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探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庞延友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均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依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8例。甲组在发病后3 h内...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均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依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8例。甲组在发病后3 h内开展手术治疗,乙组在发病3 h后开展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乙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发生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作次数分别为(1.49±0.35)、(0.84±0.05)、(1.20±0.33)、(0.52±0.01)次,均明显少于乙组的(4.92±1.55)、(3.24±0.67)、(3.22±0.60)、(2.14±0.0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急性冠脉介入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显著,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深刻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时间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2
作者 胡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229-230,共2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关护理体会,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100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采用回...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关护理体会,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100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17%,明显高于对照组43.15%(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68%,明显高于对照组39.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发生栓塞的危险性,对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治疗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