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分析
1
作者 徐继舜 张云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在分配领域统筹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尤...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在分配领域统筹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尤其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维护他们的利益,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此,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社会保障体系 试点工作 弱势群体 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政府视域下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路径探析
2
作者 徐振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构成现代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架构。法治不简单等同于法制,法治政府兼有“治我”与“治他”的二重意蕴。在法治政府范畴下,作为公共行政重要议题的行政成本治理获得刚性的规则与制度支撑,而残留的“法制... 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构成现代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架构。法治不简单等同于法制,法治政府兼有“治我”与“治他”的二重意蕴。在法治政府范畴下,作为公共行政重要议题的行政成本治理获得刚性的规则与制度支撑,而残留的“法制思维”、分散的节约法规、特殊的行政成本与政府行为属性,均对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形成障碍。为此,应依托法治政府建设的政府治理现代化实践,转换行政法学范式,修订完善既有节约法规,构筑行政成本监督激励内生动力体系,实现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行政成本 治理 法治化 法治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之治”的马克思主义塑造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长余 王桂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4,共8页
“中国之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举。在其开创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塑造并赋予“中国之治”马克思主义内涵与特质,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显著历史... “中国之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举。在其开创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塑造并赋予“中国之治”马克思主义内涵与特质,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显著历史性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存在一种能动反映的社会意识——“中国之智”;成为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在一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中国之制”;成为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制度优势付诸于实践转化的国家治理效能——“中国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之治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化理论的短板及其“哥白尼”式转向——以艾克斯坦政治变迁的文化主义理论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天楠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50,共11页
政治文化理论因论证数据静态化和无法解释政治变化等问题长期遭遇诘难。这是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理论建立在四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即取向先于行为、取向可变性、社会化和文化累积性,而各个假设都明确导向持续性预期,因而无法对政治变化进... 政治文化理论因论证数据静态化和无法解释政治变化等问题长期遭遇诘难。这是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理论建立在四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即取向先于行为、取向可变性、社会化和文化累积性,而各个假设都明确导向持续性预期,因而无法对政治变化进行有效解释。为弥合政治文化理论的持续性预期短板,必需改变以往以固定的理论假设解释变化的政治现实的传统模式,即颠倒解释对象与理论范式的位置,来一场"哥白尼"式的转向。艾克斯坦构建起模式维持型政治变革的文化解释、趋向灵活性政治变迁的文化诠释、社会中断的文化解剖、政治转型的文化主义四种理论模型。虽然其自身的基本观点、概念的界定和政治文化的权重亦成为新的批评对象,但这一理论以强大的冲击力突现在政治文化研究复兴运动的图景中,使政治文化重新回到了政治理论和政治分析的中心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理论 政治变迁 艾克斯坦 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天楠 曹德林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64,共2页
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要求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然而,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在党建工作、协同治理、民主参与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还有差距,需要不断明确党建引领、村民主导的社会治理新方向,构建“四轮驱动”... 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要求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然而,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在党建工作、协同治理、民主参与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还有差距,需要不断明确党建引领、村民主导的社会治理新方向,构建“四轮驱动”、协同共治的新体系,采取层层激活民主、扩大村民参与的治理新举措,推进依法治村、依规治村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治理 治理现代化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低碳经济转型:作用机制与实证检验
6
作者 张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0,共7页
选取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研究区间设置为2013—2022年,系统检验人工智能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可显著促进低碳经济转型,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东... 选取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研究区间设置为2013—2022年,系统检验人工智能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可显著促进低碳经济转型,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对低碳经济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与绿色金融是人工智能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渠道。空间效应检验发现,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促进本区域低碳经济转型,而且还可以推进邻近地区低碳经济转型。研究结论为加快低碳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绿色金融 低碳经济转型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低碳经济转型研究
7
作者 张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2,共13页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技术,能够为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关键绿色技术研发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同时能够有效助力低碳经济转型。本研究以2013年至2022年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验...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技术,能够为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关键绿色技术研发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同时能够有效助力低碳经济转型。本研究以2013年至2022年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人工智能对低碳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低碳经济的转型进程;在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对低碳经济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绿色金融是人工智能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渠道。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促进所在区域低碳经济转型,而且可以推进毗邻地区低碳经济转型。研究结论可为提高人工智能应用水平、推进低碳经济转型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及有益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绿色金融 低碳经济转型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倒逼式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8
作者 张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8,共6页
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倒逼式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区域研究表明,相较于非东部地区、非低碳... 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倒逼式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区域研究表明,相较于非东部地区、非低碳试点省市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低碳试点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更强。作用渠道检验结果显示,倒逼式创新是数字普惠金融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渠道,其中引进式创新与自主式创新能够发挥显著正向机制作用,而模仿式创新的作用不显著。由此,各地可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机制、实施差异化绿色低碳生产策略、打造倒逼式创新协同发展模式,助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稳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普惠金融 倒逼式创新 低碳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企业自主创新现存问题、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王俊霞 《地方财政研究》 2010年第6期70-71,80,共3页
自主创新能力是辽宁老工业基地能否振兴的一个关键因素。从目前辽宁现状来看,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偏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分析总结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老工业基地 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差距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0
作者 贺长余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6,共10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定和实践部署,蕴含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坚持自信自立为基本遵循,通过坚持守正创新的动力机制,贯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定和实践部署,蕴含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坚持自信自立为基本遵循,通过坚持守正创新的动力机制,贯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依照坚持系统观念的总体原则,既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深刻体现了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世界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9
11
作者 张盛勇 许楠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10,共7页
追求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宏图。财务管理作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手段,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因此,如何开发和推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创新机制就成为实践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对10家样本企业进... 追求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宏图。财务管理作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手段,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因此,如何开发和推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创新机制就成为实践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对10家样本企业进行质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对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管理问题和资源约束是财务管理创新决策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企业家、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资金能力是财务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的支撑/阻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创新 企业发展战略 质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海藻糖对普通菜豆籽粒产量和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仁风 黄宇宁 +3 位作者 姜珊 赵阳 陈剑 葛维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97,共7页
6-磷酸-海藻糖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重要信号分子。为研究6-磷酸-海藻糖调控普通菜豆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的功能,采用外源6-磷酸-海藻糖溶液喷施方法,揭示其对普通菜豆籽粒产量和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饭豆1号... 6-磷酸-海藻糖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重要信号分子。为研究6-磷酸-海藻糖调控普通菜豆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的功能,采用外源6-磷酸-海藻糖溶液喷施方法,揭示其对普通菜豆籽粒产量和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饭豆1号和红芸豆的百粒质量分别达到42.7 g和43.2 g,分别比对照(蒸馏水)提高18.6%和20.7%,产量可达2250.5 kg/hm^(2)和2549.6 kg/hm^(2),分别提高14.5%和19.2%。6-磷酸-海藻糖处理后,普通菜豆叶片可溶性糖类含量显著提升,红芸豆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水平最高,分别达37.4 nmol/g、4.3μmol/g、5.5μmol/g、3.6μmol/g;龙饭豆1号果糖含量最高,达到8.4μmol/g。龙饭豆1号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最高,分别达到18.6、249.6、6.5μmol/(m^(2)·s),红芸豆气孔导度最大,达0.57μmol/(m^(2)·s)。外源6-磷酸-海藻糖的喷施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同时显著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向籽粒转运。此外,接菌48 h后,6-磷酸-海藻糖处理的菜豆根中防御因子活性或含量达到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分别达到78.3、32.9、0.054 nk at/mg,H_(2)O_(2)含量达到0.33 ng/mg。PR1、PR2、PR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分别为接种0 h基因表达量的8.3、13.2、9.4倍。接菌28 d后植株发病级别显著低于对照,仅为4.2。综上,6-磷酸-海藻糖可能通过调节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光合效率促进产量提升,通过诱导植物防御因子的表达激活寄主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菜豆 6-磷酸-海藻糖 籽粒产量 镰孢菌枯萎病抗性 生理分析 防御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务卡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建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艳娇 王俊霞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共5页
自2007年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公务卡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我国公务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本文重点论述了公务卡制度改革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公务卡制度,对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公务卡制度改革... 自2007年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公务卡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我国公务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本文重点论述了公务卡制度改革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公务卡制度,对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公务卡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卡制度 成效 经验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融资难、市场失灵与政府扶持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俊霞 金彦海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70,77,共4页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尽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融资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困难更加凸显。究其原因来说,在这一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因此,单纯靠市场机制自身发挥作用无法化解融资难题,必须...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尽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融资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困难更加凸显。究其原因来说,在这一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因此,单纯靠市场机制自身发挥作用无法化解融资难题,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从政府具体扶持对策来说,特别要强调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政策合力,以及加快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 市场失灵 政府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继舜 《新视野》 CSSCI 2002年第5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非公有制 经济代表人士 政治安排 中国 社会分析 统一战线 政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静 王俊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在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作者认为,中小企业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方式上有突破,还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并充分发挥风险投资以及知识管理在创新过... 在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作者认为,中小企业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方式上有突破,还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并充分发挥风险投资以及知识管理在创新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政府还要制定相关的财政、金融及人才政策,以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片化网络舆情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探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天楠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2,共7页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社会思潮中引导民心、决定社会舆论走向的能力。网络技术的扩展、网络社会的民粹化走向及个别地方意识形态工作的虚化、弱化、仪式化,导致碎片化网络舆情逐渐占据社会舆情场,甚至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被碎片化网络舆情“牵...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社会思潮中引导民心、决定社会舆论走向的能力。网络技术的扩展、网络社会的民粹化走向及个别地方意识形态工作的虚化、弱化、仪式化,导致碎片化网络舆情逐渐占据社会舆情场,甚至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被碎片化网络舆情“牵着走”的混乱局面。泛滥的网络舆情催生“鸡毛蒜皮效应”、“长尾效应”“羊群效应”“晕轮效应”和“尺蠖效应”,加剧了主流意识形态丧失话语权的风险。网络时代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已迫在眉睫,需要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提高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控制舆情事件并进行专业化处理、加强网络舆情有效预判和政策的合理统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舆情 网民 网络民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国辉 王心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69,共2页
森林康养是一种通过开发森林资源,开展旅游、休闲、养老等形式以求促进人体健康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森林康养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对繁荣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实施美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康养是一种通过开发森林资源,开展旅游、休闲、养老等形式以求促进人体健康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森林康养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对繁荣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实施美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森林康养从德国创立后逐步发展向世界多个国家,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伴随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黄金期,但目前存在政府帮扶力度不足,政策执行力尚待提高、康养专业人才欠缺、"森林康养+乡村"产业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文章就其现状分析,从政府支持、人才培养、标准化和品牌化建立、大数据共享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美丽乡村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挑战与功能重塑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振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0-63,共4页
统一战线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法宝,双方在价值秉持、行动主体、运行机制等方面高度契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社会格局的强势解构、经济社会转型的日益升级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纵深化推进,统一战线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 统一战线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法宝,双方在价值秉持、行动主体、运行机制等方面高度契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社会格局的强势解构、经济社会转型的日益升级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纵深化推进,统一战线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共识凝聚等优势功能正面临多重挑战。统一战线应从坚持党的领导、借助“话语动员”升级统战工作模式、增进“平台包容力”等方面进行功能重塑,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实现统战工作新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国家治理 社会转型 党的领导 政治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风险与“动力”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润林 王俊霞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42,共6页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小城镇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在进程上属于"急速城镇化"。本文在对小城镇概念的辨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小城镇建设背后的"粗放...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小城镇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在进程上属于"急速城镇化"。本文在对小城镇概念的辨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小城镇建设背后的"粗放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蕴藏着后遗症"、"耕地红线的破环危及粮食安全"等五大风险,并分析了小城镇建设背后的"正面"、"负面"动力,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风险 动力 土地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