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不同发泡剂制备的脲醛树脂泡沫塑料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文政 黄丽 陈斌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
采用不同种类的发泡剂制备出脲醛树脂泡沫塑料,研究了发泡剂的稳定性、发泡剂对泡沫塑料表观密度、吸水率以及压缩强度的影响,并对泡沫塑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发泡的泡沫稳定性最好,泡沫高度在120s内变化很小... 采用不同种类的发泡剂制备出脲醛树脂泡沫塑料,研究了发泡剂的稳定性、发泡剂对泡沫塑料表观密度、吸水率以及压缩强度的影响,并对泡沫塑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发泡的泡沫稳定性最好,泡沫高度在120s内变化很小;所得泡沫塑料的综合性能佳,其表观密度为0.083g/cm3,吸水率为2.51%,压缩强度为0.1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发泡剂 泡沫 表观密度 吸水率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LDPE复合体系弹性发泡材料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政 黄丽 +2 位作者 葛铁军 李春莲 胡庆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化学交联方法,研究了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DCP加入量以及POE/LDPE(乙烯辛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质量比对POE/LDPE复合体系弹性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OE/LDPE质量比为3/7,AC和DCP添加量分别是树...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化学交联方法,研究了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DCP加入量以及POE/LDPE(乙烯辛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质量比对POE/LDPE复合体系弹性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OE/LDPE质量比为3/7,AC和DCP添加量分别是树脂总质量的1%和2%时,发泡材料吸水率、表观密度、拉伸强度、凝胶率和邵氏硬度分别为4.2%,0.062 7g/cm3,1.20 MPa,78.5%和17,制得的材料综合性能最佳,泡孔均匀细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材料 发泡剂 乙烯辛烯共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剪切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雪林 范世良 +6 位作者 张溢铭 张阔 齐元欣 柴天昱 由美雁 谢元华 朱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6-140,共5页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剩余污泥需妥善处理处置,剩余污泥的破解是众多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工艺的有效预处理过程。利用组织捣碎机产生流体剪切力破解剩余污泥,考察在19 000 r/min和24 000 r/min下,破解500 m L剩余污泥0.5~10 min的...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剩余污泥需妥善处理处置,剩余污泥的破解是众多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工艺的有效预处理过程。利用组织捣碎机产生流体剪切力破解剩余污泥,考察在19 000 r/min和24 000 r/min下,破解500 m L剩余污泥0.5~10 min的效果,并应用FLUENT软件对流体剪切力破解剩余污泥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破解10 min后,24 000 r/min时SCOD增加4.76倍,蛋白质增加2.68倍,肽聚糖由0增至387 mg/L;19 000 r/min时SCOD增加4.68倍,蛋白质增加2.63倍,肽聚糖由0增至304 mg/L。在破解的3 min内各指标增长最快,3 min后破解效率逐渐降低,持续增加破解时长,对破解效率的提高作用不大。通过FLUENT数值模拟得出,高速旋转的叶片带动污泥在容器内形成剧烈的湍流,产生了足够大的流体剪切力,使得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壁破碎。实验与模拟结果说明流体剪切破解污泥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流体剪切 FLUEN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MoO_3-ZrO_2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维 张莹 +1 位作者 白英芝 王海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7-7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MoO3-ZrO2复合氧化物,利用XRD、N2吸附-脱附及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焙烧温度对其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以及形貌特征的影响;以FCC汽油为原料,对MoO3-ZrO2经预硫化后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MoO3-ZrO2复合氧化物,利用XRD、N2吸附-脱附及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焙烧温度对其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以及形貌特征的影响;以FCC汽油为原料,对MoO3-ZrO2经预硫化后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50℃时,ZrO2表面出现蠕虫状结构;焙烧温度为650℃时,开始出现Zr(MoO4)2特征峰;焙烧温度为700℃时,ZrO2由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化;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助于MoO3-ZrO2复合氧化物平均孔径的增大以及得到较适合的比表面积,但过高的焙烧温度会使复合氧化物烧结断裂;经650℃焙烧得到的MoO3-Zr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对FCC汽油的脱硫率可达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MoO3-ZrO2 复合氧化物 介孔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