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构建两级三群新格局 被引量:2
1
作者 耿黎 朱长悦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49,共3页
县域经济发展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体制机制等问题也影响到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本文结合调研实际从经济体制、行政体制、财税体制三个方面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县域经济发展"2... 县域经济发展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体制机制等问题也影响到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本文结合调研实际从经济体制、行政体制、财税体制三个方面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县域经济发展"2级3群"新格局、扩大省直管县自主权限、完善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体系等深化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行政体制 财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世亮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27,共2页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全省56.4996的人口和89.19%的土地都在县城,县域经济成为辽宁省经济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全省56.4996的人口和89.19%的土地都在县城,县域经济成为辽宁省经济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17.6%,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648%,县域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此外,在一、二、三产业中,全省79%的第一产业、31%的第二产业、2996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由县域提供。虽然辽宁省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从人均指标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的经济发展平均水平。2006年,辽宁省县域人均GDP为13874元,低于全省平均GDP36.3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辽宁省 地方财政收入 县域金融机构 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三产业增加值 经济发展水平 重中之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再认识——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辽宁 专业合作组织 社会属性 个人价值 社会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2004年农村经济情况简析
4
作者 洪桂云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共2页
2004年辽宁省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带领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围绕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分析形势、扎实工作,实现... 2004年辽宁省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带领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围绕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分析形势、扎实工作,实现了我省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粮食产量增幅最高,特色产业发展最快,农民增收幅度最大,农业全面丰收,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 辽宁省 农村 经济情况 “三农”问题 特色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形势 农民增收 重中之重 经济政策 会议精神 农业工作 基层干部 农业增效 粮食产量 中央 实惠 增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生产区域优势布局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宇航 王志丹 +1 位作者 王贺 吴敬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67,共3页
利用1992—2012年辽宁省粮食作物生产数据,选取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度与分析,从地级市层面对现阶段辽宁省玉米生产的不同优势主产区进行了科学划分,并提出相... 利用1992—2012年辽宁省粮食作物生产数据,选取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度与分析,从地级市层面对现阶段辽宁省玉米生产的不同优势主产区进行了科学划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 生产 区域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宁省农业保险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聂荣 苏宇 王金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生产基地 辽宁省 保险模式 自然灾害 经济损失 受灾面积 老工业基地 农产品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蔬菜优势产区布局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吕春修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0,共3页
关键词 蔬菜产业 辽宁 发展对策 种植业结构调整 产区 优势 农民增收 大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杂交水稻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健 《中国稻米》 2006年第4期12-13,共2页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杂交粳稻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辽宁今后发展杂交粳稻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生产 问题 对策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健 《辽宁农业科学》 2006年第5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农产品生产 辽宁省 优质 发展对策 农村经济结构 农业产业化 东北老工业基地 市场竞争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辽宁省水稻生产潜力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健 《辽宁农业科学》 2004年第4期22-25,共4页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入WTO以后,水稻是我国少数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之一.为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特别...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入WTO以后,水稻是我国少数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之一.为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特别对东北地区的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辽宁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恢复发展水稻生产,提高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下面,笔者就辽宁省水稻生产潜力和发展对策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水稻 生产潜力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宁省加强农产品准出准入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世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24,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看,法律正在完善,监管已经起步,取得了一定成效,问题仍然不少,前景令人堪忧。其中,缺乏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是制约农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看,法律正在完善,监管已经起步,取得了一定成效,问题仍然不少,前景令人堪忧。其中,缺乏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辽宁省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可行性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农产品 准出准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发展桑蚕产业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轶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辽宁省 产业对策 桑蚕 上升趋势 产业发展 栽桑养蚕 丰产期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鹏飞 《中国农机化》 2006年第4期3-7,共5页
阐述了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推动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机化 发展 建议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台安县农业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14
作者 侯志研 张道昱 +2 位作者 孙占祥 郑家明 冯良山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择自然地理、土地资源、系统稳定与结构功能、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共11个指标,采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将辽宁省台安县14个乡镇划分为北部风沙绿化生态恢复区、西南稻鱼洼地生... 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择自然地理、土地资源、系统稳定与结构功能、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共11个指标,采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将辽宁省台安县14个乡镇划分为北部风沙绿化生态恢复区、西南稻鱼洼地生态保护区、东南两河平原生态建设区和中部城镇工业污染控制区4个生态功能区,并根据分区结果,指出了各区以后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分区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15
作者 周艳波 董鸿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4,共2页
本文是在"十一五"时期辽宁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深入的政策背景下,对辽宁省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生产要素 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由振宇 杜乃凡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6,共2页
当前,"三农"工作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主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优化.辽宁省... 当前,"三农"工作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主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优化.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实现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但与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以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辽宁省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国民经济发展 “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 农民收入结构 农村就业结构 农民增收 地位和作用 劳动力输出 对策和措施 重中之重 调整优化 城乡 带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宁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0,共2页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这是中央为巩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得到...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这是中央为巩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宁省一些市县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最近,省农委重点围绕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经营活动、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专题调研 农场发展 辽宁省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 农业经营主体 法律环境 专业大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绩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佳 周静 刘启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2-53,共2页
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531个。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 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531个。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化 竞争力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业信息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兼谈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5
19
作者 由振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47,共2页
一、引言 随着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和主流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实施信息化战略已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共同的发展趋势.农业从业主体众多,地域差异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可控性较低和波动性较大... 一、引言 随着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和主流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实施信息化战略已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共同的发展趋势.农业从业主体众多,地域差异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可控性较低和波动性较大的先天特点.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应用潜力,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村经济运行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与其它行业相比,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在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的同时,受到基础设施薄弱、社会认同较低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如何普及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拓展信息服务已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村 农业生产 农业效益 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娟 孙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90,共2页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随着经营规模逐渐扩大,过去的经营方式、经营理...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随着经营规模逐渐扩大,过去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等方面亟需专业人才。本文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调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经营主体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