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3
1
作者
于洪泉
邓生玉
+1 位作者
王桂权
姚长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72 h内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并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术后恢复率。结果 40例患者接...
目的研究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72 h内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并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术后恢复率。结果 40例患者接受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者35例,所占比例为87.50%,恢复情况较差者5例,所占比例为12.50%,无死亡患者。40例患者中,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12例;Ⅰ、Ⅱ、Ⅲ级28例患者术后恢复率为89.29%(25/28),显著优于Ⅳ级患者的58.33%(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0,P<0.05)。Ⅲ级患者术后恢复率87.50%(7/8)与Ⅱ级患者术后恢复率90.00%(9/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结论采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死亡患者数量,且Hunt-Hess分级较低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夹闭瘤颈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于洪泉
邓生玉
+1 位作者
王桂权
姚长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 60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49例,占比81.7%;未全切除Ⅲ级患者8例,占...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 60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49例,占比81.7%;未全切除Ⅲ级患者8例,占比13.3%;未全切除Ⅳ级患者3例,占比5.0%。其中有40例影响到海绵窦,有22例进行全切除。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术后效果良好46例,占比93.9%(46/49);未全切除Ⅲ级与Ⅳ级患者术后效果良好2例,占比18.2%(2/11);全切除患者术后效果良好率优于未全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随访,6例死亡,其中4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分值均在60~100分,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90.2±2.07)分,其中46例优秀,8例良好。术后出现动眼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功能障碍、癫痫、轻偏瘫患者分别为18、12、9、17例,且其中有4例未能完全恢复。全切除49例患者中10例复发,其中肿瘤影响到海绵窦4例;部分切除11例患者中3例复发,其中影响到海绵窦1例。结论在对鞍旁脑膜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时尽可能选择全切除手术治疗,其复发率较低,手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引起复发的因素多样化,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鞍旁脑膜瘤
临床效果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桂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死亡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语言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合并颅内高压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语言和运动功能,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损伤
颅内高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3
1
作者
于洪泉
邓生玉
王桂权
姚长义
机构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72 h内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并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术后恢复率。结果 40例患者接受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者35例,所占比例为87.50%,恢复情况较差者5例,所占比例为12.50%,无死亡患者。40例患者中,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12例;Ⅰ、Ⅱ、Ⅲ级28例患者术后恢复率为89.29%(25/28),显著优于Ⅳ级患者的58.33%(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0,P<0.05)。Ⅲ级患者术后恢复率87.50%(7/8)与Ⅱ级患者术后恢复率90.00%(9/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结论采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死亡患者数量,且Hunt-Hess分级较低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显微手术
夹闭瘤颈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临床效果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于洪泉
邓生玉
王桂权
姚长义
机构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52-53,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 60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49例,占比81.7%;未全切除Ⅲ级患者8例,占比13.3%;未全切除Ⅳ级患者3例,占比5.0%。其中有40例影响到海绵窦,有22例进行全切除。全切除Ⅰ级与Ⅱ级患者术后效果良好46例,占比93.9%(46/49);未全切除Ⅲ级与Ⅳ级患者术后效果良好2例,占比18.2%(2/11);全切除患者术后效果良好率优于未全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随访,6例死亡,其中4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分值均在60~100分,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90.2±2.07)分,其中46例优秀,8例良好。术后出现动眼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功能障碍、癫痫、轻偏瘫患者分别为18、12、9、17例,且其中有4例未能完全恢复。全切除49例患者中10例复发,其中肿瘤影响到海绵窦4例;部分切除11例患者中3例复发,其中影响到海绵窦1例。结论在对鞍旁脑膜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时尽可能选择全切除手术治疗,其复发率较低,手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引起复发的因素多样化,有待深入探讨。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鞍旁脑膜瘤
临床效果
复发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桂权
机构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27-28,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死亡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语言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合并颅内高压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语言和运动功能,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损伤
颅内高压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于洪泉
邓生玉
王桂权
姚长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鞍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
于洪泉
邓生玉
王桂权
姚长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桂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