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辽宁绒山羊疾病调查报告
- 1
-
-
作者
孟凡曜
李富强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9期118-118,共1页
-
文摘
为了准确掌握辽宁省辽宁绒山羊疫病发生主要情况,更好的服务产业,服务广大养殖户,本文将考察走访绒山羊主产县20个乡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总结,全面了解了我省辽宁绒山羊的疾病情况,现汇报如下。1调查流程2020年3~12月。营口市盖州市万福镇、榜式堡镇、矿洞沟乡;辽阳市下达河乡、小屯乡;鞍山市岫岩县;本溪市石桥子镇、小市镇、本溪县;抚顺市新宾县、抚顺县。
-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小市镇
下达河乡
矿洞沟乡
调查流程
本溪县
岫岩县
抚顺县
-
分类号
S858.2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畜牧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推广及提升
- 2
-
-
作者
阚皎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0期197-199,共3页
-
文摘
畜牧业技术在我国农业新技术推广当中,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畜牧业大战在很大程度上都放映了一个地区,甚至于是一个国家整体农业的发展状况。如果打算使农牧产品可以有序的供应,就要提高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水平。不仅要提高畜产品的质量,还要不断的更新畜牧技术,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把畜牧业的新技术进行更好的完善与改进。在本文中,就将围绕畜牧业发展中畜牧技术的推广与提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关键词
畜牧技术
推广
畜牧业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牛结节性皮肤病与常见牛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刘洋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1期85-85,共1页
-
文摘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及早鉴别诊断,防止疫情扩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简要叙述牛结节性皮肤病和常见牛皮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等,为快速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牛结节性皮肤病
流行病学
全身性感染
痘病毒科
临床症状
鉴别诊断
疙瘩皮肤病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羊梭菌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孟凡曜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2期88-89,共2页
-
文摘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抯、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该类疾病主要以病羊和带菌羊、被污染的牧草、饮水、饲料为传染源,经消化道感染。当季节交替、天气寒冷多变、饲养管理不当时,造成羊抵抗力降低及免疫注射不当等,可诱发该类疾病。这类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多造成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因此,快速鉴别诊断,加强羊梭菌性疾病防控意识尤为重要。
-
关键词
羊肠毒血症
消化道感染
羔羊痢疾
免疫注射
羊梭菌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
羊快疫
羊黑疫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牛囊尾蚴病的诊治与预防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孟凡曜
李富强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8期199-199,共1页
-
文摘
牛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牛带吻绦虫的幼虫—牛囊尾蚴寄生在牛体肌肉里引起的疾病,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占有重要地位。1虫体特征1.1成虫牛带吻绦虫,又叫无钩绦虫。虫体长3~10m,头节上仅有四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孕卵节片内每侧有15~30个主侧枝。
-
关键词
牛囊尾蚴病
孕卵节片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公共卫生
虫体
牛带吻绦虫
无钩绦虫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种畜禽场监管与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孟凡曜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23期55-55,共1页
-
文摘
种畜禽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种畜禽对推进种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肉、蛋、奶市场价格屡创新高,种畜禽场积极性增高,饲养量显著增多,但同时种畜禽监管与执法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
关键词
种畜禽场
畜牧业发展
有效供给
辽宁省锦州市
现代畜牧业
太和区
畜产品
持续健康发展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羊小反刍兽疫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孟凡曜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7期64-65,共2页
-
文摘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由于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该病首次由国外传入我国西藏地区。2014年辽宁省首例病例发生在锦州北镇市。目前全省小反刍兽疫为强制免疫,确保该病不会大规模发生,但不排除零散发生的可能性。
-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一类动物疫病
强制免疫
病死率高
羊瘟
诊断和防制
北镇市
西藏地区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农村畜禽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高飞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6期74-74,共1页
-
文摘
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预防畜禽流行病,保证养殖安全与效益的关键。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中小型养殖户以及畜禽散养农户,由于对畜禽防疫工作重视度不足,防疫措施运用不当,导致防疫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相关部门还需要着力加强对农村畜禽防疫工作中现存问题的分析,并积极探索其有效应对方案,保证农村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农村
畜禽
防疫
问题
应对方案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高飞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7期58-58,共1页
-
文摘
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是现阶段畜牧业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经过多年的推广与优化,改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解决,才能提高畜禽品种改良工作质量。
-
关键词
畜禽
品种改良
问题
解决对策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81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对能繁母猪的影响
- 10
-
-
作者
孟凡曜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12期127-127,共1页
-
文摘
北方传统猪舍养猪成本高、冬冷夏热、生产效率低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如何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目前养殖户最关切的问题。阳光猪舍项目从2013年开始在辽宁地区推广。推广几年来,陆续有规模化猪场新建、改建阳光猪舍。但养殖户考虑猪价行情不稳定,先期投资较大等综合因素,养殖户积极性不够.
-
关键词
阳光猪舍
养殖户
规模化猪场
能繁母猪
传统猪舍
综合因素
降低成本
普通猪舍
-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奶牛跛行的评估和预防
- 11
-
-
作者
刘洋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8期99-99,共1页
-
文摘
奶牛跛行是由受伤和影响蹄脚部的疾病引起的。跛行被定义为因蹄部和腿部疼痛而造成的一种异常步态。表现包括背部的平坦度、头部的活动幅度、前后蹄蹄印之间的距离和动物不愿将重心放在任何一条腿上的明显症状等。1发生跛行的原因饥饿、营养不良或代谢疾病、畜舍不足、慢性疼痛、奶牛高产、外伤以及肢体关节劳损等,均可诱发奶牛跛行。奶牛最严重的问题是慢性跛残,牛群跛残发生率一般较高。病因是错综复杂。
-
关键词
代谢疾病
牛群
畜舍
蹄部
奶牛
肢体关节
跛行
慢性疼痛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宠物犬癣病的诊治
- 12
-
-
作者
刘洋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9期221-221,共1页
-
文摘
癣病是皮肤真菌感染造成的皮肤病。真菌以皮肤上的死 细胞和毛发为食,在患病犬身体上会带来很典型的圆圈型症 状,在宠物犬身上通常表现为干燥、瘙痒、片状的脱皮、脱毛, 皮肤上也会出现圆圈状发红的症状,但是同时也可能呈现各 种其他皮肤病的表征。这是一种犬、猫和人类的共患病。
-
关键词
宠物犬
癣病
其他皮肤病
皮肤真菌感染
共患病
脱皮
圆圈
-
分类号
S858.29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高温环境中保证种猪繁育能力的技术
- 13
-
-
作者
高飞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5期108-108,共1页
-
文摘
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种猪的繁育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一旦种猪繁育能力下降,会导致养殖户遭受直接的经济损失。在夏秋两季,部分城市与地区的高温天气持续较久,部分生猪养殖场种猪的繁殖性能受到了直接影响。部分母猪分娩后出明高烧或乳汁不足的现象,都是由于高温天气导致母猪产道感染所引起的。基于此,对高温环境下保证种猪繁育能力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高温环境
种猪繁育
技术
-
分类号
S82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