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位“人性的天才”的“呐喊”与“绝叫” 鲁迅与迦尔洵的比较研究(上)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6-52,共7页
关键词 鲁迅 迦尔洵 比较文学 人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文学巨匠的试笔──路翎《“要塞”退出以后》论析
2
作者 臧恩钰 李春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0-54,共5页
《“要塞”退出以后──一个年轻“经济人”底遭遇》在路翎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心理解剖的深刻与多层面,它的在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中挖掘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它在人物心理描写上的内心独白与内心分析等近... 《“要塞”退出以后──一个年轻“经济人”底遭遇》在路翎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心理解剖的深刻与多层面,它的在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中挖掘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它在人物心理描写上的内心独白与内心分析等近于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的运用,等等,共同显示了路翎卓越的文学才能,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描写 性格刻画 多层面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电视中的剧场——论电视与剧场在相声表演地点上的兼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明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2-103,共2页
本文从演员角度,探索了电视剧场中相声表演的观演关系。电视剧场是心理剧场和物理剧场的结合,产生了表演的两重观众现象。荧屏观众使演员和现场观众产生了疏离,而电视舞台上的相声表演应首先和现场观众建立密切交流,以此构建和荧屏观众... 本文从演员角度,探索了电视剧场中相声表演的观演关系。电视剧场是心理剧场和物理剧场的结合,产生了表演的两重观众现象。荧屏观众使演员和现场观众产生了疏离,而电视舞台上的相声表演应首先和现场观众建立密切交流,以此构建和荧屏观众的联系。只有把现场当剧场,才能适应电视舞台的表演特点和两重观众的观看要求,促进相声在现代传媒时代的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场 荧屏观众 现场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生融于鲁迅的林辰——《林辰文集》读后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林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5期104-108,共5页
林辰是著名鲁迅研究专家,1956年10卷本和1981年16卷本《鲁迅全集》的整理、注释和编修者之一,对于鲁迅辑录古籍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方面的贡献堪称独步。可以说林辰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鲁迅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的事业,同时在自己的文学创... 林辰是著名鲁迅研究专家,1956年10卷本和1981年16卷本《鲁迅全集》的整理、注释和编修者之一,对于鲁迅辑录古籍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方面的贡献堪称独步。可以说林辰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鲁迅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的事业,同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个人修养方面亦自觉地以鲁迅为楷模,成为鲁迅精神与人格的赓续者,并完全融于鲁迅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林辰 文集 《鲁迅全集》 个人修养 文学创作 鲁迅精神 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