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培他滨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抗肿瘤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滨 阎华 +4 位作者 王欣彦 李东博 佐々木宽 尚涛 赵玉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CAP)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将接种CAC-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AP组、5-氟尿嘧啶(5-FU)组、放射组、CAP+放射组、5-FU+放射组,并设肿瘤大小不同的两大组,将大、小瘤组又分出对照组、...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CAP)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将接种CAC-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AP组、5-氟尿嘧啶(5-FU)组、放射组、CAP+放射组、5-FU+放射组,并设肿瘤大小不同的两大组,将大、小瘤组又分出对照组、CAP组、放射组、CAP+放射组。观察肿瘤体积变化,计算增殖百分率,推算肿瘤生长延迟时间。结果2/3MTDCAP+放射(6Gy、2Gy/d×8次)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及单纯放射组相比,联合治疗效果显著(P<0.05),明显强于2/3MTD5-FU+6Gy的抑制效果,其中CAP+2Gy/d×8次的疗效最为突出;大瘤组肿瘤对联合治疗效果明显(P﹤0.05),小瘤组肿瘤对联合治疗反应性差。结论CAP与放射联合应用对子宫颈腺癌CAC-1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效果,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并受放射剂量、放射方式影响,也可能受肿瘤大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放射线 子宫颈腺癌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症的抗精子抗体对异常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宏军 孙晓玲 +2 位作者 王彦 张丽坤 郭应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男性 不育症 精子抗体 异常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补肾壮骨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胡东梅 孟舒 +1 位作者 高洪义 吴洪臻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2-1083,共2页
关键词 补肾壮骨胶囊 淫羊藿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康滴丸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泓 孟舒 陈再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3-815,共3页
关键词 妇康滴丸 质量控制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炎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孟舒 陈再兴 +3 位作者 关艳敏 祝峥 朱莹 谷玉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研究妇炎康胶囊(丹参、赤芍、黄芩等)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赤芍、蒲公英、黄芩、虎杖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素在0.04~0.2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 目的:研究妇炎康胶囊(丹参、赤芍、黄芩等)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赤芍、蒲公英、黄芩、虎杖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素在0.04~0.2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5%.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康胶囊 质量标准 HPLC 丹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强精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 被引量:5
6
作者 孟舒 陈再兴 +1 位作者 杨丹 刘丹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强精胶囊 淫羊藿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联合应用(附66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红 周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24-,227,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130条输卵管(2例既往一侧输卵管妊娠切除)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证实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插导管加压注入亚甲蓝,...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130条输卵管(2例既往一侧输卵管妊娠切除)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证实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插导管加压注入亚甲蓝,诊断输卵管通畅34条,近端阻塞45条,伞端阻塞51条。结果15例未见盆腔粘连,其中3例诊为双角子宫;2例子宫肌瘤压迫输卵管导致不通,肌瘤剔除后输卵管通畅;单纯输卵管系膜囊肿9例,剔除术后输卵管通畅;卵巢畸胎瘤1例,剔除术后输卵管通畅。其余51例均有不同程度盆腔粘连,输卵管增粗、迂曲、僵硬及伞端闭锁,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游离输卵管及卵巢,输卵管伞端整形造口术成功49条;对宫腔镜下加压通液宫角不张者及峡部、壶腹部阻塞(即输卵管近端阻塞)34条行镜下输卵管导管疏通治疗,成功29条。96条阻塞的输卵管术后腹腔镜下注入亚甲蓝,通畅78条,复通率81.2%(78/96)。66例随访1年,妊娠29例(43.9%),其中4例输卵管妊娠,其余25例正常宫内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检查、诊断、治疗三位一体,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输卵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