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英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 P=0.1382<0.05)。观察组术后黏膜充血水肿评分为(1.4±0.4)分、鼻腔清洁度评分为(3.1±0.4)分、鼻部黏膜增生评分为(1.6±0.6)分、总分为(6.1±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1.1)、(5.2±1.2)、(2.9±0.2)、(11.3±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742、11.7394、13.5344、15.2023,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 P=0.1382<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可以有效减轻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提高鼻腔清洁度,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术
鼻腔冲洗液
鼻窦炎鼻息肉
临床效果
症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10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5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慢性鼻窦炎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症...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10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5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慢性鼻窦炎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症状严重评分以及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峰值。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严重评分为(8.99±3.01)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22±3.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14, P=0.000<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34.21±11.09)d短于参照组的(62.04±17.21)d,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次数(0.67±0.58)次少于参照组的(1.22±0.87)次,术后疼痛度VAS评分峰值(2.49±1.11)分低于参照组的(4.13±1.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998、3.867、6.038, P=0.000、0.000、0.000<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能够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病症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黏膜恢复时间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治疗后感染率和复发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同时间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治疗前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20.45±3.25)分,低于对照组的(56.75±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评分为(21.92±2.73)分,低于对照组的(52.69±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染发生率为2%(1/50),低于对照组的1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0(0/50),低于对照组的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 P<0.05)。结论对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予以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早期电子线放疗
耳廓
瘢痕疙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英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穿刺组和激素组,每组49例。穿刺组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激素组患者行单纯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
目的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穿刺组和激素组,每组49例。穿刺组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激素组患者行单纯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6、0.1249, P=0.9004、0.9009>0.05);治疗后,穿刺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均优于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139、3.9642, P=0.0000、0.0001<0.05)。穿刺组住院时间为(6.15±0.79)d,短于激素组的(8.43±1.5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739, P=0.0000<0.05)。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激素组的83.67%(4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 P<0.05)。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低于激素组的20.41%(1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7, 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不仅能促进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水平的恢复,还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治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推广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英冰
机构
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93-94,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 P=0.1382<0.05)。观察组术后黏膜充血水肿评分为(1.4±0.4)分、鼻腔清洁度评分为(3.1±0.4)分、鼻部黏膜增生评分为(1.6±0.6)分、总分为(6.1±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1.1)、(5.2±1.2)、(2.9±0.2)、(11.3±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742、11.7394、13.5344、15.2023,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 P=0.1382<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可以有效减轻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提高鼻腔清洁度,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术
鼻腔冲洗液
鼻窦炎鼻息肉
临床效果
症状
并发症
分类号
R765.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蕊
机构
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89-91,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10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5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慢性鼻窦炎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症状严重评分以及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峰值。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严重评分为(8.99±3.01)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22±3.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14, P=0.000<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34.21±11.09)d短于参照组的(62.04±17.21)d,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次数(0.67±0.58)次少于参照组的(1.22±0.87)次,术后疼痛度VAS评分峰值(2.49±1.11)分低于参照组的(4.13±1.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998、3.867、6.038, P=0.000、0.000、0.000<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能够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病症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黏膜恢复时间
效果
分类号
R765.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蕊
机构
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91-9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治疗后感染率和复发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同时间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治疗前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20.45±3.25)分,低于对照组的(56.75±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评分为(21.92±2.73)分,低于对照组的(52.69±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染发生率为2%(1/50),低于对照组的1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0(0/50),低于对照组的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 P<0.05)。结论对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予以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关键词
手术切除
早期电子线放疗
耳廓
瘢痕疙瘩
分类号
R764.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英冰
机构
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85-87,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穿刺组和激素组,每组49例。穿刺组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激素组患者行单纯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6、0.1249, P=0.9004、0.9009>0.05);治疗后,穿刺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均优于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139、3.9642, P=0.0000、0.0001<0.05)。穿刺组住院时间为(6.15±0.79)d,短于激素组的(8.43±1.5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739, P=0.0000<0.05)。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激素组的83.67%(4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 P<0.05)。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低于激素组的20.41%(1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7, 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不仅能促进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水平的恢复,还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治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推广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术
治疗效果
分类号
R764.92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研究
刘英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徐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探讨
徐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刘英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