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辽宁精准农业模式研究——以玉米为例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孙英
岳德武
刘丽丽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69-1570,共2页
-
文摘
以玉米为例,研究了辽西精准农业技术模式,包括:精量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保护性耕作,病虫害防治等。
-
关键词
精准
技术集成
玉米生产
-
分类号
S3-33
[农业科学—农艺学]
-
-
题名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浅析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康树立
金焱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0期23-25,共3页
-
文摘
花生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更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花生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我省花生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力量薄弱,创新力度匮乏,国内市场不稳,价位波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消费观念陈旧,缺乏科学指导;对外市场无序,行业自律不严。加快我省花生产业的发展,需要生产者、科研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
关键词
花生
产业发展
现状
建议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锦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基础及对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马洪哲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88-388,共1页
-
文摘
论述了锦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基础及概况,结合该地实际,提出锦州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发展基础
对策
辽宁锦州
-
分类号
F30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优化锦州农业结构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 4
-
-
作者
刘莉莉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6期15-16,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锦州市农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
关键词
农业结构
优化
发展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锦州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 5
-
-
作者
李雅丽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23-24,共2页
-
文摘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锦州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研究未来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及措施,促进锦州市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加快发展绿色农业进行了深入思考,分析了锦州市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总结出几点建议。
-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对策
建议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辽宁省芝麻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 6
-
-
作者
高瑶琨
詹艳芬
卢伟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锦州市小东种畜场
辽宁省锦州市财政局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
-
-
关键词
芝麻
低产原因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6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产抗病大豆品种锦育豆41的选育
- 7
-
-
作者
孟祥昕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种业》
2025年第4期168-170,173,共4页
-
文摘
锦育豆41是锦州市农业科学院以铁02007-3为母本、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豆品种。2019-2020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217.1kg和226.4kg,较对照铁豆53号分别增产12.5%和10.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241.1kg,较对照铁豆53号增产13.3%。该品种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涝、抗倒伏性强,于2022 年8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豆20220012,适宜在辽宁省晚熟大豆生态类型区种植推广。对锦育豆4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高产
抗病
大豆
锦育豆41
选育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A1316-3的选育与利用
- 8
-
-
作者
李春辉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
基金
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2022JH1/10200001)。
-
文摘
针对辽西地区降雨不均、易在不同时期发生干旱,一些生育期较长、需水量大的玉米老品种已经不能满足种业市场发展需求,玉米种植户对种植密度观念的改变等现状,锦州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引进国内外各类种质资源,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价、筛选、择优利用,对原有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育成了抗性好、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A1316-3。该品系的育成对丰富玉米种质资源具有现实意义。主要介绍了A1316-3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以其为亲本组配成的杂交种的综合表现等。
-
关键词
高配合力
玉米自交系
A1316-3
选育
利用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 9
-
-
作者
金晓明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河北农业》
2025年第7期83-84,共2页
-
文摘
黄瓜是辽宁省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蔬菜,目前当地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实现了品种多样化,栽培模式和管理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但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从优良品种推介、茬口安排、嫁接育苗、科学定植及管理、病虫防控等多方面提出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管理措施,供广大瓜农生产者参考。
-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控
-
分类号
S642.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辽宁西部地区饲用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张志
杨亮
高宇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29,共2页
-
文摘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适度减少猪、鸡等养殖比例,逐步形成一个“节粮型”的畜牧业结构。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战略考虑。发展草食家畜主要依靠农区,因此饲用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今后十年内,预计将发展到玉米面积的15%-20%.
-
关键词
饲用玉米
辽宁西部地区
产业发展
种植面积
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结构
草食家畜
养殖比例
-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谈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王志革
许长庆
周宝新
李亚军
李妍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6期26-28,共3页
-
文摘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阶段,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职能主要是开展科学试验,成果创新,技术传播扩散等活动。本文将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和发展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
创新
科研体系
科技进步
农业发展
科学试验
技术传播
-
分类号
S-2
[农业科学]
-
-
题名关于辽宁花生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 12
-
-
作者
康树立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4期85-86,共2页
-
文摘
对辽宁省花生生产中选用品种、地膜覆盖、化学调控、控制黄曲霉菌毒素污染、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中低产田花生产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花生
花生生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锦州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孙英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对锦州市蔬菜产业整个链条的调研,分析锦州蔬菜产业的现状,发现了限制产业发展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锦州蔬菜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
-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可持续发展
锦州市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辽西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李亚军
商秀霞
韩香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7期224-224,227,共2页
-
文摘
对辽宁省辽西地区独特的气候及地势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详细介绍辽西大枣、花卉、小杂粮、保护地蔬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致力于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促进辽西地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发展现状
辽西地区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锦州地区玉米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王国栋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15-115,119,共2页
-
文摘
玉米是锦州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但因种植结构过于单一又连年重迎茬,玉米螟危害加重。总结了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锦州地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玉米螟
危害
防治
锦州地区
-
分类号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锦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 16
-
-
作者
安娜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11-12,共2页
-
文摘
锦州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南临渤海湾,在辽西走廊的东端,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夏热冬寒,四季分明。锦州是关内外咽喉要道,京哈高速公路、锦朝高速公路、锦阜高速公路、102国道、沈山铁路、秦沈电气化铁路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南有锦州港,为锦州食用菌参与国内外市场的流通提供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环境。
-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锦州市
锦朝高速公路
国内外市场
电气化铁
交通环境
辽宁省
渤海湾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在锦州栽培成功的新特菜──茗荷
- 17
-
-
作者
高宇
王成晏
吕恒昕
高艳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出处
《蔬菜》
2002年第5期13-13,共1页
-
-
关键词
新特菜
茗荷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营养价值
烹调方法
-
分类号
S632.5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开发气候资源 发展庭院立体农业
- 18
-
-
作者
高凤珍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蔬菜》
2008年第4期15-16,共2页
-
文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农村,一个以庭院为生产基地,以提高农副产品商品价值为目的的种植、养殖、贮藏等综合经营的立体农业,正在辽宁省锦州市乡村蓬勃兴起。庭院立体农业是一个微型农业生态系统和复合式的生产结构,它具有管理方便,经营灵活,集约性强,经济效率高等特点,对发展农村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立体农业
庭院
气候资源
开发
农业生态系统
综合经营
农村市场
市场经济
-
分类号
S-0
[农业科学]
-
-
题名锦州市玉米种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9
-
-
作者
李汝静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35-36,共2页
-
文摘
总结了目前锦州地区玉米种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制种业现状,提出种子基地建设发展对策。
-
关键词
种子基地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锦州市春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
-
-
作者
高斌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3期106-106,108,共2页
-
文摘
分析锦州市近年来春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当地春玉米高产、稳产的对策,以指导锦州地区春玉米生产。
-
关键词
春玉米
问题
对策
辽宁锦州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