CD34和CD105在舌鳞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舌鳞癌组织标本进行标记染色,按Weidner法计算CD31、CD34和CD105标记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D31、CD34和CD105在... 目的探讨CD31、CD34和CD105在舌鳞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舌鳞癌组织标本进行标记染色,按Weidner法计算CD31、CD34和CD105标记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D31、CD34和CD105在舌癌组织区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区组织(P<0.01),CD31与CD34标记的MVD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它们与CD1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管标记物标记的舌癌组织MVD值在男、女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1、CD34标记的MVD值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5标记的MVD值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管标记物标记的舌癌组织MVD值在有或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05组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CD105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它能够更为准确地提示患者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可能与舌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生性胸腺瘤1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旭 石怀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化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和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岩 王东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组脑梗死体积和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空间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且不同剂量组间脑梗死体积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且2个不同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降低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相关性导管感染与堵塞的关系及易感菌分布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浩 于静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5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与堵塞的关系及感染细菌的菌株分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行PICC穿刺的210例病人,对导管样本进行培养,观察感染及堵塞的发生率,并明确易感菌株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与堵塞的关系及感染细菌的菌株分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行PICC穿刺的210例病人,对导管样本进行培养,观察感染及堵塞的发生率,并明确易感菌株分布情况。[结果]PICC相关性导管感染与堵塞密切相关;导管易感菌株为革兰阳性菌,占65.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31.2%。[结论]预防PICC相关性导管感染(尤其是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和导管堵塞是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堵塞 易感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