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被引量:
35
1
作者
毕彩芹
胡志方
+13 位作者
汤达祯
陶树
张家强
唐淑玲
黄华州
唐跃
袁远
徐银波
单衍胜
迟焕鹏
刘伟
朱韩友
王福国
周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2-423,共22页
煤系气是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总结煤系气研究进展,明确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完善煤系气地质理论、推动煤系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煤系气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
煤系气是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总结煤系气研究进展,明确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完善煤系气地质理论、推动煤系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煤系气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基于煤系地层沉积特点,总结了煤系气共生成藏的6个基本地质特征;(2)初步划分了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分析了煤系气4大成藏要素及其配置关系的控气作用;(3)分析了煤系含气系统叠置性地质成因,提出了叠置煤系气系统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及控制叠置含气系统合采兼容性的地质要素;(4)总结了煤系"三气"共探合采理论研究、技术方法、产层贡献识别技术及合采产层优化组合与"甜点"评价;(5)在煤系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性研究。在对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系气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1)煤系气储层精细描述及可改造性评价;(2)煤系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有利区优选;(3)煤系气开发甜点区(段)评价技术;(4)叠置煤系气系统合采兼容性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推动煤系气地质理论发展和煤系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气
共生成藏
叠置含气系统
资源评价
地质选区
共探合采
兼容性
油气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HP-熵权法的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
13
2
作者
贾志超
黄华州
+2 位作者
黄绍博
周宇
王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4,共8页
采动区煤层气抽采利于高效开发采煤工作面卸压煤层气,降低井下瓦斯安全风险,但地质条件、煤炭采掘条件的差异使得地面井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对预备采区进行选区评价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探索煤矿采动区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选区方式,通过...
采动区煤层气抽采利于高效开发采煤工作面卸压煤层气,降低井下瓦斯安全风险,但地质条件、煤炭采掘条件的差异使得地面井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对预备采区进行选区评价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探索煤矿采动区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选区方式,通过建立一票否决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量化计算综合得分的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应用于铁法矿区晓南矿。结果显示,研究区16个规划采区中有4个得分大于0.6,建议进行采动区煤层气开发;同时,评价结果排序靠前的单元净收益也较高,且处于矿区内煤层气赋存有利构造区域,与评价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综合认为,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组合权重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有效避免了采动区煤层气选区开发的盲目性,评价结果具备一定实际工程开发部署及经济效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开发潜力评价
AHP
熵权法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条件
被引量:
11
3
作者
徐银波
孙平昌
+5 位作者
李昭
张家强
李锋
仝立华
陶树
郑凡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1-323,共13页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的品质和成因差异,揭示高品位油页岩的特殊成矿条件。【研究方法】对吉木萨尔地区两个剖面采集的露头样品,进行TOC、热解、含油率、微量、稀土...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的品质和成因差异,揭示高品位油页岩的特殊成矿条件。【研究方法】对吉木萨尔地区两个剖面采集的露头样品,进行TOC、热解、含油率、微量、稀土元素测试,从而开展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成矿条件差异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高品位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低品位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II1型。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中B、Ba、Cr、Nb、Sr、V、Zr等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高品位油页岩中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和各样品稀土元素分布区间都小于低品位油页岩,且外源元素富集程度也相对更低,显示了更少的陆源碎屑输入。微量元素比值显示,研究区油页岩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淡水—半咸水,还原环境。高品位油页岩与低品位油页岩相比,形成时水体盐度值更大,有机质生产力更高。【结论】温暖湿润气候背景下,相对较少的陆源碎屑供给,减少了对有机质的稀释和氧化破坏,同时较高的水体盐度值更利于水体分层,从而形成一个长时间的还原环境,再加上更高的有机质生产力,从而形成了高品位油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草沟组
油页岩
低、高品位
成矿条件
油气地质调查工程
准噶尔盆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被引量:
35
1
作者
毕彩芹
胡志方
汤达祯
陶树
张家强
唐淑玲
黄华州
唐跃
袁远
徐银波
单衍胜
迟焕鹏
刘伟
朱韩友
王福国
周阳
机构
中国
地质
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
地质
调查局非常规油气
地质
重点实验室
中国
地质
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辽宁省能源地质勘查开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煤田
地质
工程勘察设计
研究院
中煤
地质
集团
有限
公司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2-423,共2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鸡西等含煤盆地煤系气地质调查(2019-2021)”(DD20190101)
“黔西川南及东北三江地区煤层气基础地质调查(2016-2018)”(DD20160186)资助。
文摘
煤系气是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总结煤系气研究进展,明确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完善煤系气地质理论、推动煤系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煤系气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基于煤系地层沉积特点,总结了煤系气共生成藏的6个基本地质特征;(2)初步划分了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分析了煤系气4大成藏要素及其配置关系的控气作用;(3)分析了煤系含气系统叠置性地质成因,提出了叠置煤系气系统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及控制叠置含气系统合采兼容性的地质要素;(4)总结了煤系"三气"共探合采理论研究、技术方法、产层贡献识别技术及合采产层优化组合与"甜点"评价;(5)在煤系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性研究。在对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系气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1)煤系气储层精细描述及可改造性评价;(2)煤系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有利区优选;(3)煤系气开发甜点区(段)评价技术;(4)叠置煤系气系统合采兼容性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推动煤系气地质理论发展和煤系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关键词
煤系气
共生成藏
叠置含气系统
资源评价
地质选区
共探合采
兼容性
油气调查工程
Keywords
Coal measure gas
paragenesis and accumulation
superimposed gas bearing system
resource evaluation
optimizaion of prospects
co-exploration and co-production
geological compatibility
oil-gas survey engineering
分类号
P618.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HP-熵权法的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
13
2
作者
贾志超
黄华州
黄绍博
周宇
王波
机构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辽宁省能源地质勘查开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铁法煤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417278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101)。
文摘
采动区煤层气抽采利于高效开发采煤工作面卸压煤层气,降低井下瓦斯安全风险,但地质条件、煤炭采掘条件的差异使得地面井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对预备采区进行选区评价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探索煤矿采动区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选区方式,通过建立一票否决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量化计算综合得分的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应用于铁法矿区晓南矿。结果显示,研究区16个规划采区中有4个得分大于0.6,建议进行采动区煤层气开发;同时,评价结果排序靠前的单元净收益也较高,且处于矿区内煤层气赋存有利构造区域,与评价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综合认为,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组合权重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有效避免了采动区煤层气选区开发的盲目性,评价结果具备一定实际工程开发部署及经济效益参考价值。
关键词
采动区
开发潜力评价
AHP
熵权法
指标权重
Keywords
mining area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AHP
entropy method
index weight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条件
被引量:
11
3
作者
徐银波
孙平昌
李昭
张家强
李锋
仝立华
陶树
郑凡石
机构
中国
地质
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
地质
调查局非常规油气
地质
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
地质
大学(北京)
能源
学院
辽宁省能源地质勘查开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1-323,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606、DD20190101及DD20221851)
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项目(121130210802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92)联合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的品质和成因差异,揭示高品位油页岩的特殊成矿条件。【研究方法】对吉木萨尔地区两个剖面采集的露头样品,进行TOC、热解、含油率、微量、稀土元素测试,从而开展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成矿条件差异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高品位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低品位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II1型。高品位和低品位油页岩中B、Ba、Cr、Nb、Sr、V、Zr等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高品位油页岩中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和各样品稀土元素分布区间都小于低品位油页岩,且外源元素富集程度也相对更低,显示了更少的陆源碎屑输入。微量元素比值显示,研究区油页岩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淡水—半咸水,还原环境。高品位油页岩与低品位油页岩相比,形成时水体盐度值更大,有机质生产力更高。【结论】温暖湿润气候背景下,相对较少的陆源碎屑供给,减少了对有机质的稀释和氧化破坏,同时较高的水体盐度值更利于水体分层,从而形成一个长时间的还原环境,再加上更高的有机质生产力,从而形成了高品位油页岩。
关键词
芦草沟组
油页岩
低、高品位
成矿条件
油气地质调查工程
准噶尔盆地
新疆
Keywords
Lucaogou Formation
oil shale
high grade oil shale and low grade oil shale
metallogenic conditio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Junggar Basin
Xinjiang
分类号
P618.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毕彩芹
胡志方
汤达祯
陶树
张家强
唐淑玲
黄华州
唐跃
袁远
徐银波
单衍胜
迟焕鹏
刘伟
朱韩友
王福国
周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AHP-熵权法的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
贾志超
黄华州
黄绍博
周宇
王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条件
徐银波
孙平昌
李昭
张家强
李锋
仝立华
陶树
郑凡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