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城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宝顺 王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372-372,377,共2页
阐述了海城市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基本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今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发展思路与保障措施,以为推动海城市农业科技推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现状 发展思路 保障措施 辽宁海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2
作者 周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317-317,319,共2页
从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增长方式、农业服务体系、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阐述了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以期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发展 产业结构 现状 辽宁海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海城市坝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3
作者 周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317-317,319,共2页
分析了海城市坝外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避洪农业的必要性,并提出新一轮避洪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坝外农业 避洪 建议 辽宁海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城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宝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90-90,93,共2页
介绍了海城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大垄双行或2比空种植、缩距密植、药剂灭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在海城地区获得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海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海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和今后设想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大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49-50,共2页
近年来,海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有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95... 近年来,海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有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95亿元,同比增长18%;地区财政收入84.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20%;固定资产投资46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34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15%。我市目前拥有合作社500余家,基本覆盖了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海城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专业合作社 地区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城地区水稻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宝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7-57,63,共2页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秧、整地插秧、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海城地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辽宁海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高油大豆品种辽豆15号栽培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彬彬 徐应建 《农技服务》 2009年第3期37-37,共1页
对高油大豆品种辽豆15号进行不同播期试验,并对其出苗期、出苗率、苗情、结荚部位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海城地区辽豆15号在5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该时期播种其综合性状好,产量高。
关键词 高油大豆 辽豆15号 播种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田间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宝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61-61,63,共2页
进行不同栽种方式对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双株种植玉米,垄距宽,通风见光性好,未发现感病玉米植株,空秆、折断、倒伏现象少,产量可达12 656.84 kg/hm2。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生长状况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菜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汤颖 《农家科技》 2011年第A4期25-25,共1页
近几年,由于市场上菜豆价格持续稳高,广大菜农对菜豆生产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菜豆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本文对于日光温室冬春菜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此使更多人了解日光温室。
关键词 菜豆 日光温室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秧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赵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53-54,共2页
研究插秧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插秧对水稻根系伤害重,插深一致,插后返青慢,但是可以保证一定的苗数;人工插秧植伤小,插后易缓苗,但是插秧时难以保证插深、密度;钵育苗可以增加单株生长空间,插后无植伤,提高带蘖率及促进... 研究插秧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插秧对水稻根系伤害重,插深一致,插后返青慢,但是可以保证一定的苗数;人工插秧植伤小,插后易缓苗,但是插秧时难以保证插深、密度;钵育苗可以增加单株生长空间,插后无植伤,提高带蘖率及促进秧苗分蘖早生快发,钵育摆栽是目前最有效的增产增收栽培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秧方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