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的“内化”与“外化”——《一片槐树叶》的朗诵方法探究
1
作者 臧胜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153,共2页
诗歌朗诵以声传情,是把诗歌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传统格律诗形式整齐、语言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现代自由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似乎读无定法。其实抛开表面形式,自由诗也有其内在的韵律,这便是... 诗歌朗诵以声传情,是把诗歌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传统格律诗形式整齐、语言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现代自由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似乎读无定法。其实抛开表面形式,自由诗也有其内在的韵律,这便是郭沫若所说的“情绪的自然消涨”。所以只有先对诗歌进行“内化”,把握诗歌内在情绪,才能够对其进行“外化”,用声音将诗情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朗诵 外化 内化 树叶 有声语言 律诗形式 表面形式 自由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酱油”打出新义来
2
作者 沙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5,共2页
作为一个自由词组,“打酱油”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上世纪80年代,拎着瓶子去商店打酱油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店里的散装酱油被超市里的颓.装或袋装酱油所取代,人们改变了购买... 作为一个自由词组,“打酱油”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上世纪80年代,拎着瓶子去商店打酱油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店里的散装酱油被超市里的颓.装或袋装酱油所取代,人们改变了购买酱油的方式,“打酱油”这一说法也逐渐淡出了日常语言交际。但最近一段时间,“打酱油”这一说法又重新活跃起来,而且使用语境、语义与我们以前熟知的有很大不同。请看下面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新义 自由词组 80年代 日常生活 社会经济 语言交际 商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毛”新解 被引量:1
3
作者 曲丽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110,共2页
“五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一个数量短语,表示一定金额的货币,经常在商品交易中使用。最近两年,“五毛”频频见诸报刊网络等媒体。笔者仔细考察后发现其语义与我们以前所熟知的存在着很大差别。请看下面例子:
关键词 数量短语 日常生活 商品交易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物女”
4
作者 沙楠 曲丽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0,共2页
随着“干物女”的流行,“润物女”开始广泛出现在报刊和互联网上。“x女”家族又添新成员。例如:
关键词 破产法 国家经济形势 全球金融危机 债务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