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菜机械化采收装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嘉鸿 李秀辰 +6 位作者 张国琛 卢薇 倪尚 张寒冰 张倩 翟祎琳 母刚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紫菜栽培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紫菜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落后的采收装备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紫菜栽培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围绕中国紫菜规模化采收装备技术需求,介绍了现有的3种紫菜栽培方... 近年来,随着中国紫菜栽培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紫菜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落后的采收装备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紫菜栽培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围绕中国紫菜规模化采收装备技术需求,介绍了现有的3种紫菜栽培方式以及采收特点,综述了泵吸式、剪切式以及打采式紫菜采收装备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了各式采收装备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中国采收装备技术存在的机械结构理论设计水平低、配套设施简陋和装备集成度差等问题,提出了紫菜机械化采收装备应从紫菜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机械结构优化设计、采收装备系统集约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对策。本研究旨在为中国紫菜机械化采收技术及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栽培方式 机械化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浅海养殖底质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与仿真
2
作者 赵佳佳 张国琛 +6 位作者 吴昊 李秀辰 张倩 娄玉仲 李航企 徐斌 母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5-304,共10页
针对菲律宾蛤仔等埋栖贝类采收作业时底质颗粒间缺乏准确的接触参数,该研究以辽宁丹东大鹿岛菲律宾蛤仔养殖区浅海底质为研究对象,选取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底质颗粒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物理试验测定了浅海底... 针对菲律宾蛤仔等埋栖贝类采收作业时底质颗粒间缺乏准确的接触参数,该研究以辽宁丹东大鹿岛菲律宾蛤仔养殖区浅海底质为研究对象,选取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底质颗粒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物理试验测定了浅海底质含水率、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泊松比。基于漏斗法测定了浅海底质堆积角,确定了需要标定接触参数的范围为:JKR表面能4.50~18.00 J/m^(2)、碰撞恢复系数0.35~0.75、静摩擦系数0.20~1.04、滚动摩擦系数0.10~0.20。通过Design-Expert软件的优化模块对模型寻优得到JKR表面能、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10.96 J/m^(2)、0.37、0.63、0.10,在该最优解下仿真试验所得堆积角为49.83°,与物理试验所得的堆积角(51.00°)相对误差为2.29%。通过旋切试验对底质间接触参数进行验证,在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中,旋切机构刀轴扭矩相对误差为7.76%,相对误差较小,结果表明标定的参数准确可靠,可为后续研究浅海底质-蛤仔-采收机构互作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底质 堆积角 直剪试验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标定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贝类采收设备自动驾驶滑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磊 郭飞宏 +3 位作者 周炳洋 徐斌 吴昊 母刚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针对自走轮式滩涂贝类采收设备在作业时,由于滩涂底质受力应变导致车轮滑动产生相对位移,进而影响自动驾驶路径跟踪精度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滑移预测方法。根据四轮底盘运动学模型推导车辆运动轨迹,并... 针对自走轮式滩涂贝类采收设备在作业时,由于滩涂底质受力应变导致车轮滑动产生相对位移,进而影响自动驾驶路径跟踪精度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滑移预测方法。根据四轮底盘运动学模型推导车辆运动轨迹,并结合轮胎横向和纵向受力特性,建立设备行走动力学模型,明确纵向滑移与横向滑移滑转的计算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套自动驾驶试验平台,包括感知层、规划层和控制层,通过RTK-GNSS系统及相关传感器采集设备位置、转角及轮速等信息。通过纵向滑移试验与横向滑移滑转试验,探究采收设备在滩涂环境下的滑移特性。纵向滑移试验分析了电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与设备载重对滑移率的影响,并通过数据拟合建立纵向滑移模型。横向滑移滑转试验探讨了不同转向角条件下的滑移特性,拟合得出横向滑移滑转模型。为简化计算,模型采用泰勒多项式形式表达滑移系数函数,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实际轨迹与预测轨迹误差小于16%,显著降低了滩涂自动驾驶滑移干扰误差。本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和模型优化,提升了滑移预测精度,为滩涂贝类采收设备在软质地面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导航提供参考。未来可进一步研究滑移模型参数实时估计与触土部件动力学建模,以提高设备作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滩涂 贝类采收 动力学模型 滑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净化暂养水质监控系统设计
4
作者 潘澜澜 陈开瑞 +5 位作者 余瀚坤 周阳涛 刘洪源 郑雨 付新元 张国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8,共9页
为研究贝类净化暂养中水质变化大及增氧系统滞后性高所导致的增氧不及时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通信技术的贝类净化暂养水质监控系统,通过多点传感器布局,实时监测温度、pH值、浑浊度和溶解氧等水质参数,采用并结合粒... 为研究贝类净化暂养中水质变化大及增氧系统滞后性高所导致的增氧不及时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NB-IoT物联网通信技术的贝类净化暂养水质监控系统,通过多点传感器布局,实时监测温度、pH值、浑浊度和溶解氧等水质参数,采用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了BP神经网络和PID控制器,建立了溶解氧预测和增氧机控制模型。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集成水质监测传感器,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利用NB-IoT模组与阿里云平台进行远程通信和数据存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溶解氧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PSO-PID控制器在增氧机调控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研究表明,本系统各传感器采集精度平均误差均小于5%,具备较高的传感器数据采集精度,实现了贝类净化暂养水质的全过程、全方位数据监控,满足了贝类净化暂养水质监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净化 贝类暂养 水质监测系统 溶解氧预测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苗生物力学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
5
作者 袁翔 钱宇星 +5 位作者 吴树桥 薛清松 刘子博 张国琛 母刚 张寒冰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针对机械化海带夹苗设备研发中,海带苗落苗与夹苗过程产生的落苗口堵苗、伤苗等问题,通过对适夹期的海带苗(Saccharina japonica)生物力学特性参数测量,获取海带苗柄、叶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参数和形变规律。介绍了海带苗的结构组成... 针对机械化海带夹苗设备研发中,海带苗落苗与夹苗过程产生的落苗口堵苗、伤苗等问题,通过对适夹期的海带苗(Saccharina japonica)生物力学特性参数测量,获取海带苗柄、叶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参数和形变规律。介绍了海带苗的结构组成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测量;使用质构仪和摩擦系数仪对海带苗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并利用EDEM对海带苗的压缩特性进行了离散元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海带苗柄的抗拉强度为0.67~0.79 MPa,抗剪强度为1.95~2.23 MPa,压缩恢复性为0.43~0.46;海带苗叶的抗拉强度为0.52~0.71 MPa,抗剪强度为1.12~1.74 MPa,压缩恢复性为0.03~0.06,海带苗柄、叶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压缩恢复性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海带苗与不锈钢、橡胶、硅胶3种接触材料之间,当正压力与加载速度一定时,海带苗叶与硅胶之间的摩擦系数最大。基于EDEM的海带苗叶的径向压缩仿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为8.2%。研究结果可为海带夹苗设备设计优化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苗 夹苗 力学特性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贝类播苗设备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6
作者 栾宇航 钱宇星 +3 位作者 高敏 王明宇 李秀辰 张寒冰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2期69-78,共10页
为提高智能贝类播苗设备离散元仿真参数的准确性,本研究首次系统标定了移滩规格四角蛤蜊贝苗与接触材料(EVA、不锈钢板)及贝苗间的接触参数。通过物理特性试验与离散元相结合的方法对贝苗接触参数进行标定。利用三维扫描仪逆向工程技术... 为提高智能贝类播苗设备离散元仿真参数的准确性,本研究首次系统标定了移滩规格四角蛤蜊贝苗与接触材料(EVA、不锈钢板)及贝苗间的接触参数。通过物理特性试验与离散元相结合的方法对贝苗接触参数进行标定。利用三维扫描仪逆向工程技术获取贝苗轮廓,基于Hertz-Mindlin无滑移接触模型建立贝苗颗粒模型。分别采用自由下落碰撞法、倾斜平面滑动法、固定斜面滚动法对贝苗与接触材料(EVA、不锈钢板)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贝苗与EVA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339、0.538、0.205;贝苗与不锈钢板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128、0.323、0.177。通过悬挂碰撞法与MXZ-1型摩擦系数仪测定贝苗间接触参数。以贝苗与贝苗间接触参数为试验因素,以实测堆积角与仿真堆积角相对误差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最小相对误差为优化目标,对试验数据寻优分析得到:贝苗与贝苗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170、0.620、0.313。通过提升圆筒法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堆积角与实测堆积角相对误差为3.6%,证明标定结果真实可靠。本研究填补了移滩四角蛤蜊贝苗离散元参数标定的空白,为智能播苗设备的料仓倾角、落料口位置和叶轮盘等关键部件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播苗设备 四角蛤蜊 贝苗 离散元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MBD仿真的滩涂贝类振动采收设备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李航企 张国琛 +3 位作者 刘法伟 李秀辰 王玉瑞 母刚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61-370,共10页
针对我国滩涂贝类机械化程度低、理论研究匮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履带式滩涂贝类筛-刷协同振动采收设备,设备采用双层振动筛-多级滚刷协同采收技术完成贝类挖掘、筛分、输送与分级等作业。以四角蛤蜊为研究对象,对双层振动筛与一级人字... 针对我国滩涂贝类机械化程度低、理论研究匮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履带式滩涂贝类筛-刷协同振动采收设备,设备采用双层振动筛-多级滚刷协同采收技术完成贝类挖掘、筛分、输送与分级等作业。以四角蛤蜊为研究对象,对双层振动筛与一级人字形双螺旋采收滚刷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其主要结构参数与运行参数范围。基于离散元法与多体动力学耦合仿真方法开展滩涂贝类振动采收仿真研究,确定设备关键结构参数:双层振动筛曲柄长度10 mm,一级人字形双螺旋采收滚刷螺旋升角30°。在辽宁省锦州市对样机开展滩涂贝类采收田间试验,以设备曲柄转速、一级人字形双螺旋采收滚刷转速、二级清理滚刷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贝类采收效率、破碎率与漏采率为试验指标完成滩涂贝类采收正交试验,求解设备运行参数最佳组合:曲柄转速为870 r/min、一级人字形双螺旋采收滚刷转速为65 r/min、二级清理滚刷转速为110 r/min,贝类采收效率为133.80 kg/h、贝类破碎率为5.25%、贝类漏采率为7.46%。采收后50 mm深滩涂底质剪切强度降低65.13%,稚贝回滩率为92.29%,有利于贝类可持续化养殖。该设备满足滩涂贝类采收生产需求,为我国滩涂贝类机械化采收装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贝类 机械化采收 离散元法 多体动力学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育苗投饵设备的设计与研究
8
作者 李海东 刘家印 +1 位作者 叶竹乔 母刚 《南方农机》 2024年第9期122-124,共3页
在现代虾夷扇贝育苗基地中,投饵是虾夷扇贝育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虾夷扇贝育苗投饵主要依赖于人工投饵,人工投饵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对扇贝摄食情况与微藻培养情况的检测较为烦琐。目前市面上仍未见专用于虾夷扇贝育苗的投饵设备,通过... 在现代虾夷扇贝育苗基地中,投饵是虾夷扇贝育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虾夷扇贝育苗投饵主要依赖于人工投饵,人工投饵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对扇贝摄食情况与微藻培养情况的检测较为烦琐。目前市面上仍未见专用于虾夷扇贝育苗的投饵设备,通过查阅文献及现场调研的方法明确虾夷扇贝育苗投饵具体需求,设计了一种虾夷扇贝育苗自动投饵设备,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四种常见饵料微藻的生物量与浊度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虾夷扇贝育苗自动投饵设备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微藻生物量和浊度的标定研究,可实现虾夷扇贝育苗自动精准投饵与残饵高效检测,提高虾夷扇贝育苗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为虾夷扇贝育苗产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育苗 微藻生物量 自动投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微波真空干燥质热传递特性与品质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倩 李世榆 +3 位作者 李秀辰 母刚 戴逸俊 张国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6-173,共8页
目的:提高裙带菜的干燥速率,改善加工品质。方法:在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脉冲间歇条件下开展裙带菜微波真空干燥试验,建立其薄层干燥模型;并以干燥时间、感官品质、复水率、能耗、物料温度为指标,利用L_(9)(3^(4))正交试验对干燥... 目的:提高裙带菜的干燥速率,改善加工品质。方法:在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脉冲间歇条件下开展裙带菜微波真空干燥试验,建立其薄层干燥模型;并以干燥时间、感官品质、复水率、能耗、物料温度为指标,利用L_(9)(3^(4))正交试验对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Page模型表征干燥过程的拟合度最好,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2.38×10^(-9)~1.49×10^(-8)m^(2)/s,且随微波功率密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焓变、熵变减小,吉布斯自由能变增大,裙带菜干燥活化能为4.51 kJ/mol。当微波功率密度为4.5 W/g,真空度为80 kPa,连续干燥16 min时,裙带菜的湿基含水率即可降至12.30%,能耗为0.04 kW·h/g水,复水率为1885.69%,平均物料温度为26.71℃,叶片呈深绿色,平整且无焦糊及气泡产生。结论:微波真空干燥裙带菜速度快,品质可控,复水后的样品与新鲜样品几乎无差异,是一种适宜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微波真空干燥 传热传质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净化海水养殖尾水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晨冉 李秀辰 +3 位作者 张国琛 张倩 潘澜澜 李天宇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80-184,共5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投放饵料和养殖体排泄物等污染物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氮、磷含量超标,若未达排放标准而肆意排放养殖尾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影响水产品的生产及质量。总结了大型藻类,微藻、贝藻混养、水生植物、人... 随着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投放饵料和养殖体排泄物等污染物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氮、磷含量超标,若未达排放标准而肆意排放养殖尾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影响水产品的生产及质量。总结了大型藻类,微藻、贝藻混养、水生植物、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方式,为养殖尾水净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尾水 生态处理技术 海马齿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贝类采捕机路径跟踪控制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瑞 张国琛 +6 位作者 张寒冰 李秀辰 张倩 李航企 刘法伟 陈鸿宇 母刚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4期41-50,共10页
为实现滩涂贝类采捕机的路径跟踪控制,设计了一种可按照预设采捕路线进行路径跟踪的控制系统。以履带式滩涂贝类采捕机为研究对象,在高斯平面坐标系建立了采捕机转向运动学模型,设计了一套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系统,在实际滩涂作业环境... 为实现滩涂贝类采捕机的路径跟踪控制,设计了一种可按照预设采捕路线进行路径跟踪的控制系统。以履带式滩涂贝类采捕机为研究对象,在高斯平面坐标系建立了采捕机转向运动学模型,设计了一套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系统,在实际滩涂作业环境进行了控制参数标定试验,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控制模型,对常规模糊控制和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当采捕机作业速度为0.02 m/s和0.03 m/s时,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较常规模糊控制系统导航精度分别提升了2/3和1/3,控制时间分别缩短44.44%和35.71%,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路径跟踪控制效果,为滩涂贝类采捕机路径跟踪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贝类采捕机 修正因子 模糊控制 MATLAB仿真 路径跟踪 导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清洗对活品虾夷扇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鑫 潘澜澜 +4 位作者 张媛 曲敏 赵晨冉 李天宇 栾欣彤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149-154,共6页
通过3个时间(0、5、10 min)的超声清洗试验,分析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水质指标以及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虾夷扇贝的最佳清洗时间,并模拟3组扇贝气调包装(80%O_(2)、20%N_(2))下的流通运输,分析不同清洗时间对活品虾... 通过3个时间(0、5、10 min)的超声清洗试验,分析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水质指标以及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虾夷扇贝的最佳清洗时间,并模拟3组扇贝气调包装(80%O_(2)、20%N_(2))下的流通运输,分析不同清洗时间对活品虾夷扇贝的流通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清洗过程中3组虾夷扇贝的存活率都是100%,且均对质构和糖原无显著影响,其中超声清洗10 min的除杂率最高,为4.02%,菌落总数最少,为1.1×10^(5)CFU/mL,清洗后水质变差。不同清洗时间下,模拟运输过程中的虾夷扇贝菌落数均随着清洗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超声清洗10 min虾夷扇贝体内的菌落数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上升速率较为缓慢。超声清洗10 min为较理想的清洗时间,虾夷扇贝品质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超声清洗 活品品质 流通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南美白对虾冰-低温热泵干燥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国杰 母刚 +2 位作者 霍锦 张倩 张国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101,共8页
目的:满足南美白对虾冰-低温热泵干燥过程中对温度的精细化要求。方法:设计了基于西门子S7-300 PLC的热泵干燥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利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了“二维输入一维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根据对虾干燥工艺设... 目的:满足南美白对虾冰-低温热泵干燥过程中对温度的精细化要求。方法:设计了基于西门子S7-300 PLC的热泵干燥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利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了“二维输入一维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根据对虾干燥工艺设计了数据采集程序和执行程序控制干燥箱温度,并通过人机界面对干燥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结果:模糊控制下冰、低温干燥箱稳态后最大温差分别为0.8,1.1℃。与常规PID控制相比,温度波动范围分别减小了46.7%,57.7%;冰-低温联合干燥能够有效去除对虾内的水分,并较好地保留其色泽,且在收缩率与复水率上有一定优势。结论: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快速调节干燥箱温度,且控制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低温热泵 模糊控制 PLC 人机界面 南美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伟 李秀辰 +3 位作者 母刚 张国琛 白永安 张寒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0-328,共9页
为解决滩涂贝类无专用机械化播苗装备,以及人工播苗效率低和均匀性差等问题,根据贝苗特性及播苗作业规范,以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苗为研究对象,设计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通过对播苗装置及其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离心叶... 为解决滩涂贝类无专用机械化播苗装备,以及人工播苗效率低和均匀性差等问题,根据贝苗特性及播苗作业规范,以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苗为研究对象,设计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通过对播苗装置及其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离心叶轮盘上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离散元颗粒仿真软件(EDEM)进行播苗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基于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播苗装置行进速度、叶轮盘叶片个数和叶轮盘转速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响应曲面分析,优化播苗参数,并进行滩涂贝类播苗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片个数>叶轮转速>行进速度;叶片个数与叶轮转速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贝苗分布变异系数(P<0.01),叶轮转速与行进速度的交互作用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次之(P<0.05);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优组合参数为叶片个数4、叶轮转速500 r/min、行进速度0.77 m/s,在此条件下,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离散元仿真值为8.53%,滩涂播苗装置的实测值为9.33%,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8.46%,破碎率为2.17%。研究表明,基于离散元的仿真分析方法可用于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参数优化,所设计的离心式播苗装置可为滩涂贝类机械化播苗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蛤蜊 滩涂养殖 贝类播苗装置 叶轮盘 离散元仿真 分布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清洗分级整机设计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澜澜 黄炜雯 +3 位作者 王泳杰 母刚 李秀辰 张国琛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针对捕捞后菲律宾蛤仔清洗不彻底、分级精度低、破损率高、效率缓慢等难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菲律宾蛤仔清洗分级一体机以实现菲律宾蛤仔清洗与分级作业。确定了毛刷辊配合高压喷淋的清洗方法、滚筒式筛分的分级方式,完成了滚筒筛筛分机... 针对捕捞后菲律宾蛤仔清洗不彻底、分级精度低、破损率高、效率缓慢等难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菲律宾蛤仔清洗分级一体机以实现菲律宾蛤仔清洗与分级作业。确定了毛刷辊配合高压喷淋的清洗方法、滚筒式筛分的分级方式,完成了滚筒筛筛分机构、高压水喷淋结构等关键部件设计、选型。开展了清洗分级一体机作业参数的EDEM离散元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当毛刷辊转速3 r/min、滚筒筛转速15 r/min、滚筒筛倾角3°时,分级精度为91%。经过样机作业测试,在此参数下分级精度达到91%,蛤仔破损率在1%~2%之间,其壳体附着泥沙冲洗干净。研究表明,该清洗分级一体机实现了对菲律宾蛤仔的高效率、高品质的清洗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清洗分级 滚筒筛 高压喷淋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扇贝幼体培育环境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16
作者 陈硕 钱宇星 +5 位作者 王欣毅 李阔 熊彧可 栾宇航 张国琛 张寒冰 《渔业现代化》 2025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为提高扇贝幼体培育成活率,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三层体系架构的扇贝幼体培育环境监测调控系统,由水质监测、视频监视、智能控制和远程服务中心组成,实现了对扇贝幼体培育环境的远程智能监控。该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中心... 为提高扇贝幼体培育成活率,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三层体系架构的扇贝幼体培育环境监测调控系统,由水质监测、视频监视、智能控制和远程服务中心组成,实现了对扇贝幼体培育环境的远程智能监控。该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中心,通过ModBus协议采集水质数据,实现了溶氧、水温和液位的实时监测;视频监视采用萤石云平台,实现了对培养锥水位和扇贝幼体培育状态的监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实现溶氧和水温的智能控制;应用层开发了Web和Android应用端。整个系统组网采用WiFi无线网络模块,接入阿里云平台,通过搭建的服务器管理程序,用户可以通过Web和Android应用端远程浏览培育环境数据。搭建试验系统,并对通讯稳定性、数据准确性、Web应用端分别进行测试,整个系统通讯成功率达到99%以上,溶氧平均相对测量误差为±0.074 mg/L,水温平均相对测量误差为±0.079℃。研究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循环水扇贝幼体培育的需求,为扇贝育苗产业提供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幼体培育 监控 溶氧 水温 液位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