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桓仁县板栗生产现状及增产增效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万河 殷展波 黄芳利 《北方果树》 2003年第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桓仁县 板栗生产 现状 增产增效措施 科技服务体系 引种 整形修剪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兆军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资源与环境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改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则对林业生态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分析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资源与环境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改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则对林业生态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要点,林业生态保护的关系以及具体方法,总结促进建设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管理 林业生态建设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重一 庞士力 孙彦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文章计算了黑龙江省75个县市3种主要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讨论了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光温及气候生产潜力差异较大,且从北到南呈增加趋势;气候生产潜力越大的地方,变率越小;气候生产潜力... 文章计算了黑龙江省75个县市3种主要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讨论了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光温及气候生产潜力差异较大,且从北到南呈增加趋势;气候生产潜力越大的地方,变率越小;气候生产潜力越小的地方,变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红松林疱锈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云 陈忠东 +4 位作者 张利民 于景江 王永奎 赫荣盛 邹英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3-47,共5页
通过28块典型样地调查,经数据处理后得出:林中红松疱锈病的发生程度与病原中转寄主马先蒿属植物存在与否关系密切。两者相距50m以上时,病害明显减轻。不同罹病程度林分的土壤物理性状调查表明:土壤渗透系数越低,林分患病与马先蒿... 通过28块典型样地调查,经数据处理后得出:林中红松疱锈病的发生程度与病原中转寄主马先蒿属植物存在与否关系密切。两者相距50m以上时,病害明显减轻。不同罹病程度林分的土壤物理性状调查表明:土壤渗透系数越低,林分患病与马先蒿出现的频率越高。立地土壤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与病害的发生程度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疱锈病 马先蒿 病原中转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楸叶斑病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思利 金文元 张淑雁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2-23,共2页
由五加叶点霉Phyllosticta acanthopanacis syd.引起的刺楸叶斑病是刺楸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导致刺楸幼林提前落叶两个月左右,翌年降低高生长量39.44%。该病6月上旬开始发病,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灰褐色病斑,病斑... 由五加叶点霉Phyllosticta acanthopanacis syd.引起的刺楸叶斑病是刺楸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导致刺楸幼林提前落叶两个月左右,翌年降低高生长量39.44%。该病6月上旬开始发病,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灰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多数病斑有明显的轮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楸树 叶斑病 防治 森林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政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6
作者 崔兆军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4期230-231,共2页
林政资源管理中应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推动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并高度重视林政资源管理,认真分析管理中的不足和应对的挑战,进而在发展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资源管理策略,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林政资源管理 策略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