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保护区原生动物多样性分析及在水质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关萍 翟强 +2 位作者 张群 张姝哲 曲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4,共7页
2012年6月24日和8月2日对辽河保护区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原生动物36种,其中鞭毛虫12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33.33%;肉足虫1种,占2.78%;纤毛虫23种,占63.89%。原生动物的组成规律为植物性鞭毛虫多,动物性鞭毛虫少;纤毛虫... 2012年6月24日和8月2日对辽河保护区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原生动物36种,其中鞭毛虫12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33.33%;肉足虫1种,占2.78%;纤毛虫23种,占63.89%。原生动物的组成规律为植物性鞭毛虫多,动物性鞭毛虫少;纤毛虫多,肉足虫少。辽河原生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个体丰度及多样性指数等特征均因水质的变化而变化。2次采集的优势种类为草履唇滴虫(Chilomonas paramecium)、隐滴虫(Cryptomonas sp.)、织毛虫(Histriculus sp.)、似织毛虫(Histriculus similis)、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us)、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和尖毛虫(Oxytricha sp.)。通过原生动物多样性分析,可初步确定辽河保护区的水质等级为Ⅳ~Ⅴ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保护区 原生动物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保护区五种委陵菜在PEG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与脯氨酸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楠 孙航 +3 位作者 张姝哲 陈颖 刘淼 曲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936-1938,1978,共4页
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5种委陵菜(Potentilla)抗旱性,探索干旱胁迫对5种委陵菜属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与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委陵菜可溶性蛋白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干旱胁迫1~5 d莓叶委陵菜可溶... 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5种委陵菜(Potentilla)抗旱性,探索干旱胁迫对5种委陵菜属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与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委陵菜可溶性蛋白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干旱胁迫1~5 d莓叶委陵菜可溶性蛋白相对含量增幅最大,处理7 d蛇含委陵菜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量增幅最大,而蔓委陵菜与三叶委陵菜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量增幅较小,且在20%PEG处理第5天后下降。干旱胁迫处理使5种委陵菜叶片脯氨酸相对含量上升,其中蛇含委陵菜与莓叶委陵菜脯氨酸相对含量增幅最大;10%PEG与15%PEG胁迫处理后5种委陵菜脯氨酸相对含量均呈上升趋势,20%PEG胁迫处理第5天伏委陵菜与三叶委陵菜叶片中的脯氨酸相对含量即呈现下降趋势。5种委陵菜抗旱能力依次为蛇含委陵菜〉莓叶委陵菜〉蔓委陵菜〉伏委陵菜〉三叶委陵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陵菜(Potentilla) 干旱胁迫 可溶性蛋白质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保护区7个三裂叶豚草种群果实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治 凌兴泽 +2 位作者 翟强 黄晓星 曲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08-1813,共6页
为了揭示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在辽河保护区内的发生规律,研究其果实多样性,于2011年秋,在辽河沿岸选取了7个三裂叶豚草种群,测量其果实千粒重、正面观的面积、周长、刺长、刺数和长宽比,采用Euclidean距离平方法聚类分析其果... 为了揭示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在辽河保护区内的发生规律,研究其果实多样性,于2011年秋,在辽河沿岸选取了7个三裂叶豚草种群,测量其果实千粒重、正面观的面积、周长、刺长、刺数和长宽比,采用Euclidean距离平方法聚类分析其果实多样性。结果表明,果实长宽比与刺数能反映三裂叶豚草的果实多样性,其果实形状和地理位置有关,由此可推断辽河保护区三裂叶豚草种群的发生、传播与道路运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保护区 三裂叶豚草 果实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河势、保水质、促生态——辽河保护区生态治理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忠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65-471,共7页
继2009年辽河干流水质COD消灭劣V类后,目前地表水5项主要指标(COD、NH3-N、BOD5、DO、pH)经检测均达到Ⅳ类水质并相对稳定,鱼类已恢复到40种,具有标志性的河刀鱼已重现。辽宁省通过划定辽河保护区,并设立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国内第一个... 继2009年辽河干流水质COD消灭劣V类后,目前地表水5项主要指标(COD、NH3-N、BOD5、DO、pH)经检测均达到Ⅳ类水质并相对稳定,鱼类已恢复到40种,具有标志性的河刀鱼已重现。辽宁省通过划定辽河保护区,并设立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以流域综合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河流管理机构,划区设局为治理保护辽宁人民的母亲河而实施的多目标集成与多措并举提供了体制保障。介绍了辽河划区设局以来实施的主要生态治理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及划区设局在落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河势 保水质 促生态 辽河保护区 生态治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干流中下游河段造床流量和平滩流量及有效流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宝婉宁 郭维东 +1 位作者 李翔 曲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0,共6页
基于流量频率曲线呈皮尔逊Ⅲ型分布的特性,改进了马卡维也夫法。根据辽河水文站布设情况选取干流段福德店、通江口、铁岭、马虎山、平安堡、辽中、六间房等7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辽河干流段分成6个河段,分析了各河段的比降和蜿蜒... 基于流量频率曲线呈皮尔逊Ⅲ型分布的特性,改进了马卡维也夫法。根据辽河水文站布设情况选取干流段福德店、通江口、铁岭、马虎山、平安堡、辽中、六间房等7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辽河干流段分成6个河段,分析了各河段的比降和蜿蜒度特征以及各水文站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然后选用1985-2013年水沙资料,逐年计算了各水文站造床流量、平滩流量和有效流量。结果表明,辽河干流中下游段是具有高蜿蜒度的平原河流;1985-2007年悬移质颗粒级配沿程总体呈减小趋势,而2008-2013年悬移质颗粒级配沿程总体呈增大趋势。通过3个特征流量的比较,指出平滩流量始终大于有效流量和造床流量,说明过去近30年间辽河干流中下游段主河槽的过流能力大于水流塑造河床的能力和远距离输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干流 造床流量 平滩流量 有效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硅酸钙对棕壤基础呼吸和碳酸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昀 邵帅 +3 位作者 关连珠 颜丽 何琳 赵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2,共3页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添加硅酸钙对棕壤基础呼吸和碳酸钙含量的影响,为土壤固碳的技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硅酸钙添加量0%、1%、2%、4%和6%5个处理。结果表明,外源硅酸钙在培养前期显著抑制土壤呼吸,其抑制程度随着硅酸...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添加硅酸钙对棕壤基础呼吸和碳酸钙含量的影响,为土壤固碳的技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硅酸钙添加量0%、1%、2%、4%和6%5个处理。结果表明,外源硅酸钙在培养前期显著抑制土壤呼吸,其抑制程度随着硅酸钙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抑制率为5%(1%处理)~12%(6%处理);整个培养期间,添加硅酸钙处理的土壤碳酸钙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平均增幅从83%(1%处理)上升到398%(6%处理);土壤呼吸强度和碳酸钙含量之间符合y=Ae-Bx的指数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钙通过促进次生碳酸盐的形成从而缓解土壤CO2释放,起到固碳减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钙 土壤呼吸 土壤碳酸盐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土壤pH值及重金属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琳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274-275,共2页
温室土壤pH值及重金属含量与温室种植年限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土壤pH值下降趋势明显,土壤pH平均值从露地土壤的6.53降低至建成温室后的5.48。温室土壤的重金属Pb、Cd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其平均值分别为露地土壤的1.39倍和1.93倍。... 温室土壤pH值及重金属含量与温室种植年限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土壤pH值下降趋势明显,土壤pH平均值从露地土壤的6.53降低至建成温室后的5.48。温室土壤的重金属Pb、Cd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其平均值分别为露地土壤的1.39倍和1.93倍。随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温室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而Pb、Cd的含量不断提高。当温室种植蔬菜超过16年时,土壤中Cd含量超过土壤重金属元素Cd含量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土壤 种植年限 土壤PH值 重金属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