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秀菊 张俊红 霍红伟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4期60-62,共3页
通过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近十年人才流失方面的调查。以该单位为例,分析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流失的原因,并在工作中总结出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方法。以期为更好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人才 引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业科研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问题--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霍红伟 张俊红 +1 位作者 张秀菊 梁红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8期135-136,共2页
从地域、学历、职称等方面,浅谈蚕业科研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分析蚕业科研领域人才急需紧缺的原因。
关键词 发展现状 队伍建设 结构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建立专家档案的探讨——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3
作者 张秀菊 张俊红 霍红伟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3期61-62,共2页
专家档案是记录专家履历、经历及科研档案的材料,可反映专家工作业绩,方便利用和查找。该文重点介绍了建立农业专家档案的重要意义,并在收集内容及保存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专家档案 意义 科研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学科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
4
作者 滕雪莹 徐亮 +2 位作者 李喜升 郎庆龙 谌苗苗 《蚕学通讯》 2023年第2期52-56,共5页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与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科研平台建...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与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研单位 学科建设 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5
作者 赵娜 滕雪莹 +1 位作者 石淑萍 魏巍 《北方蚕业》 2020年第2期52-54,共3页
概述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学科建设的现状,总结该所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分析该所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发展方向、打造创新型科研团队、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学科规章制度、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强各方交流与... 概述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学科建设的现状,总结该所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分析该所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发展方向、打造创新型科研团队、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学科规章制度、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强各方交流与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研院所 学科建设 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远山区农业科研单位怎样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6
作者 张秀菊 张俊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岗位设置工作的开展便于农业科研单位人员的分类管理,根据岗位不同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从开展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边远山区农业科研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形成岗位设置管理的动态... 岗位设置工作的开展便于农业科研单位人员的分类管理,根据岗位不同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从开展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边远山区农业科研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形成岗位设置管理的动态调整模式、严格执行岗位考核制度、将奖励机制融入岗位设置管理中3个方面的内容,提升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设置 管理工作 农业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发展简史
7
作者 李喜升 《北方蚕业》 2008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 发展简史 蚕业 人民政府 国民党军队 试验场 接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探讨——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离退休管理工作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清媛 车凤琴 +1 位作者 张秀菊 霍宏伟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75-76,共2页
结合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退休队伍状况,针对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从提高认识,讲究工作方法、领导重视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探讨 农业科研单位 离退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凤成 仝振祥 +3 位作者 冀万杰 李喜升 朱有敏 张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0-525,共6页
辽宁省是我国柞蚕茧的主要产区和柞蚕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宁省系统开展了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为柞蚕遗传学研究、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概述辽... 辽宁省是我国柞蚕茧的主要产区和柞蚕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宁省系统开展了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为柞蚕遗传学研究、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概述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以及基础性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柞蚕种质资源研究今后的重点工作:开展对珍稀、濒危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以及柞蚕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价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发掘利用有益的基因资源;深入研究柞蚕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目标基因分子标记定位、转基因技术等,促进柞蚕传统育种向现代化育种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种质资源 保存 评价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继续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以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为例
10
作者 李楠 张秀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2期45-46,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论述继续教育工作的意义和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对于继续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方式等,对农业科研单位今后的继续教育工作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农业科研单位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8
11
作者 滕雪莹 赵娜 +2 位作者 陈增良 石淑萍 李喜升 《北方蚕业》 2020年第1期50-52,57,共4页
介绍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现状,论述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柞蚕产业 科技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种研究为辽宁柞蚕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作者 历红达 滕雪莹 +1 位作者 赵娜 陈增良 《北方蚕业》 2016年第3期57-60,共4页
概述了辽宁柞蚕育种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了"十二五"期间辽宁育成柞蚕新品种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适宜地区,对"十三五"辽宁柞蚕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关键词 柞蚕 育种 发展 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春柞蚕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金宇 段淯 +3 位作者 历红达 董艳革 赵世文 马彦辉 《北方蚕业》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辽宁地区春柞蚕放养的主要目的是为秋柞蚕种茧繁育提供优质种源,春柞蚕的优质高产才能有效保证秋柞蚕的稳定高产。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是春柞蚕优质高产的基本保证,掌握春柞蚕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可依据其发生特点布置切实有效的防控... 辽宁地区春柞蚕放养的主要目的是为秋柞蚕种茧繁育提供优质种源,春柞蚕的优质高产才能有效保证秋柞蚕的稳定高产。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是春柞蚕优质高产的基本保证,掌握春柞蚕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可依据其发生特点布置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柞蚕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在辽宁省的11种野蚕资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占军 杨桂梅 +2 位作者 陈凤林 王建业 仝振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5-749,共5页
通过近几年在辽宁省各地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辽宁省分布的野蚕资源除柞蚕以外,还有天蚕、栗蚕、樗蚕、透目大蚕、柳蚕、樟蚕、蓖麻蚕、合目大蚕、胡桃大蚕、曲线透目大蚕、丁目大蚕等11种野蚕,这11种野蚕属大蚕蛾科(Sat-urn... 通过近几年在辽宁省各地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辽宁省分布的野蚕资源除柞蚕以外,还有天蚕、栗蚕、樗蚕、透目大蚕、柳蚕、樟蚕、蓖麻蚕、合目大蚕、胡桃大蚕、曲线透目大蚕、丁目大蚕等11种野蚕,这11种野蚕属大蚕蛾科(Sat-urniidae)的泌丝昆虫。概述11种野蚕在辽宁省的分布、取食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为野蚕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资源 大蚕蛾科 分布 取食植物 生物学特性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环境对柞蚕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15
作者 李青峰 赵雪妃 +7 位作者 陈俊山 赵贺 仝振祥 李宏 谌苗苗 宋策 李喜升 钟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1-768,共8页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对柞蚕越冬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增加育种选择压,获得海藻糖含量更高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J”材料在低温保存的海藻糖含量高于常规保存,表明“J”的海藻糖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而“D”材料变化不明显,雄蛹海藻糖含量大于雌蛹;海藻糖酶活性在低温保存环境高于常规保存环境,“D”材料在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雄蛹海藻糖酶活力大于雌蛹的规律。“J”材料正好相反,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雌蛹大于雄蛹的规律;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和ApTPS这4种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低温保存环境下,只有“D”材料的雄蛹体内ApTreh1A的表达量和雌蛹的ApTreh1B较其他处理有差异,其他基因差异不显著,但“D”相对表达量更高。试验结果证明改变保存温度能够影响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达到提高育种选择压的目的,有利于筛选海藻糖含量高的柞蚕材料及亲本组配形式,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海藻糖 酶活力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占军 陈凤林 王建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38,共5页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lum)、枣树(Zizyphus jujube)、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的树叶,幼虫4眠5龄,龄期经过25-37d,饲料种类不同可造成龄期差异;以蛹滞育。人工饲育樗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种茧保护可采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种茧越冬保护技术与方法,春季种茧出库后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暖茧,成虫交配时间超过4h的卵孵化率较高;樗蚕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化病、白僵病、微粒子病,春、秋季野外饲养的樗蚕易被蚕饰腹寄蝇(Blepharip azebina)寄生危害。樗蚕茧丝的纤度为1.80~3.60dtex,茧层丝胶练减率平均为25%,茧丝中的丝素蛋白约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樗蚕 形态特征 生活史 饲育形式 种茧保护 病虫害 辽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柞蚕业的科学研究现状——基于柞蚕业科技文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淑萍 滕雪莹 +2 位作者 李喜升 仝振祥 赵娜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9-804,共6页
检索2001~2011年发表的1 223篇柞蚕业的中文科技文献,从文献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研究领域分布及作者单位类型等方面分析近10年我国柞蚕业的科学研究特点。近10年柞蚕业科技文献的数量特别是在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逐年上升,说明柞蚕... 检索2001~2011年发表的1 223篇柞蚕业的中文科技文献,从文献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研究领域分布及作者单位类型等方面分析近10年我国柞蚕业的科学研究特点。近10年柞蚕业科技文献的数量特别是在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逐年上升,说明柞蚕业的科学研究处于活跃期,并且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加强;柞蚕产业中心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在逐渐北移,柞蚕业科学研究也以北方地区的蚕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柞蚕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依旧是柞蚕产业兴盛不衰的技术支撑;科研院所是柞蚕业实用技术研发的主体,高等院校在柞蚕业基础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为柞蚕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业 科技文献 年度分布 地区分布 研究领域分布 产业发展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东部地区野生柳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试养初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占军 陈凤林 +4 位作者 郭天凯 仝振祥 李青峰 姜欣雨 于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9-744,共6页
柳蚕(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一种珍贵的泌丝昆虫资源。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外人工饲育的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东部地区分布野生柳蚕4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并查明了其主要生活习性:在野外自然环境条件下年生... 柳蚕(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一种珍贵的泌丝昆虫资源。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外人工饲育的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东部地区分布野生柳蚕4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并查明了其主要生活习性:在野外自然环境条件下年生1代,经人工驯养1年可完成2个世代,以蛹滞育越冬;幼虫食性杂,喜食榛(Corylus heterophylla)、旱柳(Salix matsu-dan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等的树叶;幼虫期4眠5个龄期,少见5眠6个龄期,全龄经过27~41 d,因取食不同树种的树叶其龄期经过有差异。对野生柳蚕的人工试养结果表明:19~23℃、RH 75%~85%为暖卵最适温度和湿度;在室内自然温度(19~26℃)、湿度(RH 60%~75%)和光照条件下,以榛叶饲养的幼虫全龄发育历期最短(34.6 d),收蚁结茧率可达45%,显著高于野外人工饲养;饲养过程中须注意对软化病、白僵病以及寄生蝇和寄生蜂等病虫害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蚕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人工饲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柞蚕新寄蝇——坎坦追寄蝇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绪国 赵世文 张其苏 《辽宁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辽宁 寄蝇 柞蚕 科学研究所 科研院所 优势种 寄生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博 谌苗苗 +3 位作者 赵世文 冀万杰 赵春山 王凤成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8期92-94,共3页
柞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是柞蚕种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该文概括介绍了辽宁省在柞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柞蚕 种质资源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