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水减压病致死法医学鉴定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承谕 宋银垠 +3 位作者 朱宝利 张淼 李如波 曹志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55-557,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6月5日,田某(男,57岁)潜入水下捕捞蛏子,09:00许,其上船后自述“压得挺重”(指水底作业时间过长),并出现意识障碍、胸闷、呼吸困难、腹痛、昏迷等症状,经心肺复苏后状况有所好转,被送往某医院。入院后体温36.5℃,脉...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6月5日,田某(男,57岁)潜入水下捕捞蛏子,09:00许,其上船后自述“压得挺重”(指水底作业时间过长),并出现意识障碍、胸闷、呼吸困难、腹痛、昏迷等症状,经心肺复苏后状况有所好转,被送往某医院。入院后体温36.5℃,脉搏9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20.4/13.1 kPa(153/98 mmHg),血氧饱和度90%;意识模糊、呻吟,周身皮肤黏膜发绀,可见大理石样花斑。入院诊断为潜水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救治2~3 h后,因该医院无法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潜水减压病 气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应用前景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楠 路陆 +4 位作者 黄琰潼 岑昌谦 苏枫元 施翌 曹志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58-262,共5页
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外泌体介导以实现细胞间通讯的mi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近年来,外泌体miRNA的多重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成为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由心血管疾病导... 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外泌体介导以实现细胞间通讯的mi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近年来,外泌体miRNA的多重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成为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脏性猝死是法医学鉴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血管疾病 外泌体 微小RNA 心脏性猝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沙芬滥用致中毒死亡2例
3
作者 张淼 孔康懿 +5 位作者 袁慧雅 李如波 曹志鹏 于浩 何柏林 吴旭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王某,女,20岁,某年4月8日被他人发现死于室内沙发上。经调查,王某曾多次在酒吧等娱乐场所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4月7日在案发现场又服用过2次。此外,王某曾不定期服用奥氮平片。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中毒 右美沙芬 药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FAM110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小雯 杨巍 郝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3-687,共5页
目的 基于多数据库探讨FAM110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网站对FAM110A mRNA表达进行泛癌分析。采用Oncomine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对FAM110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GEPIA分析FAM110A表达水... 目的 基于多数据库探讨FAM110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网站对FAM110A mRNA表达进行泛癌分析。采用Oncomine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对FAM110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GEPIA分析FAM110A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基于HPA数据库探讨FAM110A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定位。采用cBioportal和STRING数据库分析互作蛋白构建共表达分子调控网络。采用DAVID网站对FAM110A的共表达分子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KEGG)富集分析。结果 在乳腺癌中FAM110A的表达显著上升(P <0.05),且与临床分期相关(F=2.84,P <0.05)。FAM110A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P <0.05)。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FAM110A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DNA转录调控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等通路。结论 FAM110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FAM110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分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FAM110A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响 田国锋 +1 位作者 肖宛儒 郝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1-1576,共6页
胰腺癌是生存率最低和预后最差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并在应用一线化疗药物吉西他滨(GEM)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进一步降低治疗效果。近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铁依赖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其... 胰腺癌是生存率最低和预后最差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并在应用一线化疗药物吉西他滨(GEM)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进一步降低治疗效果。近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铁依赖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其调控机制也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中。有实验研究表明诱导胰腺癌细胞铁死亡可有效降低其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本文综述了铁死亡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铁死亡与胰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胰腺癌 吉西他滨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参与慢性乙醇暴露诱导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季琪琪 张怀翰 +2 位作者 于浩 张国华 王晓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自噬、迁移、侵袭等多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大量饮酒最终可引发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造成患者神经精神损害。...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自噬、迁移、侵袭等多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大量饮酒最终可引发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造成患者神经精神损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也参与了慢性乙醇暴露诱导神经毒性的过程。本文综述了miRNA参与慢性乙醇暴露诱导神经毒性的机制,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乙醇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后溶血及超滤处理对肌酐检测结果的影响
7
作者 贾宇晴 王天琦 +2 位作者 赵锐 朱宝利 曹志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目的 探讨死后溶血对肌酐检测的干扰以及超滤处理是否可降低其干扰。方法收集33例未溶血左心全血样本,人工制备H1~H4 4个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梯度的溶血样本。对每例溶血样本进行超滤处理,检测未溶血血清(基线血清)、溶血样本及超滤液中的... 目的 探讨死后溶血对肌酐检测的干扰以及超滤处理是否可降低其干扰。方法收集33例未溶血左心全血样本,人工制备H1~H4 4个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梯度的溶血样本。对每例溶血样本进行超滤处理,检测未溶血血清(基线血清)、溶血样本及超滤液中的肌酐浓度,分析超滤前后与基线肌酐浓度间的偏倚(B)、Pearson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结果随着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的增高,H1~H4组溶血样本的偏倚逐渐增大[|B|为2.41 (0.82,8.25)~51.31 (41.79,188.25)],最高为589.06%,肌酐浓度与基线肌酐浓度间无相关性(P=0.472 7,r=0.129 5)。溶血样本经超滤处理后,超滤液中的肌酐浓度所受干扰降低[|B|为5.32(2.26,9.22)~21.74(20.06,25.58)],最高为32.14%,且与基线肌酐浓度间呈正相关(P<0.05,r=0.918 2)。H3和H4组溶血样本中出现7例假阳性样本、1例假阴性样本;超滤液中无假阳性样本,出现1例假阴性样本。ROC分析结果显示溶血样本缺乏诊断价值(P=0.1175)。结论死后溶血严重干扰血液样本的肌酐检测结果,经超滤处理可以降低溶血对死后肌酐检测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超滤 溶血 肌酐 死后生物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体液代谢物的水中大鼠淹没时间推断
8
作者 张富源 王林林 +8 位作者 张淼 董雯雯 张忠铎 李新杰 马星宇 杜书奎 袁浩淼 官大威 赵锐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采用LC-MS/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数据分析,检测水中大鼠尸体死后早期玻璃体液中代谢谱变化及差异,探讨其用于早期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submersioninterval,PMSI)和死亡原因推断的可行性。方法于自然湖水中造模,将100只SD大鼠随机... 目的采用LC-MS/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数据分析,检测水中大鼠尸体死后早期玻璃体液中代谢谱变化及差异,探讨其用于早期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submersioninterval,PMSI)和死亡原因推断的可行性。方法于自然湖水中造模,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溺死组(50只)和死后[二氧化碳(CO_(2))窒息]即刻入水组(50只),分别于死后0、6、12、18及24 h从每组中取10只大鼠提取玻璃体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其中8只构建训练集模型、2只作为测试集样本。通过PCA及PLS多元统计分析探索训练集样本中不同PMSI及死因间的代谢谱差异,进而应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算法筛选生物标志物并以此构建模型。结果PCA及PLS分析可观察到玻璃体液代谢谱变化具有时间规律性,但不同死因间未发现明显差异。应用RF算法最终筛选到13种时间相关性较好的小分子生物标志物,基于该指标集构建了简化PMSI推断模型,测试数据表明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847h。结论水中大鼠尸体玻璃体液中筛选出的13种代谢标志物与早期死后淹没时间具有良好的时间相关性,应用RF构建的简化PMSI推断模型可用于PMSI的推断。此外,玻璃体液代谢物不能用于早期水中尸体的死因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代谢组学 死后淹没时间 玻璃体液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