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舒红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7期168-169,172,共3页
按照国家林业局要求,辽宁省在2014~2016年期间完成了第三次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任务,结果表明:首次发现外来有害生物2种,首次发现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蠹蛾在该省危害;发现新种2个;中国新纪录种2个;辽宁省新纪录种110种。在普查过... 按照国家林业局要求,辽宁省在2014~2016年期间完成了第三次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任务,结果表明:首次发现外来有害生物2种,首次发现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蠹蛾在该省危害;发现新种2个;中国新纪录种2个;辽宁省新纪录种110种。在普查过程中采用了3S平台、Arcgis软件等普查新技术,采用了内置GPS相机拍摄生态图片、多光谱诱虫屋、自制温控焊管设备、自制长焦超微距镜头等新方法。对普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旨在探讨害虫传播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新纪录种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
作者 葛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3期18-19,共2页
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会对林木生长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对松林资源造成较大损失,严重威胁生态安全。为了保障林业及绿化工程的发展进程,需要加大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探究,明确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目标及发展方向,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 林业 生态环境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3
作者 葛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1期75-76,共2页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也顺应社会需求快速扩展。但在此过程中,林业有害生物依靠其极强的传播力和繁殖能力严重危害我国森林资源。现阶段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和欠缺,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也顺应社会需求快速扩展。但在此过程中,林业有害生物依靠其极强的传播力和繁殖能力严重危害我国森林资源。现阶段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和欠缺,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提升。针对当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的现状展开研究和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应对措施,并提出几点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服务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艳春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期71-73,共3页
随着近些年辽宁地区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及为害也逐年加重。针对当地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实际,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防治对策,包括加大宣传、完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相关机制,积极采取生态措施提高林... 随着近些年辽宁地区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及为害也逐年加重。针对当地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实际,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防治对策,包括加大宣传、完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相关机制,积极采取生态措施提高林分的抵抗能力,不断完善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制度、提前做好预防,重视对林木的检疫工作、从源头切断重大病虫害的传播路径,针对性实施防治等,为当地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原因 防治对策 辽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溪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舒红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期46-47,49,共3页
总结了本溪市开发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普查信息采集、汇总、分析等工作任务,可实现内外业一体化、无纸化外业调查,降低了出错率,显著提高了普查数据质量。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掌上电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木上发现媒介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 被引量:8
6
作者 郑雅楠 姜生伟 +6 位作者 黄凤玉 杨忠岐 高国平 刘佩旋 时勇 范立淳 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花绒寄甲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尤其在控制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自然界与不同种类的天牛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同生物型。本文在辽宁省抚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上调... 花绒寄甲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尤其在控制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自然界与不同种类的天牛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同生物型。本文在辽宁省抚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上调查发现了花绒寄甲越冬成虫,通过形态学和生物学观察,确定了该花绒寄甲为云杉花墨天牛生物型花绒寄甲。这是花绒寄甲作为云杉花墨天牛的自然天敌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这将对中国北方地区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的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材线虫 云杉花墨天牛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林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艳春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7期91-92,共2页
生态建设作为我国小康社会建成的目标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森林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生态功能最为健全的一类系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生态平衡作用,病虫害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其的... 生态建设作为我国小康社会建成的目标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森林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生态功能最为健全的一类系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生态平衡作用,病虫害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其的妥善处理非常重要。论述了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并提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病虫害防治 林业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落叶松毛虫为害情况及发生规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舒红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0期41-42,共2页
以辽宁省落叶松毛虫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简要分析落叶松毛虫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消长因素,总结其消长规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措施。
关键词 辽宁省 落叶松毛虫 消长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浅析
9
作者 李菊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1期64-65,共2页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加激烈,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在森林管理中,森林病虫害问题非常严重,积极应用有效的营林管理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分析我国森林病虫...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加激烈,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在森林管理中,森林病虫害问题非常严重,积极应用有效的营林管理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分析我国森林病虫害的为害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工作 森林病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入侵特征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全来 曹伟 +5 位作者 张悦 金永焕 王永翠 马瑛培 陈辉 崔雪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322,共9页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侵历史和分布特征、危害、现有防除措施及存在等问题进行综述。刺萼龙葵具有花期长、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高、果实和种子产量大等高繁殖能力特征;能适应多变气候和异质性生境;具有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和人为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已先后入侵了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的55个区县,向华北、华中和华东快速入侵的可能性高;刺萼龙葵的植株及分泌物对人畜安全、动物皮毛质量、草地植被结构、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并帮助传播植物病虫害。然而,现有的化学和物理防除措施仍不能彻底遏制传播、消除危害和保障生产。为有效防除刺萼龙葵,应开展刺萼龙葵入侵风险评估,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制定防治措施,加强入侵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生物生态学特性 传播途径 入侵特征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松材线虫病与中国其他疫区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雅楠 刘佩旋 +3 位作者 时勇 吴昊 于海英 姜生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是我国近40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林业灾害。目前,该病害已经在我国18个省(市、区)造成了大面积的松树死亡。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是我国近40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林业灾害。目前,该病害已经在我国18个省(市、区)造成了大面积的松树死亡。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年均温度10℃以下的辽宁疫区与其他疫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与其他疫区相比,辽宁疫区的松材线虫虫株耐寒性更强,且发现了新的寄主树种红松、樟子松和落叶松以及新的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这些差异不但给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而且增加了疫情继续向北扩散的风险。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符合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的有效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差异 寄主树种 媒介昆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脂大小蠹在辽宁地区的防控必要性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菊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第4期6-10,共5页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我国重要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辽宁地区于2017年首次发现危害。从红脂大小蠹的分布状况、扩散蔓延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防控必要性进行定性和定量...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我国重要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辽宁地区于2017年首次发现危害。从红脂大小蠹的分布状况、扩散蔓延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防控必要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辽宁地区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将其列为辽宁省重点防控对象,结合与松材线虫病在辽宁地区发生、分布及危害特性的异同,有针对性地提出红脂大小蠹防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防控必要性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红脂大小蠹的特征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艳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期80-81,共2页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林业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北方地区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该文总结了红脂大小蠹的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防治红脂大小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发生特点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烟碱微囊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菊 白鸿岩 +3 位作者 李欣欣 彭紫宸 张传奇 吕春鹤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2-14,60,共4页
为了研究地面和飞机2种作业方式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筛选最佳施药量,采用地面超低量喷施和飞机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对美国白蛾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0 d,地面超低量喷施4、5、8倍液的防治效... 为了研究地面和飞机2种作业方式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筛选最佳施药量,采用地面超低量喷施和飞机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对美国白蛾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0 d,地面超低量喷施4、5、8倍液的防治效果(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 22%、96. 69%、90. 88%,飞机喷施450、750、1 050 mL·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 25%、96. 12%、92. 68%。根据防治效果方差分析可知,地面超低量喷施2. 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以5倍液的标准为宜,飞机喷施以750~1 050 mL·hm^-2的施药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烟碱微囊悬浮剂 美国白蛾 虫口减退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杨树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艳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22-123,共2页
该文结合辽西地区杨树生产实际,对常发的几类病虫害的发病规律、症状、特点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杨树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杨树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潜育期延长导致红松越年枯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佳楠 姜生伟 +7 位作者 张瑞芝 李德斌 吴昊 徐昭 张亿珍 王家庆 李丹蕾 王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5,共9页
【目的】探究红松越年枯死的病理学过程和产生原因,以期为有效除治无松材线虫病症状的携带者松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自然侵染红松越年枯死比例,观测自然侵染和人工接种红松病症病状,测定红松当年显症的松... 【目的】探究红松越年枯死的病理学过程和产生原因,以期为有效除治无松材线虫病症状的携带者松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自然侵染红松越年枯死比例,观测自然侵染和人工接种红松病症病状,测定红松当年显症的松材线虫数量阈值。实验室内不同温度下测定松材线虫虫口增长情况,以及媒介昆虫羽化后适宜松材线虫虫口有效增长的时期(虫口增长期),计算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潜育期),并揭示红松感染松材线虫后越年枯死的原因。【结果】截至6月,自然侵染红松的越年枯死比例为41.4%。观测的自然侵染和低剂量人工接种红松在被侵染或接种当年均未出现显著外部、内部症状变化,而是到翌年松脂分泌停止,树干水分低,针叶变红褐色,只有进行高剂量饱和接种才出现当年半数显症。病症表现为松材线虫能够正常侵染红松,可有效繁殖但在低温时繁殖受阻,可成功越冬但越冬后虫口数量骤减。红松显症的全株阈值St1=(163±22)条·g^(-1),局部阈值St2=(621±20)条·g^(-1)。以每株50000条的接种量接种38年生红松,在当年虫口增长期内全株松材线虫数量仅为(90±8)条·g^(-1),低于St1、局部松材线虫数量最高为(350±18)条·g^(-1),也低于St2。抚顺的虫口增长期(141天)比大连(154天)和南京(173天)短。经计算,抚顺市松材线虫的潜育期为146天,长于虫口增长期。【结论】云杉花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相对较低,导致初始侵染量低。松材线虫生命周期受温度特性的影响,表现为非增长期长、虫口增长期短,最终导致在虫口增长期内未能达到红松显症的松材线虫数量阈值。这些综合作用导致松材线虫潜育期延长,其中41.4%的死亡红松表现出越年枯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越年枯死 初始侵染量 低温 虫口增长期 虫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Bx-TIMP克隆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帆 零雅茗 +3 位作者 舒红 姜生伟 王佳楠 李丹蕾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探究Bx-TIMP基因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对Bx-TIMP基因进行克隆及分析,并验证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致病性变化。PCR法克隆Bx-TIMP,应用TMHMM 2.0 server和SignalP 4.1 Server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 为探究Bx-TIMP基因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对Bx-TIMP基因进行克隆及分析,并验证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致病性变化。PCR法克隆Bx-TIMP,应用TMHMM 2.0 server和SignalP 4.1 Server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确定该基因在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部位;应用RNAi技术,分析沉默该基因后松材线虫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致病性变化。该基因CDS区全长363 bp,编码12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原位杂交表明该基因在松材线虫食道腺中表达。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对红松致病性减弱。结果表明,Bx-TIMP为效应因子基因,与松材线虫致病性相关。本研究揭示Bx-TIMP基因是松材线虫危害松树致使其发病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明确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松材线虫的防治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致病性 效应因子 红松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引诱作用的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雅楠 范立淳 +3 位作者 时勇 陈国发 王蛟 姜生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2-104,115,共4页
为明确常用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的诱捕效果,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天牛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2019年6—8月期间,通过在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疫区松林内悬挂装有APF-Ⅰ型诱芯、ZL-Ⅰ型诱芯和F-2型诱芯3种常见... 为明确常用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的诱捕效果,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天牛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2019年6—8月期间,通过在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疫区松林内悬挂装有APF-Ⅰ型诱芯、ZL-Ⅰ型诱芯和F-2型诱芯3种常见诱芯的诱捕器,并定期收集诱捕器内的天牛,对其种类及数量进行统计,来比较不同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ZL-Ⅰ型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比例(95.28%)和总诱捕量(1 211头)均高于其他供试诱芯,且诱捕到的成虫雌雄比为1∶3.59,证实ZL-Ⅰ型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专一性和诱捕能力均较强,且对雄成虫的诱捕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衫花墨天牛 松材线虫 诱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在红松上的补充营养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昊 时勇 +6 位作者 刘佩旋 范立淳 王珏 贾婧怡 王伟韬 姜生伟 郑雅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3-710,共8页
【目的】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为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主要媒介昆虫,近年来在辽宁省危害十分严重。本研究对云杉花墨天牛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上补充营养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明... 【目的】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为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主要媒介昆虫,近年来在辽宁省危害十分严重。本研究对云杉花墨天牛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上补充营养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明确该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评估其在林间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以及确定其携带松材线虫的传播规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雌、雄成虫成对放入装有红松木段和松枝的透明玻璃缸内,在温度23±3℃、相对湿度55%±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连续观察云杉花墨天牛在红松上的主要取食部位,在不同部位的取食量,取食红松时的成虫寿命、平均取食频率和单次取食的平均时间,在红松侧枝上的取食量随发育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取食频率占比的昼夜节律,直至其自然死亡。【结果】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主要取食红松针叶,其次是嫩枝和嫩芽,取食量占总取食量的比例分别为77.11%,21.46%和1.43%。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取食红松侧枝后的平均寿命为16.63±6.63 d,其中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17.11±5.91 d,雄成虫的平均寿命为16.14±6.77 d。云杉花墨天牛自羽化后第4天起开始取食红松,且随发育时间的变化取食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第16天取食量最大,为526.48 mm2。在一天24 h内,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每个小时均有取食行为,且雌、雄成虫的取食频率占比均呈现反复升降的状态。【结论】云杉花墨天牛成虫在室内利用红松饲养,其补充营养的起始时间为羽化后第4天,取食量和取食日节律无明显的规律,该天牛成虫在林间补充营养的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花墨天牛 红松 补充营养 生物学特性 寿命 取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市大伙房林场松树天牛种类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昊 刘佩旋 +5 位作者 贾婧怡 王玉崧 黄楚尧 刘曌玥 李慧 郑雅楠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35-37,共3页
该研究于2018-2019年采用诱捕法和人工捕捉法对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的松树天牛种类进行调查,明确了该地区松树天牛种类及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林场发现松树天牛6种,分别为云杉花墨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灰长角天牛、松皮天牛... 该研究于2018-2019年采用诱捕法和人工捕捉法对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的松树天牛种类进行调查,明确了该地区松树天牛种类及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林场发现松树天牛6种,分别为云杉花墨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灰长角天牛、松皮天牛和小灰长角天牛。在调查期间共诱捕到松树天牛2363头,其中云杉花墨天牛的数量最多,占总诱捕量的93.36%,危害最严重,该天牛携带并传播松材线虫病。因此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应加强对该天牛的防控,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维护林场松树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天牛 云杉花墨天牛 大伙房实验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