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过程中主体探究的方法论误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紫馨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0-12,共3页
近十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感到教育领域中有关“主体”问题的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讨论更是学说林立,各持一词,难以达成共识。其中在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三种误区:哲学概念在教育研究中的歧义... 近十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感到教育领域中有关“主体”问题的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讨论更是学说林立,各持一词,难以达成共识。其中在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三种误区:哲学概念在教育研究中的歧义;将复杂的教育活动过程简单化;“文往”理论的直接移植所造成的理论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过程 教育理论 主客体关系 理论研究 主体探究 方法论 误区 哲学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开禁锢教师的“枷锁”——教师观的反思与重构
2
作者 赵振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9-31,共3页
我们常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以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也常是使用“兢兢业业、废寝忘食、舍己为人”这样的词语。事实确实如此,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无私的,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是太阳底... 我们常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以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也常是使用“兢兢业业、废寝忘食、舍己为人”这样的词语。事实确实如此,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无私的,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此的赞美使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感觉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观 教师职业 禁锢 优秀教师 夸美纽斯 无私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教育学的精神品格——一种道家哲学的视角
3
作者 董海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中国教育学发展至今,理论繁多,体系各异,但是在教育理论繁荣的背后,教育学者更多的不是欣喜而是迷惘,教育学自身出现许多问题:习惯性思维、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学科内核力等等。教育学要发展,应该具有消解二元对立,崇尚整体和谐的精神... 中国教育学发展至今,理论繁多,体系各异,但是在教育理论繁荣的背后,教育学者更多的不是欣喜而是迷惘,教育学自身出现许多问题:习惯性思维、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学科内核力等等。教育学要发展,应该具有消解二元对立,崇尚整体和谐的精神;具有打破自我中心,抱雄守雌的品格;具有百川归海,合于道中的气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道家哲学 精神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的“内化”与“外化”——《一片槐树叶》的朗诵方法探究
4
作者 臧胜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153,共2页
诗歌朗诵以声传情,是把诗歌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传统格律诗形式整齐、语言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现代自由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似乎读无定法。其实抛开表面形式,自由诗也有其内在的韵律,这便是... 诗歌朗诵以声传情,是把诗歌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传统格律诗形式整齐、语言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现代自由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似乎读无定法。其实抛开表面形式,自由诗也有其内在的韵律,这便是郭沫若所说的“情绪的自然消涨”。所以只有先对诗歌进行“内化”,把握诗歌内在情绪,才能够对其进行“外化”,用声音将诗情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朗诵 外化 内化 树叶 有声语言 律诗形式 表面形式 自由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蚂蚁保健功能及食用价值的研究
5
作者 于小磊 赵大军 王佳丽 《养殖技术顾问》 2008年第10期130-131,共2页
蚂蚁不但可以补充人体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还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蚂蚁保健品在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对于蚂蚁食用价值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蚂蚁 保健品 食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鸠占鹊巢的“悲催”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馨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37,共2页
近来,“悲催”一词颇为走俏。“悲催的加班”“悲催的购房经历”乃至“悲催的我”“悲催的世界”都成了众人慨叹的对象。幽默的网友甚至以“今天,你悲催了吗?”这样的问句来调侃我们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鸠占鹊巢的“悲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科学教育——以美国2061计划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繤 王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8S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科学教育 美国 2061计划 教学改革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颂》教学设计
8
作者 范文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22,共2页
教学设想:《豆腐颂》是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六单元第17课课文。这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小品文,确切地说是一篇饮食小品,写的是豆腐。文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平易朴实、亲切自然。关于豆腐的诸... 教学设想:《豆腐颂》是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六单元第17课课文。这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小品文,确切地说是一篇饮食小品,写的是豆腐。文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平易朴实、亲切自然。关于豆腐的诸多知识、掌故和见闻,作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在文章的结尾,点明写豆腐的意图,提升了全篇的精神,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豆腐身上所寄寓的作家的火热情怀,体味出天涯赤子的那份浓浓的中华情、那颗滚烫的中国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教学设计 女作家 散文鉴赏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 教学设想 生活气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酱油”打出新义来
9
作者 沙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5,共2页
作为一个自由词组,“打酱油”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上世纪80年代,拎着瓶子去商店打酱油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店里的散装酱油被超市里的颓.装或袋装酱油所取代,人们改变了购买... 作为一个自由词组,“打酱油”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上世纪80年代,拎着瓶子去商店打酱油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店里的散装酱油被超市里的颓.装或袋装酱油所取代,人们改变了购买酱油的方式,“打酱油”这一说法也逐渐淡出了日常语言交际。但最近一段时间,“打酱油”这一说法又重新活跃起来,而且使用语境、语义与我们以前熟知的有很大不同。请看下面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新义 自由词组 80年代 日常生活 社会经济 语言交际 商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毛”新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丽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110,共2页
“五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一个数量短语,表示一定金额的货币,经常在商品交易中使用。最近两年,“五毛”频频见诸报刊网络等媒体。笔者仔细考察后发现其语义与我们以前所熟知的存在着很大差别。请看下面例子:
关键词 数量短语 日常生活 商品交易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物女”
11
作者 沙楠 曲丽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0,共2页
随着“干物女”的流行,“润物女”开始广泛出现在报刊和互联网上。“x女”家族又添新成员。例如:
关键词 破产法 国家经济形势 全球金融危机 债务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吃的“鸭梨”
12
作者 曲丽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34,共2页
一提到“鸭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种肉质细脆、香甜可口的水果。然而,只要你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并非所有的“鸭梨”都是可以食用的:
关键词 鸭梨 门票 高房价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