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辽宁省三北四期工程造林质量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忠灏 祁爽 于秀杰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论述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营造林质量现状,通过分析各方面制约质量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确保今后三北工程造林质量。
关键词 辽宁省 三北四期工程 造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凌源地区封补型森林植被恢复的技术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广洲 李晓军 于秀杰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4期125-126,共2页
根据森林生态学原理,针对辽西凌源地区的自然地理、森林资源特点、森林群落演替现状,详细介绍了封补型造林模式及主要技术要点。以原有植被为主体进行封山育林,补植目标树种,向恢复原有的松柞混交林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凌源地区 封山育林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毛虫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桂和 张玉伟 代德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9-336,共8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原因,制作了种群生命表,提出了防治该地区松毛虫的长期战略思想是改善生态环境,短期战略为彻底防治。
关键词 油松毛虫 松毛虫 种群 生命表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落针病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齐乐贤 贾云 原戈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26块临时标准地的调查,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落针病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et Yang与林龄、密度及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影响红松落针病的主要因子是海拔(小于650米),其次是密度和林... 本文通过26块临时标准地的调查,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落针病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et Yang与林龄、密度及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影响红松落针病的主要因子是海拔(小于650米),其次是密度和林龄。感病指数与林龄、密度,海拔、坡度、坡向关系的数学模式,可为病害预测及防治提供依据,为造林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落针病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产地检疫的几点做法
5
作者 胡善敏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49-50,共2页
该文较全面的介绍了辽宁省苗木产地检疫的作法 。
关键词 辽宁省 产地检疫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