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城区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和生长发育指标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孟陶 曹润华 +2 位作者 孟素芹 马文敏 李晓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99-400,共2页
本文调查沈阳市城区九所医院出生活婴中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率,测量本院出生的SGA五项发育指标,并与适于胎龄儿(AGA)进行比较分析,讨论SGA胎儿期生长迟缓的发生规律。
关键词 沈阳 早产儿 发生率 生长发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43133例孕妇常见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萌 赵艳辉 +3 位作者 赵肖月 赵妍 史楠楠 庞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3-908,共6页
目的通过对辽宁地区43133例孕妇耳聋基因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在孕早期孕妇中的携带率及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门诊,听力正常的43133例孕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经遗传... 目的通过对辽宁地区43133例孕妇耳聋基因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在孕早期孕妇中的携带率及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门诊,听力正常的43133例孕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经遗传咨询并知情同意下,采集孕妇外周血2-3ml,利用微阵列芯片技术进行中国人常见耳聋基因GJB2、SLC26A4、mt12SrRNA及GJB3的9个常见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对GJB2及SLC26A4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的配偶行相应基因测序;对mt12SrRNA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进行遗传咨询及家系指导;夫妇双方若为同一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时,遗传咨询并建议孕妇进行羊水穿刺,对胎儿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并进行后期随访。结果 43133例受检者中检出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2193例,突变携带率为5.08%(2193/43133),包括GJB2基因1223例(2.84%,1223/43133)、SLC26A4基因734例(1.70%,734/43133)、mt12SrRNA基因92例(0.21%,92/43133)、GJB3基因144例(0.33%,144/43133);其中22例为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双杂合携带者;其中1479例受检者配偶进行了相应基因测序,检出突变携带者115例,夫妇双方为同一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43例,知情选择进行产前诊断家庭19例,其中胎儿为100%耳聋风险者4例。结论统计显示,辽宁地区听力正常育龄期妇女遗传性耳聋常见基因致病突变携带率为5.08%(2193/43133),其中GJB2基因变异位点c.235delC和SLC26A4基因变异位点c.919-2A>G为前两位致聋变异,占携带者人群的67.03%(1470/2193)。在育龄夫妇中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并针对高风险夫妇进行专业遗传咨询及优生优育指导,适当的产前干预,是降低遗传性耳聋出生缺陷的重要途径。建立听力正常育龄人群的耳聋基因筛查流程,适当扩大致病基因及位点的筛查范围进而降低漏筛风险,对遗传性耳聋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产前诊断 基因检测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IVF/ICSI周期中作为黄体支持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迟洪滨 周灿权 +10 位作者 王树玉 杨冬梓 全松 龙晓林 朱依敏 曲文玉 钟影 刘嘉茵 杨菁 叶虹 乔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中国女性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作为黄体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在12家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共894例患者入组,自取... 目的: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中国女性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作为黄体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在12家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共894例患者入组,自取卵日开始使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为黄体支持,评价周期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生化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并对基线数据与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使用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共885例患者完成胚胎移植,其中857例患者完成研究,周期临床妊娠率44.0%(389/885),生化妊娠率为49.3%(436/885),持续妊娠率36.6%(324/885),早期流产率4.4%(17/389),异位妊娠率0.6%(5/885),着床率27.2%(536/1971)。妊娠结果与基线因素的分析,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年龄(30.9±3.7岁vs31.7±3.9岁)和取卵日孕酮水平(3.2±1.9nmol/Lvs4.5±8.3nmol/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而两组其他基线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5%,患者对药物使用方法的总体满意度89.7%。结论: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作为黄体支持具有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给药方式,患者更愿接受黄体酮凝胶阴道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 体外受精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黄体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78例育龄妇女常见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艳辉 张萌 +2 位作者 韩瑞 樊婷婷 庞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6-881,共6页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育龄期妇女进行中国人群常见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6月至沈阳市妇婴医院就诊的孕早期孕妇6278例(24-45岁),抽取静脉血2-3ml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群常见的4个耳...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育龄期妇女进行中国人群常见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6月至沈阳市妇婴医院就诊的孕早期孕妇6278例(24-45岁),抽取静脉血2-3ml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群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GJB2、GJB3、SLC26A4及线粒体12S rRNA基因9个位点进行筛查;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孕妇的配偶(23-47岁)进行相应基因测序检测;夫妻双方为同一等位基因突变携带者时,建议孕妇进行羊水穿刺行胎儿基因型分析。结果 6278例孕早期孕妇检出本人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294例,突变携带率4.68%,其中GJB2基因154例(2.46%,154/6278)、SLC26A4基因109例(1.75%,109/6278)、GJB3基因18例(0.29%,18/6278)和线粒体12S rRNA基因12例(0.18%,12/6278);其中2例患者为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双杂合突变携带者;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孕妇配偶中进行检测187例,检出突变携带者20例,夫妻双方基因型冲突家庭11个,知情选择后进行产前诊断者5个家庭,胎儿为100%耳聋风险者2个,携带1个基因突变者2例,未携带突变者1例。结论 GJB2的235delC和SLC26A4的c.919-2 A>G突变率位列本地区育龄期妇女非综合征耳聋基因突变的前两位,在育龄妇女中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并对基因突变携带者配偶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进而评估胎儿耳聋基因携带风险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诊断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多中心调查报告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惠金 魏克伦 +13 位作者 姚裕家 杨于嘉 周丛乐 范秀芳 高喜容 江莲 刘晓红 钱继红 王莉 吴本清 吴高强 张青梅 张小兰 周晓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86-993,共8页
目的作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预防药物,苯巴比妥一直以来颇存争议,褒贬参半,近年来已不再被推荐在早产儿中预防应用。为了客观评估苯巴比妥对早产儿IVH的预防效果,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的发起下,国内十余家大型医院于2005... 目的作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预防药物,苯巴比妥一直以来颇存争议,褒贬参半,近年来已不再被推荐在早产儿中预防应用。为了客观评估苯巴比妥对早产儿IVH的预防效果,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的发起下,国内十余家大型医院于2005年1月始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3家单位对所有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2家单位对所有胎龄<37周早产儿在生后6h内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24h后再予维持量5mg/(kg·d)共5d。对所有早产儿在生后7d内常规进行初次床边头颅B超检查,以后每隔3~7d复查一次,直至出院。结果5家单位接受苯巴比妥预防的早产儿共1574例作为预防组,5家单位中主要因疏忽而漏予苯巴比妥的早产儿以及另4家单位未接受苯巴比妥预防的所有早产儿共1433例为对照组。两组在胎龄、出生体重、性别、Apgar评分以及分娩方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IVH和重度IVH发生率分别为9.8%(154/1574例)和2.0%(32/1574例);对照组IVH和重度IVH发生率分别为14.1%(202/1433例)和3.6%(52/1433例)。两组在IVH和重度IVH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4,P=0.000;χ2=7.034,P=0.008)。预防组由重度IVH向轻度IVH的转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vs1.9%,连续性校正χ2=21.201,P=0.000)。对两组高危因素分析显示,应用苯巴比妥可明显改善因机械呼吸而容易导致的IVH加重现象。结论调查数据基本可反映我国主要大城市中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IVH的实际疗效。结果显示,苯巴比妥对早产儿IVH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尤其可以肯定其在稳定病情、减轻IVH严重程度的效果,可为新生儿学组制定我国相应的早产儿脑损伤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根据这项多中心调查结果,可以推荐对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常规应用苯巴比妥预防I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苯巴比妥 多中心研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牛菊敏 史玉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2期1850-1852,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期缺氧缺血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病和预后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孟陶 安晶慧 +2 位作者 李彤 李学书 王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3-556,共4页
为观察早产儿胎儿期缺氧和失血对肺透明膜病 (HMD)发病和预后的影响 ,将155例早产儿 (胎龄≤34周123例 ,~37周32例)依据围产资料分为胎儿缺氧缺血组109例 ,出生后缺氧组46例。HMD诊断依据胃液泡沫试验、胸部X线片和临床特征 ,死亡病例... 为观察早产儿胎儿期缺氧和失血对肺透明膜病 (HMD)发病和预后的影响 ,将155例早产儿 (胎龄≤34周123例 ,~37周32例)依据围产资料分为胎儿缺氧缺血组109例 ,出生后缺氧组46例。HMD诊断依据胃液泡沫试验、胸部X线片和临床特征 ,死亡病例在24h内进行尸体解剖。对照组为同期出生、围产资料完整的住院非HMD早产儿162例。结果表明 ,HMD组胎儿期缺氧缺血显著高于非HMD组 (P<0.001) ;胎龄≤34周组HMD胎儿期缺氧缺血明显高于胎龄~37周组 (P<0.05) ;胎儿缺氧缺血组HMD发生休克、多器官损害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出生后缺氧组 (P<0.001、0.01、0.001)。肺外病理资料显示 ,存在心肌损害、缺氧性颅内出血、肾上腺损害和多器官组织微血栓栓塞。提示胎儿在缺氧缺血状态下结束胎儿循环 ,肺泡Ⅱ型细胞合成的少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活性遭到破坏 ,可能是胎龄≤34周早产儿HMD发生率高的主要病理因素。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并发DIC ,致使多器官功能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期 缺氧 缺血 早产儿 肺透明膜病 发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新生儿血糖代谢异常97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孟陶 李彤 王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对97例确诊为宫内感染新生儿 ,观察其血糖异常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其中TORCH感染IgM抗体阳性48例 ,细菌感染49例。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81例。观察对象在生后24小时和72小时各采血1次 (距哺乳时间4~6小时 ) ,... 对97例确诊为宫内感染新生儿 ,观察其血糖异常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其中TORCH感染IgM抗体阳性48例 ,细菌感染49例。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81例。观察对象在生后24小时和72小时各采血1次 (距哺乳时间4~6小时 ) ,感染组随着病情进展及时监测血糖及电解质 ,葡萄糖输注浓度为7.5 % ,补糖量为6~7.5mg/(kg·h)。结果 :①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率在不同成熟度感染儿的差异不明显 (χ2=1.79,P>0.05;χ2=0.53,P>0.05) ;但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8.85,P<0.01;χ2=11.71,P<0.01)。②重度感染组高血糖发生率和血糖升高值显著高于轻中度感染组 (χ2=29.43,P<0.01 ;t'=25.2,P<0.01) ;而低血糖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 ,但血糖降低值重度感染组显著低于轻中度组 ,差异明显 (χ2=0.02,P>0.05;t=6.75,P<0.001)。③重度感染组的死亡病例 ,血糖升高值显著高于存活病例 (t=17.6,P<0.001)。④低血糖病儿临床表现以呼吸、循环系统异常多见 ,高血糖病儿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提示胎儿宫内感染 ,出生后感染扩散 ,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 ,以致内分泌调节血糖功能发生紊乱 ;感染愈重机体内环境紊乱愈重 ,最终导致内分泌调节血糖功能处于衰竭状态。因而对感染的新生儿监测血糖对预防高渗血症引起的脑损伤和判断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新生儿 血糖代谢异常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TORCH先天性感染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孟陶 孟素芹 +2 位作者 赵敏丽 樊世荣 陶英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281例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SGA)与母配对,用ELISA法和IHA法分别检测CMV、RV、HSV-Ⅱ特异性IgM抗体和Tox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表明:TORCH先天性感染率早产儿组27.5%(39/142例),SGA组为20.1%(28/139例)。均明显高于对... 281例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SGA)与母配对,用ELISA法和IHA法分别检测CMV、RV、HSV-Ⅱ特异性IgM抗体和Tox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表明:TORCH先天性感染率早产儿组27.5%(39/142例),SGA组为20.1%(28/139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足月儿5.2%(5/96例)。对先天性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提示,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免疫系统发育愈不完善,先天性感染率愈高,低出生体重儿胎盘组织检查结果提示,胎盘慢性缺血缺氧既削弱屏障功能增高母婴传播率,又能削弱胎儿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妊高征是引起胎盘慢性缺血缺氧最常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感染 TORCH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缺氧对婴幼儿期智能发育影响及早期干预的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孟陶 孟素芹 李学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5-76,共2页
用DDST和Gesell发育诊断纵向监测70例不同程度缺氧的SGA3~24月龄智能发育。DDST结果:智能可疑和异常23例,窒息组16.7%(2/12例),宫内缺氧组54.8%(17/31例),胎儿慢性缺氧缺血占宫内缺氧41.9%(13/31例),非缺氧组占14.8%(4/27例)。Ges... 用DDST和Gesell发育诊断纵向监测70例不同程度缺氧的SGA3~24月龄智能发育。DDST结果:智能可疑和异常23例,窒息组16.7%(2/12例),宫内缺氧组54.8%(17/31例),胎儿慢性缺氧缺血占宫内缺氧41.9%(13/31例),非缺氧组占14.8%(4/27例)。Gescll发育诊断:动作能和应物能落后(<76~85)始于6月龄,言语能和应人能落后(〈76~85)分别始于12~18月龄。早期干预结果:12~24月龄恢复47.8%(11/23例)。本文提示胎儿慢性缺氧缺血是SGA智能迟缓的首要危险因素,应为围产期监护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缺氧 婴幼儿 智能发育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TORCH先天性感染与新生儿期病毒血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孟陶 孟素芹 +2 位作者 佘尉 赵敏丽 郑成慧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3-234,共2页
67例TORCH先天性感染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至日龄7天经临床监护,实验室检查心、肺、脑、肝、肾功能表明,发热、贫血分别伴脏器损害和/或实验室检查异常占68.6%(24/35例)和55.50%(15/27例),提示先天性感染处于病毒血症期。TORCH感染... 67例TORCH先天性感染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至日龄7天经临床监护,实验室检查心、肺、脑、肝、肾功能表明,发热、贫血分别伴脏器损害和/或实验室检查异常占68.6%(24/35例)和55.50%(15/27例),提示先天性感染处于病毒血症期。TORCH感染心、脑均受损害分别为10%~33.3%和5.5%~10%;CMV、RV、HSV-Ⅱ均可导致先心病(8.8%,5/57例);CMV对肝脏损害和HSV-Ⅱ对骨骼致畸分别为16.7%(4/24例和3/18例)。提示潜伏性病毒CMV、HSV-Ⅱ对未发育成熟胎儿的脏器损害广泛;胎儿感染后第二次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与胎儿儿免疫系的早晚,病原体致病性特点及对脏器的损害程度,孕母感染类型及特异性IgG抗体对胎儿的保护作用,胎儿免疫系统发育的完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TORCH 先天性感染 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新生儿休克的临床特点与抢救:附41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孟陶 陶英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2-184,共3页
本文报道41例日龄在4天以内的新生儿休克,其中早产儿21例,足月儿20例。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休克80例(73.2%)。失血性休克25例,心源性休克11例,感染性休克5例(4例宫内感染)。伴有MAS和ROS25例(61%),合并左心衰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各5例,并发... 本文报道41例日龄在4天以内的新生儿休克,其中早产儿21例,足月儿20例。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休克80例(73.2%)。失血性休克25例,心源性休克11例,感染性休克5例(4例宫内感染)。伴有MAS和ROS25例(61%),合并左心衰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各5例,并发MOF38例(92.7%)。扩容按15~20ml/kg,首批2:1等渗含钠液,第二批输血或血浆,第三批1/2~2/3张含钠液(在3~5小时内输完45~60ml/kg休克应当恢复)。作者认为在抢救全过程都要维护心肌收缩力和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各型休克的扩容保持适宜的前负荷以防肺水肿;要处理好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新生儿 临床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