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北部口虾蛄体长及体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徐海龙 张桂芬 +2 位作者 乔秀亭 孙明 刘海映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51-454,共4页
对大连近海渔获口虾蛄头胸甲长、体长、全长、体质量及关系进行了研究。头胸甲长1.29-3.51 cm,体长5.87-16.91 cm,体质量2.8-68.0 g,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年变化总体趋势均为先减小再增加。体质量—体长、体长—头胸甲长的关系分别为m=0... 对大连近海渔获口虾蛄头胸甲长、体长、全长、体质量及关系进行了研究。头胸甲长1.29-3.51 cm,体长5.87-16.91 cm,体质量2.8-68.0 g,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年变化总体趋势均为先减小再增加。体质量—体长、体长—头胸甲长的关系分别为m=0.0156L2b.9864和Lb=4.218Lc+1.0783。口虾蛄肥满度最小值出现在7月,雌性为1.38,雄性为1.40,肥满度性别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体质量 体长 肥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趋化因子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赫崇波 王强 +2 位作者 刘卫东 周遵春 徐晓虹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7-370,共4页
关键词 鱼类 趋化因子 先天免疫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斑点叉尾鮰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3
作者 葛陇利 赫崇波 +3 位作者 高祥刚 陈姝君 丛林林 曹洁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47-550,共4页
利用m tDNA控制区序列对1984、1997年引进的斑点叉尾鮰群体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PCR产物测序法,测定了40尾斑点叉尾鮰线粒体DNA的一段包括部分Cytb基因、tRNAThr、tRNAPro、D-loop控制区和部分tRNAThe长度为1256 bp的核苷酸序列,... 利用m tDNA控制区序列对1984、1997年引进的斑点叉尾鮰群体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PCR产物测序法,测定了40尾斑点叉尾鮰线粒体DNA的一段包括部分Cytb基因、tRNAThr、tRNAPro、D-loop控制区和部分tRNAThe长度为1256 bp的核苷酸序列,经过比对分析得到7个序列单元型。7个单元型中共有13个碱基转换位点,全部发生在控制区,其序列相似度平均为99.58%。群体总的序列单元型多态性比例为17.5%,其中1997年群体的单元型多态性比例为35%,是1984年群体单元型多态性比例(15.0%)的2倍多。初步表明1984年引进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线粒体DNA 单元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苏氨酸和脯氨酸及控制区部分序列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韩家波 赫崇波 +4 位作者 王效敏 王强 马志强 周遵春 王丕烈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78,共5页
通过PCR产物测序法,测定了46只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DNA的一段包括部分苏氨酸和脯氨酸tRNA基因及部分控制区的717 bp序列,得到17个序列单元型。与港海豹相比,所有辽东湾斑海豹17个单元型在控制区序列中都有2处缺失,是区分港海豹和斑海豹... 通过PCR产物测序法,测定了46只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DNA的一段包括部分苏氨酸和脯氨酸tRNA基因及部分控制区的717 bp序列,得到17个序列单元型。与港海豹相比,所有辽东湾斑海豹17个单元型在控制区序列中都有2处缺失,是区分港海豹和斑海豹的种间分子标记。与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m tDNA相同片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辽东湾斑海豹的线粒体控制区DNA的单元型比例相对较少,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辽东湾斑海豹m tDNA的16296位点即苏氨酸tRNA基因序列的最后一位有1个C碱基的插入,16607位点存在T/C转换,这两个变异位点是鉴别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及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的重要分子标记。初步表明,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斑海豹是属于不同的地理种群,或者辽东湾斑海豹同这两个海区斑海豹未发生基因交流或者雌性个体的相互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斑海豹 线粒体 种群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经济海胆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晓慧 黄佳琪 +1 位作者 周遵春 董颖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1-334,共4页
对光棘球海胆、中间球海胆、马粪海胆,海刺猬和紫海胆线粒体DNA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395 bp的可信片段。通过ClustalX 1.83和Mega 3.0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到118个碱基变异,其中简约信... 对光棘球海胆、中间球海胆、马粪海胆,海刺猬和紫海胆线粒体DNA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395 bp的可信片段。通过ClustalX 1.83和Mega 3.0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到118个碱基变异,其中简约信息位点为33个。应用Mega 3.0计算各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以糙海参为外类群,得到NJ系统树和MP系统树,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由“Bootstrap”1000次循环检验。结果表明,马粪海胆与光棘球海胆的亲缘关系较近,其次为中间球海胆,而紫海胆、海刺猬与这3种海胆的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棘球海胆 中间球海胆 海刺猬 马粪海胆 紫海胆 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F_1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董颖 周遵春 +1 位作者 宋伦 阎有利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通过4对引物组合对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俄罗斯的日本绒螯蟹群体及其杂交F1代(辽河蟹♀×俄罗斯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4对引物共扩增出233条带(100bp^1000 bp),其中辽河群体多态条带184条,多态位点比例78.9... 通过4对引物组合对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俄罗斯的日本绒螯蟹群体及其杂交F1代(辽河蟹♀×俄罗斯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4对引物共扩增出233条带(100bp^1000 bp),其中辽河群体多态条带184条,多态位点比例78.97%;俄罗斯群体177条多态带,多态位点比例75.97%;杂交群体182条多态带,多态位点比例78.11%。3个群体的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7074±0.0469,0.7171±0.0475,0.7406±0.0449,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5±0.128,0.194±0.119,0.176±0.138。变异来源有79.13%来自群体内,20.87%来自群体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日本绒螯蟹 遗传多样性 AFL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斑星鲽mtDNA控制区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洁 刘卫东 +3 位作者 葛陇利 高祥刚 鲍相渤 赫崇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78-681,共4页
对圆斑星鲽m tDNA控制区序列及鲽形目鱼类鲽科的条斑星鲽、大西洋黄盖鲽、马舌鲽,美洲拟庸鲽和鲆科的牙鲆以及鳎科的欧洲鳎、塞内加尔鳎、沙鳎控制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的控制区序列可分为扩展终止相关序列区(ETAS)、中... 对圆斑星鲽m tDNA控制区序列及鲽形目鱼类鲽科的条斑星鲽、大西洋黄盖鲽、马舌鲽,美洲拟庸鲽和鲆科的牙鲆以及鳎科的欧洲鳎、塞内加尔鳎、沙鳎控制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的控制区序列可分为扩展终止相关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SB-A、B、C、D、E、F)、保守序列区(CSB1、CSB2、CSB3)和串联重复序列区(Tandem repeat region)。通过与其他脊椎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发现鲽形目的鲆、鲽类和鳎类与两栖纲的无尾类在CSB-3之后存在相似的串联重复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鲽形目 线粒体控制区 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