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洋甘菊精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BALB/c小鼠皮肤银屑病样损害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吕曹华 廖国艳 +4 位作者 葛维维 吕荫宜 吴双 杜云婷 陈光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9-275,共7页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精油(MCEO)预处理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6~8周体重约为20 g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IMQ模型组(n=12)和MCEO预处理+IMQ组(n=8)...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精油(MCEO)预处理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6~8周体重约为20 g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IMQ模型组(n=12)和MCEO预处理+IMQ组(n=8)。正常对照组小鼠予橄榄油外涂背部皮肤,每日2次,连续7日;IMQ模型组小鼠予IMQ外涂背部皮肤,每日1次,连续7日;MCEO预处理+IMQ组小鼠予MCEO外涂背部皮肤预处理,每日2次,连续7日,随后予IMQ(每日1次)+MCEO(每日2次)连续外涂背部7日。每日观察小鼠皮损情况,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皮肤损伤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10和IL-17A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小鼠皮肤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Q模型组小鼠背部出现明显的红斑、鳞屑和银屑病样皮损,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炎性细胞浸润。与IMQ模型组相比,MCEO预处理+IMQ组中MCEO预处理明显改善了小鼠皮损情况,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明显减轻,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小鼠皮肤组织中IL-6和IL-1βmRNA以及外周血中IL-1β、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小鼠皮肤组织中p-PI3K/PI3K、pm TOR/mTOR和p-p38/p38 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MCEO预处理可明显改善IMQ诱导的小鼠皮肤银屑病样损害及皮肤炎性细胞浸润,其保护性作用机制与MCEO预处理抑制PI3K/mTOR和p38 MAPK信号通路活性、下调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IL-6、IL-1β、TNF-α和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洋甘菊精油 预处理 银屑病 咪喹莫特 BALB/C小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阳 徐兰 张丽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5,共2页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166例乳腺癌、77例乳腺良性肿瘤和41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水平,探讨CEA、CA15-3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乳腺癌CEA、cA15-3阳性率与乳腺良性肿瘤和健康人比较...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166例乳腺癌、77例乳腺良性肿瘤和41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水平,探讨CEA、CA15-3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乳腺癌CEA、cA15-3阳性率与乳腺良性肿瘤和健康人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CEA、CA15-3在乳腺癌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4.9%、53.6%,特异性分别为97.5%、95.7%,有效性分别为60.9%、71.1%。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69.3%,特异性为94.1%,有效性为79.6%。表明CA15-3、CEA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胚抗原 癌抗原1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先科 尹正 许亚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111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膀胱癌、卵巢癌...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111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膀胱癌、卵巢癌及宫颈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45例肺癌中,有转移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sIL-2R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类固醇激素测定在体育科研中的意义
4
作者 董敏辉 王国祥 王丽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10-12,共3页
唾液类固醇激素测定在体育科研中的意义沈阳体育学院董敏辉,王国祥辽宁省肿瘤医院检验科王丽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种激素的含量和比值的平衡,对人体运动能力、应激状态十分重要。近年来运动医学领域对运动与类固... 唾液类固醇激素测定在体育科研中的意义沈阳体育学院董敏辉,王国祥辽宁省肿瘤医院检验科王丽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种激素的含量和比值的平衡,对人体运动能力、应激状态十分重要。近年来运动医学领域对运动与类固醇激素代谢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皮质醇 体育科研 类固醇激素 激素测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血浆游离 唾液睾酮 结合球蛋白 雌激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电泳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霞 宋鉴清 +1 位作者 王丽 门春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对2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常规琼脂糖电泳法测定LDH同工酶,酶免疫电泳方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结果LDH3同工酶区带增宽,染色较深。酶免疫电泳显示抗全血清抗体在抗IgA抗体、抗L链κ抗体出现沉降线。证实异常的LDH3区带是LD... 对2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常规琼脂糖电泳法测定LDH同工酶,酶免疫电泳方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结果LDH3同工酶区带增宽,染色较深。酶免疫电泳显示抗全血清抗体在抗IgA抗体、抗L链κ抗体出现沉降线。证实异常的LDH3区带是LDH IgA(k)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免疫球蛋白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抗体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6
作者 徐兰 张丽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应用化学发光酶免分析法(CLEIA)、粒子凝集法(PA)和快速金标法分别检测50例血清标本的HCV抗体,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率最高(78%),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粒子凝集法和金标法阳性率(76%和60%)均低于化学发光法,虽然阳... 应用化学发光酶免分析法(CLEIA)、粒子凝集法(PA)和快速金标法分别检测50例血清标本的HCV抗体,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率最高(78%),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粒子凝集法和金标法阳性率(76%和60%)均低于化学发光法,虽然阳性率较低,但以化学发光法为基准无假阳性。化学发光法可作为判定HCV抗体是否阳性的标准。粒子凝集法和金标法操作简便,并且粒子凝集法可测定抗体效价。金标法不需要仪器和配制试剂,15 min即可判定结果,可用于急诊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粒子凝集法 金标法 HCV重组抗原 HCV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探讨肠道菌群对疟原虫感染小鼠的保护性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田爽 吴双 +3 位作者 李欣 廖国燕 杜云婷 陈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6,共8页
目的探究Plasmodium berghei ANKA(P.bANKA)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特异性改变及其保护性研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P.bANKA感染组(P.b A组),动态留取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建立益生菌预处理组(Pre-probiotics+P... 目的探究Plasmodium berghei ANKA(P.bANKA)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特异性改变及其保护性研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P.bANKA感染组(P.b A组),动态留取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建立益生菌预处理组(Pre-probiotics+P.b A组),伊文思蓝灌注评估血脑屏障(BBB)完整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P.bANKA感染小鼠后肠道菌群以乳酸杆菌和罗伊乳酸杆菌明显下降为主要变化趋势,且呈时间依赖性。动物验证实验发现,与P.b A组相比,Pre-probiotics+P.b A组原虫血症水平较低,小鼠于感染后第14 d开始出现死亡且未发生脑疟神经系统症状,BBB完整性较好,脑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P.bANKA感染可明显改变宿主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其中以乳酸杆菌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外源性补充乳酸杆菌后可明显降低ECM小鼠原虫血症水平,提高生存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BBB完整性,改善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 Plasmodium berghei ANKA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脑疟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P.y 17XL感染小鼠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特征分析
8
作者 吕荫宜 吴双 +3 位作者 田爽 廖国艳 杜云婷 陈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3-738,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疟原虫感染过程中表达谱变化特征。方法建立P.y 17XL感染BALB/c鼠疟模型,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记录生存率;使用RNA-seq方法确认P.y 17XL感染的BALB/c小鼠lncRNA的差异表达谱。GO和KEGG分析以阐明lncRNAs在...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疟原虫感染过程中表达谱变化特征。方法建立P.y 17XL感染BALB/c鼠疟模型,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记录生存率;使用RNA-seq方法确认P.y 17XL感染的BALB/c小鼠lncRNA的差异表达谱。GO和KEGG分析以阐明lncRNAs在疟疾感染过程中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P.y 17XL感染BALB/c小鼠脾脏中lncRNAs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132个lncRNAs表达上调,159个lncRNAs表达下调。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明显差异表达的lncRNAs包括3个已知和9个新发现的优势lncRNAs,即ENSMUST00000146154.1、ENSMUST00000181191.1、ENSMUST00000202081.1、LNC_000258、LNC_000871、LNC_000962、LNC_002093、LNC_004354、LNC_006284、LNC_004518、LNC_004350和LNC_003730均与疟疾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结论P.y 17XL感染改变了宿主lncRNAs的表达谱,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通过lncRNAs调控了抗疟疾免疫应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疟原虫与宿主细胞之间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信号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