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朝发遣三姓等地赏奴述略
被引量:7
- 1
-
-
作者
佟永功
关嘉录
-
机构
辽宁省档案馆历史部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6期103-109,共7页
-
文摘
将发遣人犯赏与披甲为奴,做为清朝的一条刑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本文依据辽宁省档案馆藏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简称三姓档——笔者)和有关文献,拟从清朝发遣三姓等地赏奴的历史渊源、赏奴的身份和来源、赏奴的社会地位以及赏奴的反抗斗争等方面,试作初步述论。
-
关键词
十三年
历史渊源
社会地位
满文档案
乾隆年间
衙门
统治阶级
乌苏里江流域
述论
十七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盛京内务府粮庄概述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沈微
-
机构
辽宁省档案馆历史部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4期67-72,共6页
-
文摘
过去史学界由于满文史料发掘的匮乏,在盛京内务府粮庄的性质、经营管理及社会作用等方面探讨不够深透,又往往与官庄混同。本文就盛京内务府满文档案,探讨粮庄,求教于史学界。一努尔哈赤进入辽沈之前,曾有过大量的农耕奴隶。他们按照托克索即庄园的组织形式从事农业生产。在后金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这种庄园制的“托克索”便随之进入辽沈地区,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继续存在和发展。皇太极时期,满族已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过渡。一六四四年,顺治帝入主中原,接替了高度封建化的明王朝的统治。但是,明王朝较为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
-
关键词
总管内务府
努尔哈赤
明王朝
史学界
社会作用
封建生产关系
满文档案
皇太极
庄丁
封建化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