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昱旻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5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在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的疗效。方法 12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在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的疗效。方法 12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46/62),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61/62),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可以一定程度控制病情,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方案在临床指标与临床症状改善上对患者效果更为突出,适合投入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硝普钠 多巴胺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国产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隋喜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治的218例UAP患者住院期间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患者平均住院(12.12±1.55)d。监测并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治的218例UAP患者住院期间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患者平均住院(12.12±1.55)d。监测并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期间肝功能、心肌酶学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LDL-C由(3.35±0.84)mmol/L下降至出院时的(2.30±1.99)mmol/L,在随访2个月时进一步下降至(1.49±0.78)m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DL-C由(1.38±0.49)mmol/L下降到(1.19±0.30)mmol/L,至随访2个月时升至(1.67±1.78)mmol/L。出院时ALT>120U/L有22例(10.09%),AST>120U/L有12例(5.50%)。178例患者返院随访复查。随访2个月无ALT>120U/L的患者。出院时无CK>10ULN的患者,CK>3~10ULN有10例(4.58%),随访1、2个月均无CK>3ULN的患者。结论:UAP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降血脂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郝秀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为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77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治疗,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分析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为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77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总控制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替吉奥单药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依从性也高,有效提高对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病情的完全控制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乳腺癌 晚期 疗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春玲 赵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产科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进行剖宫产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围产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产科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进行剖宫产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围产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焦虑评分以及产妇的产后出血、尿潴留以及切口感染等病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40.9±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1例、尿潴留4例以及切口感染1例,不良发生率为6.0%,对照组产后出血5例、尿潴留14例、切口感染3例,不良发生率为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结合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同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产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个性化护理 焦虑评分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昱旻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3期111-112,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为(217.63±59.48)次,对照组为(381.62±64.38)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当采用胺碘酮,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盐酸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家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累及气管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种类等,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表现。结果 180例... 目的研究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累及气管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种类等,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表现。结果 180例患者中27例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20~40岁患者、单一用药患者、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患者、累及消化系统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患者占比较高。结论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联合用药、给药方式、用药种类等方案,并在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下进行用药,才能有效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结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血栓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结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血栓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结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结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血栓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结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改善患者脑组织等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结合奥扎格雷治疗后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其预后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降低了其重症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栓 参芎葡萄糖 奥扎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艳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8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方法 46例疑似CIN的患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观察评价其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诊断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经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方法 46例疑似CIN的患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观察评价其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诊断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经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 CINⅠ确诊3例,误诊3例;CINⅡ确诊8例,误诊1例, CINⅢ确诊17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60.87%(28/46),敏感度为55.88%(19/34),特异度为75.00%(9/12)。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CIN仍存在一定漏诊、误诊情况,影响宫颈组织活检诊断准确性与多因素有关,在检查期间应重视此类影响因子,最大限度地确保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针及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及时 王宇彤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髓内针和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髓内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观察对比髓内针和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髓内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跖屈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使用髓内针和钢板内固定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髓内针的治疗方式却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中使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髓内针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TCT阴道镜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艳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究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镜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 802例疑似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TCT阴道镜、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和准确性。结果宫颈活组织... 目的探究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镜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 802例疑似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TCT阴道镜、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和准确性。结果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共计确诊宫颈癌11例,而TCT检测发现8例宫颈癌,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为72.73%(8/11)。结论应用TCT阴道镜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价值显著,可对患者疾病做出分型,为临床准确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液基薄层细胞学 阴道镜 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6期35-36,共2页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50例肺癌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传统组和胸腔镜组,各25例。传统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组行微创胸腔镜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50例肺癌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传统组和胸腔镜组,各25例。传统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组行微创胸腔镜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6%低于传统组的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胸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0~Ⅰ级20例、Ⅱ~Ⅲ级5例;传统组0~Ⅰ级9例、Ⅱ~Ⅲ级16例,胸腔镜组0~Ⅰ级疼痛发生情况明显多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4,P<0.05)。结论微创胸腔镜术治疗肺癌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程度轻,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胸腔镜术 传统开胸术 肺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英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 P=0.1382<0.05)。观察组术后黏膜充血水肿评分为(1.4±0.4)分、鼻腔清洁度评分为(3.1±0.4)分、鼻部黏膜增生评分为(1.6±0.6)分、总分为(6.1±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1.1)、(5.2±1.2)、(2.9±0.2)、(11.3±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742、11.7394、13.5344、15.2023,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 P=0.1382<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术后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可以有效减轻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提高鼻腔清洁度,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术 鼻腔冲洗液 鼻窦炎鼻息肉 临床效果 症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眼科局麻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岩松 黄海燕 于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139-140,共2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辅助局部麻醉(局麻)下眼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E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 D组手术时间、芬太尼...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辅助局部麻醉(局麻)下眼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E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 D组手术时间、芬太尼用量、T4时手术野评分(SSFQ)及改良警觉镇静评分(ODD/S)均明显低于E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96%明显高于E组76%(P<0.05),而两组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眼科局部麻醉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术野良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无呼吸抑制,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局部麻醉 眼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丽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参考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参考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再通率为93.3%(28/30),高于参考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参考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 P<0.05)。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CRP)为(15.01±3.47)mg/L、白细胞介素-6(IL-6)为(10.01±2.84)ng/L低于参考组的(20.67±4.31)mg/L、(16.18±3.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性因子含量,有助于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钾致酷似Niagara瀑布样T波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振伟 潘子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7期542-542,共1页
关键词 低血钾 心电图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10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5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慢性鼻窦炎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症...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10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5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慢性鼻窦炎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症状严重评分以及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峰值。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严重评分为(8.99±3.01)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22±3.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14, P=0.000<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34.21±11.09)d短于参照组的(62.04±17.21)d,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次数(0.67±0.58)次少于参照组的(1.22±0.87)次,术后疼痛度VAS评分峰值(2.49±1.11)分低于参照组的(4.13±1.6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998、3.867、6.038, P=0.000、0.000、0.000<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能够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病症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黏膜恢复时间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治疗后感染率和复发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同时间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治疗前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20.45±3.25)分,低于对照组的(56.75±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评分为(21.92±2.73)分,低于对照组的(52.69±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染发生率为2%(1/50),低于对照组的1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0(0/50),低于对照组的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 P<0.05)。结论对耳廓瘢痕疙瘩患者予以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早期电子线放疗 耳廓 瘢痕疙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秀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厄洛替尼片(特罗凯)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厄洛替尼片(特罗凯)进行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临床疗获益率分别为69.23%、92.31%,均高于对照组的23.08%、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研究组生存患者12例,生存率为92.31%;对照组生存患者7例,生存率为53.8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2/13)低于对照组的53.85%(7/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相比常规特罗凯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单药治疗 老年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岩松 禹学武 李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5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各30例,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各30例,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患者均设置相同镇痛泵参数,监测并记录3、6、12、24、48 h VAB评分、48 h内按压镇痛泵次数、Ram B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术后VAB评分及48 h内按压镇痛泵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Ram B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较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PCIA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乳腺癌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双腔Y形套管持续低温冲洗引流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青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1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在治疗脑出血时应用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的价值。方法 6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各30例。对比组给予单腔管引流,分析组给予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1分析组在治疗前... 目的研究在治疗脑出血时应用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的价值。方法 6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各30例。对比组给予单腔管引流,分析组给予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1分析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0±0.7)℃,治疗2 d后为(33.0±0.5)℃;对比组在治疗前的鼓膜温度为(38.8±1.0)℃,治疗2 d后为(39.0±0.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组在治疗前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为(28.2±7.0)g/L,治疗7 d后为(22.0±5.5)g/L;对比组治疗前的NSE浓度为(28.3±6.0)g/L,治疗7 d后为(30.0±6.2)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析组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8.0±5.0)分,治疗7 d后为(13.9±4.0)分;对比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为(16.9±5.2)分,治疗7 d后为(15.8±5.1)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双腔Y形套管进行低温冲洗引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Y形套管 低温冲洗引流 脑出血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