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成年居民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和医学体检状况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欣 栾德春 +2 位作者 任时 崔玉丰 李绥晶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成年居民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和医学体检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资料,分析辽宁省成年居民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中测量体重、血压... 目的了解辽宁省成年居民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和医学体检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资料,分析辽宁省成年居民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中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和医学体检状况。结果成年居民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和医学体检的比例为57.8%、53.4%、27.8%、23.3%和30.5%。城市高于农村(X^2值分别为146.51、111.34、236.43、392.10和349.34, P<0. 001);除医学体检外,其他指标女性高于男性(X^2值分别为33.53、41.91、24. 30和10.59, P <0.001)。测量体重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和医学体检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和医学体检比例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测量血脂比例随收入水平升高而上升,低收入水平组测量体重比例最高。3个月内测量1次体重和1个月内测量1次血压的比例城市高于农村(X^2值分别为135.54和55.18, P<0.001),女性高于男性(X^2=28.81, P<0.001; X^2=4. 16, P<0. 05)。血糖、血脂和医学体检的频次以至少1年1次为主,至少半年1次中60岁以上年龄组比例最高。结论居民应定期测量与慢性疾病相关的指标,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居民 体重 血压 血糖 血脂 医学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膳食质量 被引量:7
2
作者 任时 李欣 +2 位作者 崔玉丰 栾德春 李绥晶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0-884,共5页
目的利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膳食质量。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辽宁省18~79岁居民的膳食调查资料,利用DBI16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和膳食结构。结果辽宁省... 目的利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膳食质量。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辽宁省18~79岁居民的膳食调查资料,利用DBI16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和膳食结构。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谷类食物、蔬菜水果和奶类豆类的摄入量达到或者超过推荐量的比例为86.2%、1.0%和0.3%,纯热能食物和调味品摄入量超过推荐上限的比例分别为52.7%和64.8%。中度膳食失衡、中度摄入不足和低度摄入过量比例分别为52.0%、53.9%和61.8%;农村居民膳食摄入不足、摄入过量和膳食失衡的程度高于城市(P<0.05),18~44岁中度摄入不足的比例为58.2%(P<0.05),中重度摄入不足和膳食失衡的程度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P<0.001),收入水平越低中度摄入不足和膳食失衡的程度越高(P<0.001)。结论辽宁省成年居民处于中高度膳食失衡状态,以蔬菜水果、水产品、奶类豆类摄入不足和烹调油和盐摄入过量为主要问题。男性、农村地区、18~44岁、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水平人群的作为膳食指导的主要对象,需加强新版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宣教,提高并改善居民合理与健康饮食的意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质量 膳食评价 成年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早期男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时 翟玲玲 +1 位作者 栾德春 李绥晶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青春早期男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研究青春早期儿童肥胖预防对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辽宁省某市城市和乡村中学各1所,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在读初一、初二全体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体格测量和青春发育评价筛选出青春早期超重... 目的探讨青春早期男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研究青春早期儿童肥胖预防对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辽宁省某市城市和乡村中学各1所,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在读初一、初二全体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体格测量和青春发育评价筛选出青春早期超重肥胖男生92人和体重正常的92名男生,共184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父母情况、家庭情况和身体活动情况等信息。结果超重/肥胖男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母亲和父亲文化程度、居住周围是否有工厂、每天家庭作业时间、视屏时间和静坐时间的报告率与体重正常男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男生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摄入量显著高于正常男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OR=3.919,95%CI:1.140~12.474)、居住地周围有工厂(OR=7.150,95%CI:2.607~19.609)和静坐时间超过2 h/d(OR=172.681,95%CI:10.937~2717.358)是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OR=0.156,95%CI:0.042~0.579),母亲职业为机关技术人员(OR=0.159,95%CI:0.025~0.998),父亲职业为商业个体户(OR=0.188,95%CI:0.037~0.956)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根据青春早期男生肥胖超重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变肥胖男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改善超重和肥胖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肥胖 青春早期 影响因素 男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