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赛马碱性岩体两种稀有锆矿物的发现及其指示意义
1
作者 桂欣 邬斌 +3 位作者 邢兴庆 刘显成 任倩 胡寅秋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479,共16页
在辽宁赛马碱性岩体首次发现两种稀有锆硅酸盐矿物———赵氏碱锆石和水硼锶钠锆石,为岩浆期异性石的热液蚀变产物。本文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了赵氏碱锆石和水硼锶钠锆石的产出特征、晶体结构... 在辽宁赛马碱性岩体首次发现两种稀有锆硅酸盐矿物———赵氏碱锆石和水硼锶钠锆石,为岩浆期异性石的热液蚀变产物。本文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了赵氏碱锆石和水硼锶钠锆石的产出特征、晶体结构、化学成分以及锆和稀土的岩浆富集-热液蚀变年龄,进而探讨岩浆期后交代流体与成矿元素迁移-沉淀的关系。赵氏碱锆石为早期蚀变产物,多呈他形,与残余异性石、次生斜方钠锆石、钠沸石和铈硅磷灰石等共生。其为斜方晶系,a=1.18325(5)nm,b=1.29141(3)nm,c=0.67292(1)nm,V=1.02825(4)nm~3,晶体化学式为(Na_(0.97)K_(0.78)Ca_(0.06)Pb_(0.01)Sr_(0.01))_(Σ1.83)(Zr_(0.98)Ti_(0.01)Hf_(0.01))_(Σ1.00)Si_(3.02)O_(9)·2H_(2)O。水硼锶钠锆石形成晚于赵氏碱锆石,呈他形粒状或集合体,与次生钠沸石、锆石、菱锶矿、方解石和铈硅磷灰石等蚀变矿物共生于异性石假晶,假晶中异性石残余、斜方钠锆石和赵氏碱锆石均较少。水硼锶钠锆石为三方晶系,a=1.96634(3)nm,c=0.99581(3)nm,V=3.33445(1)nm~3,晶体化学式为(Na_(7.10)Ca_(0.99)K_(0.01)□_(3.90))_(Σ12.00)(Sr_(10.42)Ca_(1.56)Ba_(0.01)Pb_(0.01))_(Σ12.00)(Zr_(12.85)Ti_(0.49)Hf_(0.13)Al_(0.08)Nb_(0.06)□_(0.39))_(Σ14.00)Si_(42.01)B_(5.99)O_(132)(OH)_(12)·12H_(2)O。赵氏碱锆石和水硼锶钠锆石为岩浆期异性石(218±5Ma)经历不同期次流体交代的蚀变产物,其中赵氏碱锆石与赛马岩浆分异的富碱自交代流体有关,而水硼锶钠锆石(107±5Ma)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外来富Sr、Ca和B碳酸盐化流体有关。赛马岩体异性石中稀土元素经流体交代,大量进入流体相而发生迁移,少量在赵氏碱锆石等蚀变锆矿物中保留。两种稀有锆矿物的发现对揭示热液流体性质、热液活动期次及锆等关键金属迁移-沉淀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碱锆石 水硼锶钠锆石 岩浆-热液系统 晶体化学 赛马碱性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关键金属新矿物的发现及成因初探
2
作者 邬斌 谷湘平 +3 位作者 王汝成 刘显成 邢兴庆 任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3-204,共2页
新矿物是指化学成分和(或)晶体结构不同于已知矿物的新矿物种。辽宁赛马碱性岩体发育铀—稀土—锆—铌等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矿物种类繁多。氟锶钙磷灰石(英文名Fluorsigaiite,编号IMA 2021-87a)、碳铅镧矿(英文名Gysinite-(La),编号IMA 2... 新矿物是指化学成分和(或)晶体结构不同于已知矿物的新矿物种。辽宁赛马碱性岩体发育铀—稀土—锆—铌等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矿物种类繁多。氟锶钙磷灰石(英文名Fluorsigaiite,编号IMA 2021-87a)、碳铅镧矿(英文名Gysinite-(La),编号IMA 2022-008)和斜方铅锆石(英文名Plumbogaidonnayite,编号IMA2022-095)3种新矿物近期发现于赛马岩体,并于2022年经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马岩体 新矿物 关键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桓仁西部古元古代侵入岩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骆念岗 王彬娜 +3 位作者 刘显成 洪秀伟 于波涛 李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11,共14页
华北克拉通东部辽东地区出露古元古代侵入岩,为准确认识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选取北沟岩体、正岔岩体和树柳林子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探讨了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华北克拉通东部辽东地区出露古元古代侵入岩,为准确认识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选取北沟岩体、正岔岩体和树柳林子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探讨了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柳林子岩体年龄为(2 490±8) Ma,北沟岩体年龄为(2 457±11) Ma。北沟岩体高硅富钾,富集Rb、U、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Nb/Ta平均值5. 75,Rb/Nb平均值4. 21,源于太古宙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正岔岩体高硅富钾,富集Rb、Ba、U、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Nb/Ta平均值16. 06,Rb/Nb平均值4. 81,源区可能由幔源岩浆底侵带来的热量加热地壳,导致其重熔并与之混合后形成的。柳林子岩体为变质角闪辉长岩,呈亚碱性,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其岩浆可能形成于受陆壳微弱混染的软流圈地幔或岩石圈地幔。认为研究区古元古代侵入岩形成于东、西陆块碰撞拼合后的后造山挤压向板内伸展转换的构造环境,为构造体质转换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古元古代 侵入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