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耐性胃癌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车晓芳 师霄楠 +4 位作者 郑春雷 杨子长 张晓洁 曲秀娟 刘云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5期14-18,I0002,共6页
目的建立低氧耐性胃癌细胞系,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为胃癌低氧微环境研究提供良好的模型。方法通过逐渐降低氧气浓度建立耐受2%O_2的低氧耐性胃癌细胞系MGC803/hypo和BGC823/hypo。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 目的建立低氧耐性胃癌细胞系,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为胃癌低氧微环境研究提供良好的模型。方法通过逐渐降低氧气浓度建立耐受2%O_2的低氧耐性胃癌细胞系MGC803/hypo和BGC823/hypo。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比较其与亲本胃癌细胞系的生物学特征差异。结果与亲本胃癌细胞系比较,低氧耐性胃癌细胞系呈梭形改变,且排列松散,培养液颜色易变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 <0.05),增殖能力减弱(P> 0.05);低氧相关指标HIF-2α明显上调,糖酵解相关指标Glut1显著上调,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指标ZO-1下调,vimentin上调;转移相关指标MUC1、integrinα5、integrinβ1上调。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可耐受2%O_2浓度的低氧耐性胃癌细胞系MGC803/hypo和BGC823/hypo,其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增殖能力相对减弱,这为探索低氧微环境促进肿瘤转移机制建立了良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系 低氧耐性 生物学特征 转移能力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OD家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安琪 刘云鹏 +2 位作者 卢文卿 郑春雷 车晓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4期29-31,39,共4页
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家族包含PLOD1、PLOD2和PLOD3三个成员,分别编码赖氨酸羟化酶1(LH1)、LH2和LH3,主要作用是通过催化前胶原分子翻译后的赖氨酸残基羟化促进胶原的成熟和分泌。PLOD家族蛋白表达主要受低氧诱导... 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家族包含PLOD1、PLOD2和PLOD3三个成员,分别编码赖氨酸羟化酶1(LH1)、LH2和LH3,主要作用是通过催化前胶原分子翻译后的赖氨酸残基羟化促进胶原的成熟和分泌。PLOD家族蛋白表达主要受低氧诱导因子-1α、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因子调控,不仅参与胶原成熟和细胞外基质重塑,还能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就PLOD的结构特点、调控因素、功能及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羟化酶 胶原 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钟基因的胃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悦 卢文卿 +3 位作者 包博文 郑雪莹 佟笛 车晓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钟基因,建立基于生物钟基因的胃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方法下载NCBI中GSE62254数据集,筛选出298例胃癌患者样本。分析不同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差异,筛选影响胃癌患者OS的关键生物...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钟基因,建立基于生物钟基因的胃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方法下载NCBI中GSE62254数据集,筛选出298例胃癌患者样本。分析不同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差异,筛选影响胃癌患者OS的关键生物钟基因,分析关键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在关键生物钟基因及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腹膜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中筛选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胃癌预后风险(RS)评估模型,绘制RS评分预测胃癌预后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约登指数最大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生物种基因CLOCK、PER1、PER3、CRY2、NPAS2、RORA高表达的胃癌患者较低表达者OS更短,TIMELESS高表达的胃癌患者较低表达者OS更长(P均<0.05)。在生物钟基因中,PER1、CRY2和RORA是胃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ER1高表达与低龄、浸润深度较深、TNM分期较晚、腹膜转移有关,CRY2高表达与浸润深度较深、TNM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有关,RORA高表达与低龄、浸润深度较深、TNM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腹膜转移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腹膜转移和PER1高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根据公式RS=0.692×淋巴结转移+0.747×远端转移+1.013×腹膜转移+0.638×PER1表达建立胃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RS评分预测胃癌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敏感度为0.642、特异度为0.899。结论生物钟基因PER1、CRY2、RORA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基于PER1联合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腹膜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建立的胃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生物钟基因 PER1基因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酰化酶SIRT5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春雷 卢文卿 +1 位作者 车晓芳 刘云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0期42-45,共4页
长寿因子5(Sirtuin 5),也叫SIRT5,是长寿因子(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除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去琥珀酰化、去丙二酰基化及去戊二酰基化活性。现已明确的SIRT5的底物仅有十余种,通过对不同底物发挥相同的酶活性,或对同一... 长寿因子5(Sirtuin 5),也叫SIRT5,是长寿因子(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除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去琥珀酰化、去丙二酰基化及去戊二酰基化活性。现已明确的SIRT5的底物仅有十余种,通过对不同底物发挥相同的酶活性,或对同一底物发挥不同的酶活性,参与调控葡萄糖氧化、脂肪酸氧化、氨解毒等物质代谢和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抗凋亡、炎性反应等多种生命活动。SIRT5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作用尚无定论。SIRT5可促进肿瘤增殖、转移、耐药及代谢重编程,发挥促癌基因作用;也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发挥抑癌基因作用。此外,SIRT5异常还与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及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从SIRT5的结构与调控、酶活性与生物学功能、及SIRT5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SIRT5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5 去乙酰化 去琥珀酰化 去丙二酰基化 去戊二酰基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TUINs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肾透明细胞癌预后评估模型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卢文卿 金悦 +3 位作者 刘云鹏 包博文 王一喆 车晓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有关的SIRTUINs家族基因表达及临床病理参数,建立一种新的ccRCC预后评估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资料完整的253例ccRCC患者的SIRT1~SIRT7 mRNA表达、临床病理参... 目的分析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有关的SIRTUINs家族基因表达及临床病理参数,建立一种新的ccRCC预后评估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资料完整的253例ccRCC患者的SIRT1~SIRT7 mRNA表达、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相关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IRT1~SIRT7 mRNA表达对ccRCC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COX风险回归法筛选SIRTUINs家族中影响cc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计算风险评分RS1。基于ccRCC患者的RS1与临床病理参数,采用COX风险回归法筛选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计算风险评分RS2,作为ccRCC预后评估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对RS2高危和低危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ROC曲线验证其准确性。结果SIRT1、SIRT3、SIRT4及SIRT5 mRNA高表达的ccRCC患者OS均长于低表达患者(P均<0.05),SIRT6、SIRT7 mRNA高表达的ccRCC患者OS均短于低表达患者(P均<0.05);SIRT2 mRNA高、低表达的ccRCC患者O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IRT3 mRNA是ccRCC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SIRT7 mRNA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SIRT3、SIRT7 mRNA计算得到RS1。高龄、浸润较深、远处转移和RS1高危是影响cc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上述因素计算得到RS2。RS2高危患者OS短于低危患者(P<0.05),RS2预测ccRC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结论成功建立基于SIRTUINs和临床病理特征的ccRCC预后评估模型,该模型预测ccRCC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SIRTUINS 风险评分 预后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碘甲状腺素脱碘酶家族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雪莹 包博文 +3 位作者 卢文卿 王一喆 刘云鹏 车晓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9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碘甲状腺素脱碘酶(DIO)家族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并建立预后评估模型。方法利用人类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的GSE62254胃癌数据集,分析并筛选DIO家族中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计算基于DIO家族的风险评分RS1;比较高低... 目的分析碘甲状腺素脱碘酶(DIO)家族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并建立预后评估模型。方法利用人类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的GSE62254胃癌数据集,分析并筛选DIO家族中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计算基于DIO家族的风险评分RS1;比较高低RS1胃癌预后及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患者RS1差异;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预测高RS1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采用Cox分析基于RS1评分的胃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在DIO家族中,DIO2、DIO3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DIO2、DIO3高表达者总生存期短(P均<0.05)。高RS1总生存期短于低RS1患者(P<0.001),M 1期、Lauren分型弥漫型胃癌患者高RS1比例分别高于M 0期及肠型、混合型(P均<0.05);GSEA显示,高RS1与黏着斑、钙信号通路、缝隙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等转移相关通路有关(P均<0.05,FDR均<0.25)。基于RS1及T、N、M分期构建的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r 2为0.2461,具备良好的拟合度。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DIO家族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该模型可能成为胃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为胃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碘甲状腺素脱碘酶 基因表达汇编 风险评分 预后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低氧条件下LOX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
7
作者 梁金娥 包博文 +2 位作者 张晓洁 刘云鹏 车晓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促进低氧耐性胃癌(HRGC)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胃癌细胞系MGC803和BGC823常规培养,HRGC细胞系MGC803/hypo和BGC823/hypo培养于2%O_2条件下。Transwell法检测各胃癌细胞迁移能力差异;PCR检测各胃癌细胞LOX mRNA...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促进低氧耐性胃癌(HRGC)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胃癌细胞系MGC803和BGC823常规培养,HRGC细胞系MGC803/hypo和BGC823/hypo培养于2%O_2条件下。Transwell法检测各胃癌细胞迁移能力差异;PCR检测各胃癌细胞LOX mRNA水平;siRNA瞬时沉默LOX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胃癌细胞LOX、AKT等表达变化及AKT通路活化情况。结果与亲本胃癌细胞比较,HRGC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 <0.05),且LO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0.05);瞬时沉默LOX后,HRGC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 <0.05)。与亲本胃癌细胞比较,HRGC细胞中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瞬时沉默LOX明显降低了HRGC细胞中的AKT磷酸化水平(P <0.05)。结论长期低氧条件下LOX上调,并通过活化AKT通路促进胃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低氧 赖氨酰氧化酶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