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佳迪配合博宁改善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谢晓冬 刘永叶 +5 位作者 郑振东 高雅玲 李京宁 单学健 邢春景 刘大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骨转移 肿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晓冬 郑振东 +2 位作者 高雅苓 刘大为 刘永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17-819,共3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和辽宁省肿瘤医院内一科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卡培他滨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和辽宁省肿瘤医院内一科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卡培他滨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单用艾迪注射液治疗。两周期结束后对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可评价指标25例,有效率(CR+PR)36.0%;对照组可评价指标24例,有效率(CR+PR)16.7%,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出现Ⅰ0以上腹泻5例,Ⅰ0~Ⅱ0恶心、呕吐3例,Ⅰ0骨髓抑制2例,Ⅰ0~Ⅱ0手足综合征4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可消失,无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对照组出现Ⅰ0以上胃肠道反应2例,未出现明显腹泻、手足综合征及骨髓抑制。两组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卡培他滨做为新一代5-FU的口服靶向性药物,主要通过肿瘤组织中较高活性的TP酶激活而完整地被胃肠粘膜吸收,在肿瘤组织内部释放5-FU而进一步达到抗肿瘤作用。由于其疗效较好、靶向性强、不良反应轻微,是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化疗药物,特别适合不宜化疗和既往应用5-FU治疗无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结直肠癌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D/BLO方案治疗35例T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雅苓 井明晰 王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64-565,共2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以每年7.5%的比率增长,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T细胞淋巴瘤在亚洲地区常见,在我国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5%。T细胞瘤(PTCL)在临床上具有高侵袭性,异质性明显的特点,往往缺乏...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以每年7.5%的比率增长,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T细胞淋巴瘤在亚洲地区常见,在我国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5%。T细胞瘤(PTCL)在临床上具有高侵袭性,异质性明显的特点,往往缺乏T细胞的克隆免疫表型。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相比,表现为化疗敏感性差,容易复发,预后不良,且目前尚无标准化疗方案。CHOP(CTX、VCR、ADM、PDN)方案治疗T细胞淋巴瘤疗效较差,完全缓解率(CR)约为40%,5年生存率约为20%。CEPD/BLO(CTX、Vp-16、DDP、DXM/BLM、VCR)方案是我院治疗复发难治NHL疗效较好的方案。于1995年10月~2005年6月间应用该方案治疗PTCL 3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顺铂 足叶乙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半结肠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涛 刘艳茹 +1 位作者 魏雷震 高雅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 :研究 p2 7Kip1蛋白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预后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 P方法对 76例右半结肠癌组织标本进行p2 7Kip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p2 7kip1染色阳性 40例 ,占 52 .6%。p2 7kip1蛋白水平与右半结肠癌... 目的 :研究 p2 7Kip1蛋白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预后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 P方法对 76例右半结肠癌组织标本进行p2 7Kip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p2 7kip1染色阳性 40例 ,占 52 .6%。p2 7kip1蛋白水平与右半结肠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复发均显著相关。结论 :检测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P27^KIP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48例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被引量:2
5
作者 倪秉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8-650,共3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00年3月~2002年10月,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MBC48例。全组化疗共144个周期。中位周期数为3(2~5)个。结果:CR6例,PR21例...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00年3月~2002年10月,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MBC48例。全组化疗共144个周期。中位周期数为3(2~5)个。结果:CR6例,PR21例,SD12例,PD9例,总有效率(CR+PR)56.2%。全组中位缓解期6.5(2~12)个月,中位TTP为7.6(2~14)个月,主要剂量毒性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关节肌肉疼痛。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8.7%。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MBC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晚期乳腺癌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吡啶与多西紫杉醇抗人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及相互关系探讨
6
作者 孙涛 付秀权 +2 位作者 宋依凝 魏敏杰 金万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9,89,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钾离子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P)对肿瘤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的抗人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的影响,探讨4-AP能否增强DOC的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分析DOC、4-AP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钾离子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P)对肿瘤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的抗人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的影响,探讨4-AP能否增强DOC的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分析DOC、4-AP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上述两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影响。结果:DOC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AP对MCF-7细胞增殖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用药后24h、48h及72h的抑制率分别为11.9%±1.7%、42.1%±3.2%、44.2%±1.6%。且5mmol/L 4-AP可使DOC的作用增强,使25μmol/L DOC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最大杀伤作用时间从72h提前至24h。5μmol/l DOC能够使MCF-7 G_2/M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53.58%±1.44%与对照组8.83%±0.44%相比,P<0.01),使G_0/G_1期细胞减少(11.48%±0.14%与对照组63.89%±0.98%相比,P<0.01),说明DOC主要在G_2/M期阻滞MCF-7细胞的增殖。5mmol/L 4-AP作用于MCF-7使其G_0/G_1期细胞比率增加,G_2/M期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0.42%±0.17%与对照组8.83%±0.44%相比,P<0.05)。而两药联用可见4-AP使MCF-7 G_2/M期细胞比率有所减少,而G_0/G_1期细胞比率有所增加。DOC单独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24h后,能明显增加晚期凋亡和死亡率(由6.97%±0.75%增加到20.77%±0.75%,P<0.05);而两药联合时,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凋亡比例由4.60%±0.91%增加到12.20%±0.82%(P<0.05),晚期凋亡和死亡细胞比例由6.97%±0.75%增加到58.42%±0.31%(P<0.05),提示4-AP(5mmol/L)能明显增加DOC诱导的MCF-7早期凋亡。结论:DOC和4-AP分别在G_2/M期和G_0/G_1期抑制MCF-7细胞增殖,4-AP通过促进DOC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 4-氨基吡啶 多西紫杉醇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3例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倪秉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华影 陶秀娟 +2 位作者 郭翔宇 王洪敏 梁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19-92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在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8年5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3例,采用新城疫病毒联合长春瑞滨+卡铂方案化疗;对照组73...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在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8年5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3例,采用新城疫病毒联合长春瑞滨+卡铂方案化疗;对照组73例,单纯采用长春瑞滨+卡铂方案化疗。每28天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T细胞亚群CD4/CD8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68%和41.1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CD4/CD8分别为1.22+0.94和1.59±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城疫病毒联合长春瑞滨+卡铂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疗法 长春瑞滨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