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斗号全海深水下机器人体积弹性模量建模方法
1
作者 卜林海 唐元贵 郑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93,共7页
面向海斗号全海深水下机器人万米深潜对重力与浮力的匹配性需求,研究其跨越万米深度过程中因体积变化而引起其浮力变化的海洋环境因素影响机理,分析各海洋环境因素对海斗号重力与浮力匹配的影响;基于机理分析法,构建海斗号全海深水下机... 面向海斗号全海深水下机器人万米深潜对重力与浮力的匹配性需求,研究其跨越万米深度过程中因体积变化而引起其浮力变化的海洋环境因素影响机理,分析各海洋环境因素对海斗号重力与浮力匹配的影响;基于机理分析法,构建海斗号全海深水下机器人综合体积弹性模量数学模型,为面向不同深度的作业任务提供浮力配平依据,实现其对不同深度剖面的环境适应性;利用海斗号不同下潜深度的海上试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构建的海斗号全海深体积弹性模量模型的准确性,为全海深水下机器人深度剖面环境适应性实现方案提供了模型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海深水下机器人 机理分析法 体积弹性模量 深度剖面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海深自变形水下机器人高效运动实现机理研究
2
作者 翟亚东 唐元贵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与常规水下机器人不同,全海深水下机器人面临万米的垂直剖面水深,当前全海深水下机器人的潜浮过程占据了其入水后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全海深水下机器人运动效率不高。本文通过对潜浮运动模式及低阻构形方式的分析,结合变形—变结构水下机... 与常规水下机器人不同,全海深水下机器人面临万米的垂直剖面水深,当前全海深水下机器人的潜浮过程占据了其入水后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全海深水下机器人运动效率不高。本文通过对潜浮运动模式及低阻构形方式的分析,结合变形—变结构水下机器人的设计思想,构建了一种适应于水下水平面与垂直面的高效运动模式,提出一种面向全海深高效运动的自变形水下机器人的实现方法。在对自变形水下机器人潜浮阶段与海底直航阶段运动进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有效工作时间的运动效率评价方法。最后结合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阻力系数的辨识,对自变形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效率进行评估,验证了该自变形的构形方式相较于传统回转外形构形方式在面向全海深工作环境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海深 水下机器人 自变形 高效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发展及其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封锡盛 李一平 +1 位作者 徐会希 李智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46-2756,共11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深海资源调查、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研究与大洋矿产资源调查是同步发展的。本文简要介绍了30年来我国深海自主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深海资源调查、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研究与大洋矿产资源调查是同步发展的。本文简要介绍了30年来我国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以具有代表性的"潜龙"系列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发过程为例给出了面对的技术挑战,以及在大洋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部分成果。最后,对未来深海调查装备的发展提出了若干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自主水下机器人 矿产资源调查 多金属结核 热液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离散化超螺旋算法的水下机器人姿态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宁宁 唐元贵 姜志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3-89,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作业型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RV)的姿态控制问题。在ARV进行悬停作业时,机械臂运动对载体的耦合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将影响作业过程的载体姿态,导致机械臂作业精度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隐式离散化的超螺旋算法... 本文主要研究作业型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RV)的姿态控制问题。在ARV进行悬停作业时,机械臂运动对载体的耦合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将影响作业过程的载体姿态,导致机械臂作业精度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隐式离散化的超螺旋算法用于载体的姿态稳定控制。隐式离散化的引入有效抑制超螺旋算法离散化引发的抖振,对采样周期和过高的控制增益不敏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用于控制参数优化,排除了参数选择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确保了对比仿真实验的公平性。最后的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 超螺旋算法 隐式欧拉法 滑模控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域机器人水面起飞运动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霍雨佳 李一平 封锡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150,共12页
水空跨域机器人由水到空的跨域过程(水面起飞)由于受到近水面环境下螺旋桨动力衰减、机器人浮力变化和水面介质引起流体力变化的影响,对其水面运动控制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倾转螺旋桨推进的跨域机器人的水面起飞问题,提出了机器人近水面... 水空跨域机器人由水到空的跨域过程(水面起飞)由于受到近水面环境下螺旋桨动力衰减、机器人浮力变化和水面介质引起流体力变化的影响,对其水面运动控制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倾转螺旋桨推进的跨域机器人的水面起飞问题,提出了机器人近水面环境下的浮力估算模型,螺旋桨推力模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机器人水面起飞控制,在此基础上,为解决机器人螺旋桨在近水面动力衰减而影响水面起飞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跨域机器人分阶段水面起飞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阶段水面起飞的有效性,并在实际实验中证明了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的无螺旋桨衰减下直接水面起飞和有螺旋桨衰减下分步水面起飞的有效性,分别实现水面起飞至2 m,横滚角和俯仰角小于5°(无螺旋桨衰减)和横滚角小于5°、以65°俯仰角的水面起飞(螺旋桨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空跨域机器人 倾转四旋翼机器人 水空跨介质 深度强化学习 高斯过程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的倾转旋翼机器人模型辨识 被引量:1
6
作者 霍雨佳 李一平 封锡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3,共6页
针对一种新型倾转旋翼水空跨域机器人,采用一种非参数系统辨识算法,目的是在数据量较少情况下,实现对跨域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该算法基于多输出高斯过程,在无需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先验知识情况下,可通过采集试验数据,获得机器人的模型... 针对一种新型倾转旋翼水空跨域机器人,采用一种非参数系统辨识算法,目的是在数据量较少情况下,实现对跨域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该算法基于多输出高斯过程,在无需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先验知识情况下,可通过采集试验数据,获得机器人的模型。为降低高斯过程回归的计算复杂性,采用局部高斯过程回归,对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辨识。为验证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在空气中以倾转四旋翼模型为试验平台,利用遥控获取的机器人数据进行验证。在机器人相同控制输入量下,对比模型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证明该机器人动力学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部高斯过程回归的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器人 高斯过程 动力学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视觉SLAM分段式光束平差算法
7
作者 白云鹏 徐会希 吕凤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采用视觉SLAM系统可以实现近距离精确定位,但是面对水下大规模场景时,后端优化采用的光束平差算法(BA)存在内存不足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式BA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模式的分段方法...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采用视觉SLAM系统可以实现近距离精确定位,但是面对水下大规模场景时,后端优化采用的光束平差算法(BA)存在内存不足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式BA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模式的分段方法,根据相机的直行运动和转弯运动将轨迹分段后对每个子分段分别进行BA优化;然后各子分段采用动态调整优化权重的求解方法,根据不同子分段的运动模式动态调整优化参数;最后针对BA代价函数的求解,采用改进的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求解算法,将信赖域定义为可调参数,优化由雅克比矩阵非正定性引发的算法稳定性问题,提高运算效率。在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行时间较长、环境较恶劣的数据集序列上,本文算法相较于ORB-SLAM3算法有更好的精度,同时全局BA的效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视觉SLAM 后端优化 光束平差法 分段式BA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强化学习在AUV多任务快速自适应控制的应用
8
作者 徐春晖 杨士霖 +1 位作者 徐德胜 方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6,共8页
为解决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AUV跟踪控制器在面临新任务时需从零开始训练、训练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元强化学习的AUV多任务快速自适应控制算法——R-SAC(Reptile-Soft Actor Critic)算法。R-SAC算法将元学习与强化学习相... 为解决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AUV跟踪控制器在面临新任务时需从零开始训练、训练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元强化学习的AUV多任务快速自适应控制算法——R-SAC(Reptile-Soft Actor Critic)算法。R-SAC算法将元学习与强化学习相结合,结合水下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方程对跟踪任务进行建模,利用RSAC算法在训练阶段为AUV跟踪控制器获得一组最优初始值模型参数,使模型在面临不同的任务时,基于该组参数进行训练时能够快速收敛,实现快速自适应不同任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随机初始化强化学习控制器相比,收敛速度最低提高了1.6倍,跟踪误差保持在2.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元强化学习 最优初始值模型参数 快速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PO算法的AUV控制器设计
9
作者 徐德胜 徐春晖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0-359,共10页
[目的]为了提高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控制器对环境建模误差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引入上下文信息和课程学习训练机制的强化学习控制策略。[方法]首先,通过将交互历史数据作为策略网络输入的一部分,将上下文信息嵌入策略网络;其次,设计课程学... [目的]为了提高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控制器对环境建模误差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引入上下文信息和课程学习训练机制的强化学习控制策略。[方法]首先,通过将交互历史数据作为策略网络输入的一部分,将上下文信息嵌入策略网络;其次,设计课程学习训练机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干扰力度,避免因干扰过大导致的训练不稳定和早停现象。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定深控制实验,并在水池中使用实体AUV进一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将收敛速度提升25.00%,奖励稳态值提升10.81%,有效改进了训练过程。所提算法在仿真环境中可以实现无静差跟踪,在水池实验中,相比于域随机化算法和基线算法,其深度位置跟踪误差均值分别减小了45.81%和63.00%,标准差分别减小了36.17%和52.76%,有效提升了跟踪精度和稳定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AUV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控制器 强化学习 课程学习 上下文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大臂展机械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涛 张奇峰 +2 位作者 张运修 孙英哲 范云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2,共8页
面向水下环境大范围精细作业需求,对水下大臂展机械手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关节驱动力矩求解分析。首先,基于D-H理论对水下大臂展机械手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求解各连杆速度与加速度;然后,构建水下大臂展机械手的动力学模型,使用莫里... 面向水下环境大范围精细作业需求,对水下大臂展机械手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关节驱动力矩求解分析。首先,基于D-H理论对水下大臂展机械手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求解各连杆速度与加速度;然后,构建水下大臂展机械手的动力学模型,使用莫里森公式和D-H理论完善动力学模型中的水动力项,采用拉格朗日法求解整机的净浮力、惯性力、离心力、科氏力与末端负载力项,得出各关节所需驱动力矩和关节角、环境水流速度以及末端负载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针对具体作业场景,得出环境水流速度、目标负载转运下机械手各关节所需驱动力矩,为水下大臂展机械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械手 大臂展 水动力 动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直接法的水下视觉惯性里程计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洪全 徐会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69,共5页
为将视觉惯性里程计(VIO)有效地应用到水下场景中,提出一种适用于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执行近距离作业任务时的水下VIO。针对水下环境中缺乏角点以及存在大量重复特征的特点,该系统在视觉部分使用了基于直接法的数据关联方式,在特征点提... 为将视觉惯性里程计(VIO)有效地应用到水下场景中,提出一种适用于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执行近距离作业任务时的水下VIO。针对水下环境中缺乏角点以及存在大量重复特征的特点,该系统在视觉部分使用了基于直接法的数据关联方式,在特征点提取过程中将像素点的梯度模作为特征提取的标准;为保证提取出足够多且有效的特征点,采用动态调整特征点提取数量和提取阈值的方法。此外,通过最小化光度误差对视觉状态量进行估计。在AQUALOC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系统采用的直接法在比较恶劣的水下环境中获得了比ORBSLAM3更高的定位精度,并可构造出相对稠密的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 水下定位 视觉惯性里程计 单目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强化学习AUV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春晖 徐德胜 +1 位作者 周仕昊 杨士霖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为了提升基于强化学习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控制器在复杂海况中对环境干扰的鲁棒性,设计一种利用上下文信息进行环境感知的强化学习控制器。结合水下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方程对深度跟踪任务进行建模,... 为了提升基于强化学习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控制器在复杂海况中对环境干扰的鲁棒性,设计一种利用上下文信息进行环境感知的强化学习控制器。结合水下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方程对深度跟踪任务进行建模,构建了基于PPO-clip算法的深度控制器,并在算法中融入了上下文变量和域随机化方法。在仿真环境中分别进行海流干扰、暗涌干扰以及两者共同干扰环境的深度跟踪任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强化学习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在多种环境干扰下更精准地完成深度跟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深度控制 强化学习 上下文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V动态对接中相对位姿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本超 徐会希 +1 位作者 吕凤天 石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8-322,327,共6页
水下动态对接可帮助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实现与母艇之间的水下能源补充及数据交换,提高AUV作业能力,捕获式动态对接要求AUV具有准确估计与母艇间相对位姿的能力。针对导引灯中心提取误差导致AUV相对母艇位姿估计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 水下动态对接可帮助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实现与母艇之间的水下能源补充及数据交换,提高AUV作业能力,捕获式动态对接要求AUV具有准确估计与母艇间相对位姿的能力。针对导引灯中心提取误差导致AUV相对母艇位姿估计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惯性权重粒子群(SIWPSO)优化算法的位姿估计方法,首先建立导引灯成像误差函数,对其优化求解取最小值得到AUV相对母艇位姿估计模型,以抑制像素中心提取误差的干扰,然后利用随机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解算位姿估计模型来得到最优相对位姿估计值。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位姿估计方法的有效性,相对姿态误差在0.1°以内,相对位置误差在0.50m以内;其中各姿态角估计误差均值在2°以内,各位置估计误差均值在0.20m以内,估计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 动态对接 位姿估计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AUV抗洋流对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陶俊 石凯 +2 位作者 乌云嘎 徐会希 吕凤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9-96,共8页
洋流和未知干扰的存在影响着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对接回收的成功与否,同时保证对接姿态和抗扰能力较为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三段式对接控制方法:在对接首段采用追踪制导,中段采用横向偏差制导,末端采用余弦曲线制导生成... 洋流和未知干扰的存在影响着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对接回收的成功与否,同时保证对接姿态和抗扰能力较为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三段式对接控制方法:在对接首段采用追踪制导,中段采用横向偏差制导,末端采用余弦曲线制导生成期望的航向角度,设计洋流观测器估计并补偿洋流,并针对AUV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实现航向角跟踪。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控制模型,在不同洋流和外界随机干扰条件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对接方法在洋流下可有效控制AUV的航向角和横向距离,对外界随机干扰具有一定抵抗能力,能够同时保证对接姿态和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 洋流干扰 自抗扰控制 对接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斗一号”全海深ARV收放装置设计与优化
15
作者 陈聪 唐元贵 +2 位作者 陆洋 孙天俊 何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69,共11页
面对深渊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的科考需求,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and remotely-operated vehicle,简称ARV)凭借其探测范围大和能局部采样作业的综合能力和特点,在深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中国首台具备探测与作业能... 面对深渊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的科考需求,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and remotely-operated vehicle,简称ARV)凭借其探测范围大和能局部采样作业的综合能力和特点,在深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中国首台具备探测与作业能力的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一号”为研究对象。“海斗一号”在探测作业时,通过光纤微缆与母船保持实时通信,其特有的光纤压坠器装置对光纤链路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设计了一套“海斗一号”专用的布放回收装置,并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布放回收方法,实现了“海斗一号”与光纤压坠器的安全布放与回收;针对布放回收过程中“海斗一号”的起吊架需应对不同起吊工况的需求,基于“海斗一号”轻量化的设计要求,提出采用多工况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开展起吊架构型设计,对最终设计构型在2种工况下分别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进一步完成了压载试验和海试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海斗一号”收放装置设计及优化方法切实有效,满足“海斗一号”开展深渊科考时的需求,为ARV布放回收及其装置优化设计提供了工程经验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RV) 布放回收 起吊架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声源搜寻的AUV引导方法研究
16
作者 周仕昊 徐春晖 王庆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3-118,共6页
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可以在更深的海域中进行大范围的搜寻,加快深海搜救进度。为了解决AUV在复杂海洋环境下搜索过程中的问题,提高AUV在深海大范围搜寻主动声源过程中的搜寻效率,提出一种基于AUV的主动... 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可以在更深的海域中进行大范围的搜寻,加快深海搜救进度。为了解决AUV在复杂海洋环境下搜索过程中的问题,提高AUV在深海大范围搜寻主动声源过程中的搜寻效率,提出一种基于AUV的主动声源搜寻方法。将AUV搜寻主动声源的过程分为:疑似海域的大范围多目标搜索规划和实时引导搜寻2个阶段。本文主要研究在实时引导搜寻阶段采用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动态引导规划,同时考虑引导中避免进入声源声影区导致声源信号丢失的影响,提高AUV声源搜寻效率。通过仿真结果,本文方法与传统的蝗虫优化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对比,规划路径收敛速度更快,路径长度更短,满足AUV在深海大范围搜寻主动声源的搜寻任务效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主动声源 引导搜寻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载人潜水器多约束先验图像增强方法
17
作者 秦豪 赵洋 王国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人造光源照射造成深海图像颜色失真、散射模糊以及光照不均匀等图像降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约束先验的贝叶斯Retinex深海载人潜水器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一种基于统计的颜色校正方法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处理... 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人造光源照射造成深海图像颜色失真、散射模糊以及光照不均匀等图像降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约束先验的贝叶斯Retinex深海载人潜水器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一种基于统计的颜色校正方法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处理,然后对光照图先后进行平滑、结构和不均匀光照高亮区域3种先验,并将3种先验条件结合到贝叶斯模型当中,并选取Lab颜色空间中L分量作为初始光照图来进行光照图估计的最优化求解。最后,通过伽马校正的方法对光照图和反射图进行处理,获得增强后的深海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平均运行时间4.39 s,具有较低的复杂度,更加适合深海恶劣环境下的图像增强,处理得到的深海图像具有更好的观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贝叶斯估计 RETINEX理论 深海载人潜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新型AUV自抗扰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乌云嘎 徐会希 姜志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5-91,共7页
近海底复杂环境中精细观测作业与精确位置控制等技术对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利用自适应RBF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对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优化,使... 近海底复杂环境中精细观测作业与精确位置控制等技术对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利用自适应RBF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对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优化,使其对模型不确定部分和环境干扰能够自适应估计,并实现将总扰动在线补偿到控制输入中,实现更佳的扰动估计及控制性能。通过仿真实验发现,与传统自抗扰控制(ADRC)相比,不同阶跃输入下,改进方法具有更小的观测误差,控制稳定性更好,且在较低采样频率下依然可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优化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性能,提高AUV在不同阶跃输入及采样频率下的稳定性,简化了控制器调参过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自抗扰控制器 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援潜救生及深海打捞ROV现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宏涛 张奇峰 唐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6-20,共5页
随着海洋军事、海上航运、深海科考以及航天器海上发射和回收等活动不断增加,装备故障或复杂的环境因素导致海难事故频频发生,为减小损失、探究事故原因,援潜救生及深海打捞显得尤为重要。遥控潜水器作为深海重要作业装备,在援潜救生及... 随着海洋军事、海上航运、深海科考以及航天器海上发射和回收等活动不断增加,装备故障或复杂的环境因素导致海难事故频频发生,为减小损失、探究事故原因,援潜救生及深海打捞显得尤为重要。遥控潜水器作为深海重要作业装备,在援潜救生及深海打捞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国际上援潜救生及深海打捞典型遥控潜水器的发展现状,概括其在援潜救生及深海打捞中的典型应用案例,总结援潜救生及深海打捞遥控潜水器关键技术,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潜水器 援潜救生 深海打捞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前视声呐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昊搏 刘铁军 +2 位作者 汪海林 姜志斌 祁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43-148,共6页
随着海洋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声图像在海洋开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针对前视声呐在障碍物识别中存在的高噪声以及目标成像不连续等问题,借鉴神经网络中卷积核的思想,将形态学算子视为特殊的卷积核。同时,将帧间差分图像与当前帧所获... 随着海洋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声图像在海洋开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针对前视声呐在障碍物识别中存在的高噪声以及目标成像不连续等问题,借鉴神经网络中卷积核的思想,将形态学算子视为特殊的卷积核。同时,将帧间差分图像与当前帧所获取图像的特征相融合,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而后利用Mean-shift(均值漂移)算法对检测后得到的清晰的障碍物目标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动态背景中的噪声,同时使障碍物目标能够以连续、稳定变化的运动形态,清晰地呈现在连续多帧图像中,并对目标进行有效地跟踪。以"探索1000"AUV在千岛湖采集的声呐视频序列作为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声呐 均值漂移 形态学算子 障碍物检测 帧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