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发展路径选择——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晓南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7期36-38,共3页
-
基金
辽宁社会科学院2015年院创新工程重点招标课题"新形势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lnskyzb32
-
文摘
辽宁省的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表明,社会组织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在现阶段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运营不规范、自主能力薄弱等问题。未来,政府可通过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优化社会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生态体系,促进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活力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关于环境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沈殿忠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社会学"
结项证书号:20040490
-
文摘
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两种资源的支持:一是思想资源,二是社会资源。这个体系的结构需要把握几个重要原则:即,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理性的与实践的统一、结构的与功能的统一。这个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跨学科的描述,其次是跨学科的解释,再次是跨学科的范式。这个体系的模式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模式转型与替代的方向,二是模式转型与替代的机制,三是模式转型与替代的力量。这个理论体系的前景至少有三个走向:一是从专业化到整体化,二是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三是从边缘化到中心化。
-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理论体系
探讨
社会资源
思想资源
-
分类号
C91-03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沈殿忠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9,共5页
-
文摘
内容提要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生长点、突破点、联结点、基本点。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世界",二是"环境",三是"社会",四是"相互作用"。但是,上述概念不完全符合逻辑起点的要求。而"相变"作为从物理学中移植过来的范畴,可以更好地反映环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成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即它不仅是环境社会学的历史起点(发生史和认识史的起点),也是它的逻辑起点,具有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特征。在这个起点中,包含了环境社会学全部发展的萌芽,由此可以展开环境社会学丰富的内容。
-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逻辑起点
相变
-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扩大城市精神效应的10条建议
- 4
-
-
作者
元文礼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城市精神作为一座城市灵魂的象征,是城市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品质。要扩大城市精神的效应,就应该使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文化习惯和自觉行动。进而发展成为一座城市的社会行为,这样,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才会焕然一新,城市精神才能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
关键词
城市精神
城市文化
文化习惯
社会行为
精神面貌
城市发展
软实力
-
分类号
C912.81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