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卓 姜生伟 +3 位作者 吴昊 李德斌 李一彤 周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09-111,119,共4页
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及其周边0.483 km^(2)范围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连续3年的调查,报道了外来入侵植物在城市核心地带的入侵情况。同时对调查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 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及其周边0.483 km^(2)范围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连续3年的调查,报道了外来入侵植物在城市核心地带的入侵情况。同时对调查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记录到入侵植物42种,分属17科3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有11属14种,占所有外来入侵植物的33.33%。引入途径分析表明:29种植物属于有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69.05%,12种植物属于无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8.57%,1种植物引入途径不详,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 百鸟公园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损失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昊 何姍 +3 位作者 王孔海 刘侠 陈军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从生物灾害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优化灾害损失评估计算方法;首次提出灾害恢复费用的计算方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动态评估的测算方法。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松材线虫... 从生物灾害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优化灾害损失评估计算方法;首次提出灾害恢复费用的计算方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动态评估的测算方法。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发生以来累计造成经济损失13.82亿元,其中2021—2022年度经济损失2.81亿元;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累计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静态损失15.57亿~15.65亿元,其中2021—2022年度的静态损失3.18亿~3.42亿元;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累计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动态损失132.12亿元,其中2021—2022年度的动态损失27.16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生物灾害 灾害损失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根传播风险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德斌 李志鹏 +3 位作者 王伟韬 吴昊 罗在全 姜生伟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探究疫木伐根在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抚顺市、辽阳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黑松Pinus thunbergii、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疫木伐根中昆虫种类、伐根中是否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 为探究疫木伐根在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抚顺市、辽阳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黑松Pinus thunbergii、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疫木伐根中昆虫种类、伐根中是否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伐根中松材线虫衰减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估疫木伐根传播松材线虫病的风险。结果显示: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木伐根中没有发现国内已知的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疫木伐根中获得的松幽天牛Asemum striatum、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以及松瘤象Sipalus gigas等成虫,经分离检测均不携带松材线虫;疫木伐根感病当年多数含有松材线虫,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直至消失。综合研判认为,在辽宁省,高度5 cm以内的疫木伐根不参与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自然传播松材线虫病的风险极低。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在今后的疫木除治作业中,在保证疫木伐根高度低于5 cm的前提下,可不对疫木伐根进行其他除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疫木伐根 传播 扩散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分析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舒红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0-41,72,共3页
通过对辽宁省近3年红脂大小蠹发生数据结合影响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因素综合分析,预测全省未来两年红脂大小蠹的扩散蔓延将呈高危态势。除朝阳、阜新市之外,葫芦岛市建昌县的过火立木林地内部和周围接壤林分,锦州市、沈阳市等周边区域存在... 通过对辽宁省近3年红脂大小蠹发生数据结合影响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因素综合分析,预测全省未来两年红脂大小蠹的扩散蔓延将呈高危态势。除朝阳、阜新市之外,葫芦岛市建昌县的过火立木林地内部和周围接壤林分,锦州市、沈阳市等周边区域存在疫情传入的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发生面积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区划研究
5
作者 宋玉双 姜生伟 +2 位作者 王家庆 吴昊 于海英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6期8-13,共6页
在充分认识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的基础上,以承灾体森林植物区系特征为主线,结合孕灾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致灾因子的分布情况,在全部国土空间范围内,将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划分为3个一级区(灾害大区)9个二级区(灾害区)24个三级区(灾害亚区),并... 在充分认识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的基础上,以承灾体森林植物区系特征为主线,结合孕灾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致灾因子的分布情况,在全部国土空间范围内,将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划分为3个一级区(灾害大区)9个二级区(灾害区)24个三级区(灾害亚区),并对划分结果进行相似程度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灾害 分异特征 区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概况及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宋玉双 吴昊 +3 位作者 宋丽文 杜文胜 邹元平 董瀛谦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3,共15页
在对东北地区部分有害生物来源考证的基础上,筛选出56种外来入侵物种作为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类,并对其入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以北美洲种类最多,入侵东北种类总体呈不断增加势头,入侵途径以无意引入为... 在对东北地区部分有害生物来源考证的基础上,筛选出56种外来入侵物种作为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类,并对其入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以北美洲种类最多,入侵东北种类总体呈不断增加势头,入侵途径以无意引入为主,入侵地以辽宁省种类居多,入侵生境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均有代表性种类。进一步筛选出18种外来入侵物种作为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种类,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评述,根据每种在入侵过程的阶段性,分别提出防止入侵、阻止扩散和抑制危害的防控管理对策。针对完善入侵生物学理论提出3点建议,针对提升东北地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能力提出4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东北地区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珏 张彦龙 +1 位作者 舒红 郑雅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147,共6页
【目的】媒介昆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松材线虫的传播危害有着重要影响,明确我国松材线虫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松材线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开展了调查... 【目的】媒介昆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松材线虫的传播危害有着重要影响,明确我国松材线虫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松材线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开展了调查。采集被云杉花墨天牛危害的红松疫木,锯成1 m长木段,两端蜡封保湿,置于养虫笼内饲养,每天收集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同时通过悬挂诱捕器和震落收集感病红松林内的云杉花墨天牛并带回实验室。将所有收集到的云杉花墨天牛活体解剖为头、胸、腹3部分,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记录松材线虫数量。【结果】结果表明:疫木包网中收集的160头云杉花墨天牛初羽化成虫体内携带线虫的天牛有58头,占总体的36.25%。平均每头天牛携带松材线虫336.74条,携带量最多为5560条,雌成虫平均携带量为458.52条,雄成虫平均携带量为191.54条,雌雄差异不显著;林间收集的274头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体内携带线虫的天牛有38头,占总体的13.87%。平均每头天牛携带线虫214.92条,携带量最多为2486条,雌成虫平均携带量为161.81条,雄成虫平均携带量为280.53条,雌雄差异不显著;云杉花墨天牛胸部线虫数量最多,平均为35.88条,其次是头部,平均为0.88条,最少的是腹部,平均为0.34条,胸部线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部分的线虫数量。【结论】本研究发现我国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体内松材线虫携带量远低于日本云杉花墨天牛,更低于松褐天牛的携带量,雌雄天牛成虫间携带量差异不显著,且松材线虫主要分布于天牛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花墨天牛 松材线虫 携带量 媒介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松材线虫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姜生伟 吴昊 +3 位作者 李德斌 罗在全 何姗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4期9-15,共7页
依据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的基本原理,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松材线虫入侵途径呈多点多条,正在逐步适应当地的主要松树种类和孕灾环境,可通... 依据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的基本原理,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松材线虫入侵途径呈多点多条,正在逐步适应当地的主要松树种类和孕灾环境,可通过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完成自然传播.越年枯死现象较为突出,已形成3个较大的发生集群,表现出典型的外来入侵生物的灾害特征,即灾情严重、损失巨大、发展快速、防控难度大,进一步扩散蔓延的潜在风险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森林生物灾害 松墨天牛 云杉花墨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美国白蛾灾害扩散过程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德斌 卢修亮 +3 位作者 何姍 罗在全 吴昊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在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灾害扩散动力和成灾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回顾其在东北地区的扩散过程,探讨其扩散规律,并对其在东北地区的扩散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灾因子的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相结合是灾害持续扩散的动力;沿海地区... 在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灾害扩散动力和成灾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回顾其在东北地区的扩散过程,探讨其扩散规律,并对其在东北地区的扩散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灾因子的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相结合是灾害持续扩散的动力;沿海地区具有更加适宜致灾因子生存和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受孕灾环境和防控措施的综合影响,相对扩散速度差异较大;灾害的扩散过程体现出入侵生物引发的典型特征;美国白蛾灾害在松辽平原西部防护林经济林区、松辽平原东部防护林区、长白山南部防护林用材林区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三江平原防护林区存在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灾害 东北地区 扩散过程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红脂大小蠹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昊 李德斌 +3 位作者 罗在全 何姗 姜生伟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6期22-28,共7页
参照灾害风险分析方法,通过与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云杉大小蠹D.micans对比分析,从致灾因子的危害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和孕灾环境的稳定性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红脂大小蠹D.valens灾害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红脂大小... 参照灾害风险分析方法,通过与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云杉大小蠹D.micans对比分析,从致灾因子的危害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和孕灾环境的稳定性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红脂大小蠹D.valens灾害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灾害在东北地区的潜在风险较大,且有向东北腹地进一步扩散危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东北地区 灾害风险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栗山天牛灾害成因分析
11
作者 吴昊 唐健 +3 位作者 陈军 王孔海 李国忠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3期9-14,共6页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引发的栎树林生物灾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已由次要灾害上升为重要灾害。成灾原因分析表明,致灾因子栗山天牛的K−生态对策是灾害形成的内在原因,承灾体天然次生栎林的脆弱性是灾害形成的外在原因,防灾控灾措施不到位...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引发的栎树林生物灾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已由次要灾害上升为重要灾害。成灾原因分析表明,致灾因子栗山天牛的K−生态对策是灾害形成的内在原因,承灾体天然次生栎林的脆弱性是灾害形成的外在原因,防灾控灾措施不到位是致使灾害持续加重的人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山天牛 东北地区 栎树次生林 成灾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