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郑乐 贾海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228例行初始治疗的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228例行初始治疗的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总体生存率(OS)的相关因素。结果:228例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中位年龄为55岁(15~80岁),中位随访时间7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2.8%,3年OS为76.4%,5年OS为7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均与5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 3.96,95%CI 1.90~6.01)、肿瘤直径>4 cm(OR 3.58,95%CI 2.02~6.37)、淋巴结转移(OR 1.85,95%CI 1.28~3.00)是影响初始治疗后5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肿瘤直径和腹股沟淋巴结状态是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若手术治疗后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肿瘤直径较大等高危因素,建议术后补充放化疗,以改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 初始治疗 危险因素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TK1、HE4、VEGF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汤巍巍 于明新 +1 位作者 尉阳 程召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34-536,540,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胸苷激酶1(TK1)、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组)39例和观察组(同... 目的:分析研究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胸苷激酶1(TK1)、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组)39例和观察组(同步放化疗组)39例,然后将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TK1、HE4、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周期及3个周期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TK1、HE4、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于肿瘤标志物及血清TK1、HE4、VEGF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更适用于此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晚期宫颈癌 肿瘤标志物 胸苷激酶1 人附睾分泌蛋白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验证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廖光东 张小燕 +7 位作者 高玉华 刘彬 刘霞 李联昆 陈凤 卞美璐 陈汶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目的评估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61名年龄在21~65岁间的妇女,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其子宫颈脱落细胞,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目的评估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61名年龄在21~65岁间的妇女,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其子宫颈脱落细胞,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二者的检测结果作一致性检验。结果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1%和85.83%。阳、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5%和96.9%。与hc2检测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0.58。结论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HPV的特异度与hc2相似,灵敏度低于hc2,但两者检测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检测分型 流式荧光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沈文静 李秀芬 +3 位作者 姚嘉斐 任舒月 卢丹 杜俊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3,116,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 40例宫颈癌、5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CIN)、2 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宫...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 40例宫颈癌、5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CIN)、2 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CIN、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5 .0 %、44 .0 %、10 .0 % ,各组间比较P <0 .0 1;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在CINⅠ、Ⅱ、Ⅲ各级病变中分别为 2 2 .2 %、37.5 %、75 .0 % ,CINⅠ、Ⅱ与CINⅢ间比较P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化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 ,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宫颈肿瘤 宫颈上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bas 4800 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崔晓莉 王纯雁 +7 位作者 王红 康乐妮 陈汶 陈凤 于露露 洪恩宇 潘秦镜 乔友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价cobas 4800 HPV检测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河南省新密市856例年龄>21岁有性生活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每位妇女均接受了cobas 4800 HPV检测、高危型HPV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y brid capt... 目的:评价cobas 4800 HPV检测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河南省新密市856例年龄>21岁有性生活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每位妇女均接受了cobas 4800 HPV检测、高危型HPV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y brid capture 2 technology,HC2)检测、ThinPrep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在可见病变处直接取活检;任意筛查结果阳性但无可见病变时,于宫颈外口鳞柱交界处行四象限随机活检和宫颈管搔刮术(endocervical curettage,ECC)。结果:cobas 4800HPV检测与HC2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以上(CIN2、CIN3及宫颈癌)患者的灵敏度均为94.4%(34/36),特异度分别为63.2%(516/817)和63.9%(522/817);一致率为83.4%(711/853),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5)。cobas 4800 HPV检测对于液基细胞学检查漏诊的患者具有100%检出率。cobas 4800 HPV16及18分型检测对于CIN2以上患者的阳性预测值21.9%为HC2检测10.3%的2.13倍。妇女感染HPV16及18型患CIN2以上病变的年龄比感染其他类型平均小5.4岁。结论:cobas 4800 HPV检测与HC2检测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和良好的一致性,比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更为灵敏,并且能鉴别HPV16及18两种高风险类型HPV感染,利于医生更有针对性地随访宫颈病变中的高危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筛查 COBAS 48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120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晓彬 刘佳 +1 位作者 席红 才丽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康艾注射液结合化疗应用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一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设为联合组,一组采用单... 目的:研究观察康艾注射液结合化疗应用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一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设为联合组,一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设为单用组。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是53.33%,远远大于单用组的3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艾注射液结合化疗治疗不但可以使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还可以降低毒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化疗 晚期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刀锥切术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复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7
作者 芦恩婷 邓雷 +3 位作者 曾庆东 庞晓燕 窦磊 张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529,534,共5页
目的探讨冷刀锥切术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69例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宫颈活检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HSIL累腺组(n=94)和非累腺组(n=175),随访开... 目的探讨冷刀锥切术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69例因HSIL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宫颈活检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HSIL累腺组(n=94)和非累腺组(n=175),随访开始时间为2015年7月,随访至2019年1月,终点事件为复发。构建2组生存曲线并比较差别,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累腺、CIN等级、首诊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受累范围对冷刀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N等级、首诊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受累范围等因素对HSIL患者预后没有影响(P>0.05),而累腺是HSIL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累腺组术后复发的风险是非累腺组的3.013倍。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累腺是冷刀锥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会增加复发率。可以根据术前或术后病理结果,通过增加手术深度或加强随访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ras-p21蛋白表达与细胞DNA倍体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继江 宋敏 马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ras-p21蛋白表达与细胞DNA含量和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ras-p21蛋白在30例NSCLC中的表达,以超过20%的癌细胞着色为阳性。用流式细胞...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ras-p21蛋白表达与细胞DNA含量和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ras-p21蛋白在30例NSCLC中的表达,以超过20%的癌细胞着色为阳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并计算增殖指数。结果:23例异倍体和7例二倍体NSCLCras-p2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65.2%对85.7%,P=0.30)。21例ras-p21蛋白表达阳性和9例阴性的NSCLC,其增殖指数无明显差别,[(24.55±5.87)%对(23.32±4.68)%,P=0.59]。结论:ras-p21蛋白表达与NSCLC细胞DNA含量和增殖活性无关,而与细胞的终末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21蛋白 流式细胞术 细胞DNA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卵巢上皮癌治疗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0-391,共2页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后复发的早期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颜文娟 朱慧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复发死亡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旨在通过分析接受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复发后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妇产科接受... 目的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复发死亡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旨在通过分析接受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复发后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妇产科接受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后出现复发的153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统计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疾病术后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切缘阳性、淋巴脉管浸润等),将复发患者是否在1年内死亡分为死亡组(n=44)和生存组(n=109),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早期死亡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切缘是否阳性、髂总淋巴结是否阳性及转移特征是宫颈癌复发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建议针对宫颈癌复发患者,重点关注中低度分化、切缘阳性、髂总淋巴结阳性及远处和多处转移因素,降低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 早期死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MRI联合临床分期预测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复发 被引量:12
11
作者 秦凤英 马锦涛 +4 位作者 赵明丽 佟锐 庞慧婷 罗娅红 董越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结合临床因素预测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CRT)后复发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ⅢCr期接受同步放化疗宫颈癌病例,复发组35例,非复发组60例,测量原发灶表观弥散系数(ADC)(ADC_(mean)、ADC_(min)、ADC_(max))和DCE-MR...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结合临床因素预测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CRT)后复发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ⅢCr期接受同步放化疗宫颈癌病例,复发组35例,非复发组60例,测量原发灶表观弥散系数(ADC)(ADC_(mean)、ADC_(min)、ADC_(max))和DCE-MRI定量灌注参数(K_(trans)、K_(ep)、V_(e)),测量MR及全腹增强CT图像上所有可见淋巴结的短轴径并统计短轴径>8 mm淋巴结个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MR影像及临床资料并分析这些因素与宫颈癌治疗后复发关系。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2018 FIGO分期(P=0.020)、阳性淋巴结数目>2个(P=0.008)具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患者年龄(P=0.102)、鳞状细胞抗原(P=0.972)、病理类型(P=0.880)、2009 FIGO分期(P=0.635)、化疗方案(P=0.122)、腔内近距离治疗(P=0.827)、肿瘤最大径>4 cm (P=0.97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复发组的K_(trans)及K_(ep)显著低于非复发组,其他影像学参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由K_(trans)和2018 FIGO分期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效能高于单一MR参数,AUC为0.806。结论:多参数MRI结合临床因素有助于提高对ⅢCr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化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辅助增强CT预测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安娜 王丹波 龙再秋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24-928,共5页
目的:分析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_(125))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价HE4、CA_(125)辅助增强CT预测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的326例患者为研究组,98例... 目的:分析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_(125))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价HE4、CA_(125)辅助增强CT预测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的326例患者为研究组,98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HE4、CA_(125)辅助增强CT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HE4、CA_(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绝经前、后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HE4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P=0.001)和0.578(P=0.164),CA_(12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P<0.001)和0.671(P=0.002);绝经前组HE4≥52.95 pmol/L,CA_(125)≥69.45 U/ml;绝经组HE4≥69.15 pmol/L,CA_(125)≥21.45 U/ml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绝经前组:增强CT单独扫描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93%,HE4和CA_(125)的敏感度为86%和59%;并联实验的敏感度100%,阴性预测值100%;串联实验的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绝经组:增强CT单独扫描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94%,HE4和CA_(125)的敏感度为65%和74%;并联实验的敏感度97%,阴性预测值99%;串联实验的特异度97%,阳性预测值45%。结论:增强CT联合血清HE4及CA_(125)检查能提高预测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糖类抗原125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子宫内膜腺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营养状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秦楠 姜桂春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为预防营养不良及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辽宁省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房的201名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 目的: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为预防营养不良及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辽宁省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房的201名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问卷、病人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构成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进行测评。对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人口学及疾病特征、营养状况进行描述,比较不同人口学及疾病特征之间的营养状况,分析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较差,中重度营养不良者占76.1%,即PG-SGA≥4分,营养良好且不需要进行营养干预者仅为9.0%。201例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中,存在饮食相关症状者达49.85%,其中以口腔干燥,无食欲,恶心这三种症状最多见。经济水平、化疗分期在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分级指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发现,化疗早期的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营养状态最差。结论: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化疗分期的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存在差异性。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给予正确的营养评估与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以预防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进而改善卵巢癌术后化疗病人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