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室双入口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传举 齐岩梅 +4 位作者 邓东安 朱鲜阳 韩秀敏 杨军 李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寻心室双入口(DIV)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46例DIV,寻找CDE特征和规律性,所有病例均有心血管造影对照并经手术证实。结果:根据CDE特征表现对42例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1.3%,3例误诊右心室... 目的:探寻心室双入口(DIV)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46例DIV,寻找CDE特征和规律性,所有病例均有心血管造影对照并经手术证实。结果:根据CDE特征表现对42例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1.3%,3例误诊右心室双出口,1例误诊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IV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①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回声完整,室间隔回声全部失落,收缩期显示两组房室瓣关闭,心内十字交叉消失,呈"T字形"改变,称2DE"T字征";舒张期显示两组房室瓣开向一个共同心室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于舒张期显示两个心房内血流信号通过两组房室瓣进入一个共同心室腔;②根据2DE心尖四腔心切面共同心室腔表现确定DIV心室的类型,其中A型共同心室心内膜和肌小梁回声细腻(占76.1%),B型共同心室心内膜和肌小梁回声粗糙(占4.3%),C型共同心室心尖部显示球室嵴回声(占19.6%);③在2DE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判断大动脉的类型,其中Ⅰ型大动脉位置关系正常(占10.9%),Ⅱ型和Ⅲ型显示两条大动脉呈两个环状回声,通过两个环状回声相互位置关系判定转位的类型,其中Ⅱ型两个环状回声呈右前左后排列(占30.4%);Ⅲ型两个环状回声呈左前右后排列(占58.7%)。通过两环内径比较判定是肺动脉狭窄(PS)还是肺动脉高压(PH),其中PS肺动脉内径明显小于主动脉内径(占95.7%);PH肺动脉内径明显大于主动脉内径(占4.3%);④合并PS患者CDFI于收缩期显示过肺动脉五彩镶嵌射流束血流信号;⑤心室双入口患者男性(占78.3%)明显多于女性。结论:DIV的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CDE对DIV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室双入口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卧位型心绞痛7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马野 朱方年 +2 位作者 刘双 刘培良 袁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卧位型心绞痛 临床分析 治疗 心肌缺血综合征 变异性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家龙 杨杨 陈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选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胺碘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 目的分析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选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胺碘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临床疗效、相关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的时间(15.72±0.30)d短于对照组的(18.56±2.27)d;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次数(1.57±0.30)次、室性期前收缩的总次数(1843.36±426.80)次低于对照组的(3.80±0.77)、(2548.82±342.1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278例临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栗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3期136-137,共2页
目的研究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相关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2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98例非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同样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置入成... 目的研究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相关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2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98例非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同样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置入成功率上,两组患者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16%,非老年组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法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置入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痛患者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李轩 李爽 刘培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0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后左室重构 临床观察 心肌梗死患者 二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临床随访 死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