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石油胁迫处理下翅碱蓬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雨朦 卢宏博 +7 位作者 罗传辉 车鉴 吴熙 纪峰 霍玉洁 魏海峰 何洁 刘全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0-505,共16页
为探究翅碱蓬响应石油胁迫的分子机制,本试验设置5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丙酮对照组、低浓度胁迫组(0.4 mg·L^(-1))、中浓度胁迫组(0.8 mg·L^(-1))和高浓度胁迫组(1.2 mg·L^(-1)),通过水培方式将翅碱蓬植株培养12 d后,... 为探究翅碱蓬响应石油胁迫的分子机制,本试验设置5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丙酮对照组、低浓度胁迫组(0.4 mg·L^(-1))、中浓度胁迫组(0.8 mg·L^(-1))和高浓度胁迫组(1.2 mg·L^(-1)),通过水培方式将翅碱蓬植株培养12 d后,对植株进行全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A)进行对比,丙酮对照组(B)共获得10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448个,下调基因579个;与丙酮对照组进行对比,低浓度胁迫组(C)共得到522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浓度胁迫组(D)共得到1027个差异表达基因,高浓度胁迫组(E)共得到632个差异表达基因。对KEGG富集通路以Q≤0.05为标准进行进一步筛选发现,翅碱蓬响应丙酮胁迫主要涉及植物病原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MAPK信号通路;响应石油胁迫下毒性效应的途径主要涉及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碳代谢和精氨酸、脯氨酸代谢。综上,石油胁迫不利于翅碱蓬的生长代谢,其中丙酮作为石油助溶剂对植物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植物也通过自身机制应对胁迫,包括去除活性氧(ROS)、调节激素水平和调节相关氨基酸含量等。试验结果可望为深入研究翅碱蓬响应石油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胁迫 翅碱蓬 代谢通路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