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精炼FGH4096高温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1
作者 李梦贤 李毅 +2 位作者 谭毅 常凯 李鹏廷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8,共9页
通过电子束精炼技术制备了氧杂质质量分数仅为0.0009%的FGH4096合金,在750℃和900℃下对该合金进行100 h恒温氧化试验,研究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截面结构及物相组成,分析了该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并与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的氧杂质质量... 通过电子束精炼技术制备了氧杂质质量分数仅为0.0009%的FGH4096合金,在750℃和900℃下对该合金进行100 h恒温氧化试验,研究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截面结构及物相组成,分析了该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并与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的氧杂质质量分数为0.0016%的FGH4096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真空感应熔炼制备的合金相比,电子束精炼制备的FGH4096合金在相同条件下高温氧化后的单位面积氧化质量增量和氧化膜厚度均较小,750,900℃温度下的平均氧化速率均小于0.1 g·m^(−2)·h^(−1),合金属于完全抗氧化级。在900℃下氧化100 h后,合金氧化膜由最外层的TiO_(2)和Co(Ni)Cr_(2)O_(4)、中间层的Cr_(2)O_(3)以及内层的Al_(2)O_(3)组成。与真空感应熔炼制备的合金相比,电子束精炼制备的合金氧化膜更薄,孔隙更少,均匀性和致密性更好,合金内氧化程度更轻。在氧化初期,合金表面生成TiO_(2)和Cr_(2)O_(3),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外层形成的Co(Ni)O与Cr_(2)O_(3)反应生成Co(Ni)Cr_(2)O_(4)尖晶石相,氧化膜逐渐致密,在低氧分压下于内层形成大量Al_(2)O_(3)。电子束精炼制备的合金内部氧杂质含量较低,缺陷数量较少,有效降低了合金内部n型半导体氧化物Al_(2)O_(3)沿晶界向内生长的速率,氧化膜厚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H4096高温合金 电子束精炼 杂质元素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烧结法制备SiC涂层及抗冲蚀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李媛琪 王博 +2 位作者 王龙 李安 李佳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5,共9页
为了提高低密度C/C复合材料的抗冲蚀性能,使用喷涂-烧结法在其表面制备了均匀完整的SiC涂层,研究了反应原材料中蔗糖、葡萄糖、活性炭、磷粉四种碳源对SiC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抗冲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种类对涂层中的... 为了提高低密度C/C复合材料的抗冲蚀性能,使用喷涂-烧结法在其表面制备了均匀完整的SiC涂层,研究了反应原材料中蔗糖、葡萄糖、活性炭、磷粉四种碳源对SiC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抗冲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种类对涂层中的物相组成产生影响,蔗糖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涂层均以单一的SiC物相存在,在10次冲蚀性能测试后涂层仍完整覆盖基体表面,冲蚀损失率分别为1.288%和1.144%,可能是由于残碳现象的改善以及大体积SiC颗粒的生成使冲蚀粒子发生了回弹作用,导致抗冲蚀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烧结法 低密度C/C复合材料 SIC涂层 碳源 抗冲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过热处理对FGH4096镍基高温合金纯净化行为及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峰 游小刚 +4 位作者 谭毅 庄辛鹏 崔弘阳 王以霖 常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9,共11页
在不同熔体过热温度(1415,1463,1523℃)和过热时间(10,20,30 min)下对FGH4096镍基高温合金进行熔体过热处理,研究了熔体过热对合金纯净化行为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体过热温度的升高或过热时间的延长,二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 在不同熔体过热温度(1415,1463,1523℃)和过热时间(10,20,30 min)下对FGH4096镍基高温合金进行熔体过热处理,研究了熔体过热对合金纯净化行为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体过热温度的升高或过热时间的延长,二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随着过热温度的升高,合金中元素的偏析程度降低,过热时间对元素偏析程度的影响不大;当过热温度为1415~1463℃时,熔体主要发生碳-氧反应,吸氮反应较弱,合金中氧含量和氮含量均较低;当熔体过热温度为1463~1523℃时,熔体主要发生MgO坩埚分解反应和吸氮反应,因此合金中的氧含量和氮含量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过热 FGH4096合金 纯净化 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Ni合金中TiO_(2)和TiN夹杂物的去除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俊 游小刚 +2 位作者 谭毅 赵龙海 廖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31,共7页
采用电子束精炼技术精炼Ti3Ni合金,研究了合金中TiO_(2)和TiN夹杂物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在精炼条件下熔体中心处的温度最高,为2681.2 K,远高于TiO_(2)的熔点,熔体表面及近表面区的TiO_(2)夹杂物主要以溶解的方式去除;在精炼条件下TiN... 采用电子束精炼技术精炼Ti3Ni合金,研究了合金中TiO_(2)和TiN夹杂物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在精炼条件下熔体中心处的温度最高,为2681.2 K,远高于TiO_(2)的熔点,熔体表面及近表面区的TiO_(2)夹杂物主要以溶解的方式去除;在精炼条件下TiN夹杂物溶解的最低温度为2671.5 K,略低于熔体中心的温度,分解的最低温度为1869.6 K,远低于熔体中心的温度,熔体表面及近表面区的TiN夹杂物可通过溶解和分解的方式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Ni合金 TiO_(2) TIN 电子束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