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次秸秆焚烧导致辽宁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田莉
李得勤
王扬锋
段云霞
刘硕
-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辽宁省气象台
辽宁省沈阳市气象台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7-849,共13页
-
基金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项目(2016SYIAEZD3)
辽宁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201805)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5094)
辽宁省重点研发指导计划(2019JH8/10200022)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环境监测站大气污染物数据、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L波段加密探空资料和0.125°×0.125°的EC再分析资料,结合MODIS遥感火点监测和HYSPLIT4后向轨迹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2015年11月8日和2016年11月5日的两次由于东北地区秸秆焚烧导致辽宁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气象扩散条件和大气污染物输送来源等。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地面PM2.5浓度均出现快速上升和下降,其中2015年11月8日重污染过程的污染强度较2016年11月5日强,且持续时间更长。2015年11月8日重污染过程的混合层高度较低,其上层的中性层结转变为逆温层结,抑制混合层高度的发展。同时低层冷平流不断侵入到暖平流下方,使得大气层结稳定性增强,维持时间较2016年11月5日重污染过程更长,低层下沉运动和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增强使得辽宁地面污染物浓度快速累积。而2016年11月5日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受深厚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西部污染物的区域输送和地面风场辐合是地面污染物浓度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重污染
混合层高度
大气层结
区域输送
-
Keywords
serious pollution event
mixing layer height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辽宁渍涝灾害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报方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艳秋
陆忠艳
袁子鹏
张宁娜
-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中心气象台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7-6468,6497,共3页
-
文摘
辽宁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条件,成为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由暴雨引发的渍涝灾害是最主要的灾害,它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气候变暖导致了降水格局的变化,也使渍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从分析诱发渍涝灾害发生因子入手,以气象条件为基础,分析了渍涝灾害发展趋势,并建立了渍涝等级预报指标,对气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气象更好地服务农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渍涝预报
渍涝灾害
发展趋势
辽宁
-
Keywords
Waterlogging forecasting
Waterlogging disaster
Development trend
Liaoning
-
分类号
S4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2013年8月16日暴雨预报技术总结
- 3
-
-
作者
孟鹏
廖国进
夏传栋
安昕
王丽莉
李崇
-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气象台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465-11466,共2页
-
文摘
运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3年8月16日沈阳地区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大,城区出现20年一遇强降水;此次暴雨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冷涡、低空切变、充足水汽、地面倒槽,高低空和地面的系统配合为沈阳地区的暴雨天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次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产生。
-
关键词
冷涡
低空急流
数值预报
技术总结
暴雨
-
分类号
S16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