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发展路径选择——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晓南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7期36-38,共3页
-
基金
辽宁社会科学院2015年院创新工程重点招标课题"新形势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lnskyzb32
-
文摘
辽宁省的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表明,社会组织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在现阶段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运营不规范、自主能力薄弱等问题。未来,政府可通过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优化社会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生态体系,促进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活力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关于环境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沈殿忠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社会学"
结项证书号:20040490
-
文摘
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两种资源的支持:一是思想资源,二是社会资源。这个体系的结构需要把握几个重要原则:即,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理性的与实践的统一、结构的与功能的统一。这个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跨学科的描述,其次是跨学科的解释,再次是跨学科的范式。这个体系的模式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模式转型与替代的方向,二是模式转型与替代的机制,三是模式转型与替代的力量。这个理论体系的前景至少有三个走向:一是从专业化到整体化,二是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三是从边缘化到中心化。
-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理论体系
探讨
社会资源
思想资源
-
分类号
C91-03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沈殿忠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9,共5页
-
文摘
内容提要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生长点、突破点、联结点、基本点。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世界",二是"环境",三是"社会",四是"相互作用"。但是,上述概念不完全符合逻辑起点的要求。而"相变"作为从物理学中移植过来的范畴,可以更好地反映环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成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即它不仅是环境社会学的历史起点(发生史和认识史的起点),也是它的逻辑起点,具有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特征。在这个起点中,包含了环境社会学全部发展的萌芽,由此可以展开环境社会学丰富的内容。
-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逻辑起点
相变
-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走出“以房养老”困局之对策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王新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共3页
-
文摘
"以房养老"近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以房养老"也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指的是老人通过抵押房屋产权而定期获取一定的养老金,老人去世后住房使用权由金融机构收回。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采取类似的措施应对养老问题,不失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个新途径。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但受传统养老观念、房屋70年产权等制约,"以房养老"陷入久推不进的困局,走出困局尚需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
关键词
以房养老
倒按揭
养老模式
对策
-
分类号
F840.67
[经济管理—保险]
-
-
题名解释·选择·转换——走向现代化的传统文化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武斌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3-59,共7页
-
文摘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是现代化变迁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这个问题解决的两条思路,即“西体中用”和整体反传统主义都没有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本文认为,关键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功能体系,在现代化的运动中对传统文化加以重新解释和选择,进行价值转换和现代化处理,使传统文化不是游离于现代化运动之外,而是走进现代生活,融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开掘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
-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化进程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文化传统
现代化变迁
现代文化
现代化运动
文化矛盾
反传统主义
近代以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家庭文化与市场经济环境的冲突与适应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杨丽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0-32,共3页
-
文摘
当前,市场经济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着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家庭文化的变化。 一、冲突与影响 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相应的文化定式。这是家庭在不同的民族环境、社会制度环境、阶级阶层环境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特定的家庭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存准则、生活方式以及人际规范的总和。这种文化定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称其为文化传统。传统的特点是具有异常的稳定性,它储存于人们的社会心理结构里。
-
关键词
家庭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环境
物质利益
文化传统
市场经济条件
传统家庭文化
文化定式
中国家庭
价值实现
生存准则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美国文学新动向
- 7
-
-
作者
徐继成
孙建利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辽宁社会科学院外经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40-144,共5页
-
文摘
一、今日美国文学纵观今日美国文学,首先让人瞩目的是其主题与流派的广泛多样性。仅就作家分类,就有趋小艺术派、新现实派、区域特色派等,作家成份也很复杂。可以说,当代美国文学是一个由形形色色的成份组成的混合体,亦即历史学家称之为美国大熔炉的新式翻版。然而,本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从威廉·福克纳连环套式的神秘散文诗,到厄奈斯特·海明威的简洁语言小说,都说明现代派文学在美国占统治地位。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派文学始终具有强大的势力。
-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超短篇小说
现代派文学
艺术派
威廉·福克纳
黑人女作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海明威
简洁语言
散文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扩大城市精神效应的10条建议
- 8
-
-
作者
元文礼
-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城市精神作为一座城市灵魂的象征,是城市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品质。要扩大城市精神的效应,就应该使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文化习惯和自觉行动。进而发展成为一座城市的社会行为,这样,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才会焕然一新,城市精神才能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
关键词
城市精神
城市文化
文化习惯
社会行为
精神面貌
城市发展
软实力
-
分类号
C912.81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