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岁”生物学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春玉 白婷婷 +4 位作者 姜秋实 郑方亮 艾海新 朱俊丰 刘宏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太岁"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分类地位尚不清楚的生物体。对实验室保藏的7种不同的"太岁"样品进行了生物学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旨在科学地了解"太岁"的组成成分,同时为"太岁"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和分类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实验室... "太岁"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分类地位尚不清楚的生物体。对实验室保藏的7种不同的"太岁"样品进行了生物学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旨在科学地了解"太岁"的组成成分,同时为"太岁"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和分类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实验室保藏的7种"太岁"样品做生物组分及含量分析,具体包括:苯酚硫酸法测粗多糖含量、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含量、索氏提取法测粗脂肪含量、钒钼酸显色法测核酸含量、灼烧重量法测粗灰分含量、恒温干燥法测水分含量、原子吸收法测微量元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7种"太岁"样品含水量均较高,除LNUT006含水量73.58%外,其余"太岁"样品均达到90%以上;"太岁"样品中粗多糖含量在8.97~46.57 mg/g之间,其中LNUT006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太岁"样品;粗蛋白含量在20.35~184.18 mg/g之间,其中LNUT006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太岁"样品;"太岁"样品中净核酸含量在2.053~35.128 6μg/g之间;灰分含量在42.93~246.4 mg/g之间;"太岁"样品钙、铁含量较高,分别为2 907.09μg/g和3 929.09μg/g,铅、镉含量最低。首次对未知生物"太岁"样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初步系统的研究,为明确其组分和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岁” 未知生物 组分分析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子实体与菌丝体三萜化合物提取及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春玉 郑方亮 +3 位作者 邵丽杰 冯华炜 郭立雄 刘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61-165,共5页
为探索桦褐孔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在药用价值上是否存在差别,采用有机溶剂冷浸、超声回流法提取桦褐孔菌菌丝体及子实体的三萜化合物,通过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两种来源的三萜化合物是相同或近似的同系物。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为探索桦褐孔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在药用价值上是否存在差别,采用有机溶剂冷浸、超声回流法提取桦褐孔菌菌丝体及子实体的三萜化合物,通过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两种来源的三萜化合物是相同或近似的同系物。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杯碟法测定两种来源三萜化合物对癌细胞和细菌的抑制作用,菌丝体三萜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最高抑制率可达到38.27%。结果证实人工培养的桦褐孔菌菌丝体同样具有子实体的药用价值,为人工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三萜化合物 抗肿瘤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LNUF014的鉴定及产物检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艾海新 冯玉康 +7 位作者 朱春玉 郑方亮 辛如 王晓冬 丁国伟 刘汀 赵洪梅 刘宏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从红豆杉的韧皮部组织中分离得到的360株内生真菌中,通过对发酵粗提的检测,共筛选到11株产紫杉醇的真菌。其中1株内生真菌LNUF014的发酵液采用有机试剂抽提紫杉醇,经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初步表明该菌株的紫杉醇类物质含量为53.6... 从红豆杉的韧皮部组织中分离得到的360株内生真菌中,通过对发酵粗提的检测,共筛选到11株产紫杉醇的真菌。其中1株内生真菌LNUF014的发酵液采用有机试剂抽提紫杉醇,经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初步表明该菌株的紫杉醇类物质含量为53.68μg/L。根据形态学研究和真核生物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镰刀菌属(Fusarium)。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研究将对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