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分布格局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孔颖 王喜武 唐源泽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24-28,共5页
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是探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文以辽宁省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ArcGis10.2空间分析的方法,对... 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是探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文以辽宁省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ArcGis10.2空间分析的方法,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的空间分布和重叠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大连市、朝阳市的自然保护地数量和面积均位于辽宁省前列;整体上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分布不均匀,自然保护区分布更为集中,两种保护形式呈区域性分布特点;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重叠数量最多,与地质公园重叠面积最大。该文分析结果可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全国尺度自然保护地之间关系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空间分布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根传播风险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德斌 李志鹏 +3 位作者 王伟韬 吴昊 罗在全 姜生伟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探究疫木伐根在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抚顺市、辽阳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黑松Pinus thunbergii、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疫木伐根中昆虫种类、伐根中是否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 为探究疫木伐根在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抚顺市、辽阳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黑松Pinus thunbergii、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疫木伐根中昆虫种类、伐根中是否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伐根中松材线虫衰减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估疫木伐根传播松材线虫病的风险。结果显示: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木伐根中没有发现国内已知的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疫木伐根中获得的松幽天牛Asemum striatum、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以及松瘤象Sipalus gigas等成虫,经分离检测均不携带松材线虫;疫木伐根感病当年多数含有松材线虫,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直至消失。综合研判认为,在辽宁省,高度5 cm以内的疫木伐根不参与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自然传播松材线虫病的风险极低。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在今后的疫木除治作业中,在保证疫木伐根高度低于5 cm的前提下,可不对疫木伐根进行其他除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疫木伐根 传播 扩散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对红松、油松和日本落叶松苗木的致病性初探
3
作者 李德斌 王伟韬 +3 位作者 李志鹏 田川 余月振 姜生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8,共6页
为探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苗木的致病性,通过人工接种松材线虫,观察红松、油松、日本落叶松2~3 a生苗木感病症状,测定松材线虫在苗木中的... 为探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苗木的致病性,通过人工接种松材线虫,观察红松、油松、日本落叶松2~3 a生苗木感病症状,测定松材线虫在苗木中的移动能力和发病情况。结果表明:3种苗木被松材线虫侵染后均会发病;苗木种类和松材线虫接种数量均会影响苗木的起始发病时间、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感病指数;松材线虫在3种苗木中均可定殖并移动到全株,在红松体内移动能力强于油松和日本落叶松。松材线虫对3种苗木致病性均较强,其中对红松的致病性最强,对油松次之,对日本落叶松致病性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发病率 致病性 移动能力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noDet-SimAM小尺寸松材线虫病受害木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芳 姜生伟 +1 位作者 张峻豪 何姗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8-433,共6页
针对小尺寸松材线虫病受害木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小尺寸松材线虫智能检测模型。采用无人机(UAV)搭载小型相机在220 m高度拍摄小尺寸松材线虫受害木图像,应用图像旋转、缩放、添加高斯噪声... 针对小尺寸松材线虫病受害木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小尺寸松材线虫智能检测模型。采用无人机(UAV)搭载小型相机在220 m高度拍摄小尺寸松材线虫受害木图像,应用图像旋转、缩放、添加高斯噪声和模拟光照强度等数据处理方式扩充数据集,设计轻量级深度网络NanoDet和SimAM注意力模块融合模型NanoDet-SimAM对小尺寸松材线虫受害木进行精准检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Faster R-CNN、Yolov4、Yolov5s及NanoDet等检测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速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目标检测 轻量级网络NanoDet 注意力机制 无参注意力 迁移学习 数据增强 小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潜育期延长导致红松越年枯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佳楠 姜生伟 +7 位作者 张瑞芝 李德斌 吴昊 徐昭 张亿珍 王家庆 李丹蕾 王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5,共9页
【目的】探究红松越年枯死的病理学过程和产生原因,以期为有效除治无松材线虫病症状的携带者松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自然侵染红松越年枯死比例,观测自然侵染和人工接种红松病症病状,测定红松当年显症的松... 【目的】探究红松越年枯死的病理学过程和产生原因,以期为有效除治无松材线虫病症状的携带者松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自然侵染红松越年枯死比例,观测自然侵染和人工接种红松病症病状,测定红松当年显症的松材线虫数量阈值。实验室内不同温度下测定松材线虫虫口增长情况,以及媒介昆虫羽化后适宜松材线虫虫口有效增长的时期(虫口增长期),计算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潜育期),并揭示红松感染松材线虫后越年枯死的原因。【结果】截至6月,自然侵染红松的越年枯死比例为41.4%。观测的自然侵染和低剂量人工接种红松在被侵染或接种当年均未出现显著外部、内部症状变化,而是到翌年松脂分泌停止,树干水分低,针叶变红褐色,只有进行高剂量饱和接种才出现当年半数显症。病症表现为松材线虫能够正常侵染红松,可有效繁殖但在低温时繁殖受阻,可成功越冬但越冬后虫口数量骤减。红松显症的全株阈值St1=(163±22)条·g^(-1),局部阈值St2=(621±20)条·g^(-1)。以每株50000条的接种量接种38年生红松,在当年虫口增长期内全株松材线虫数量仅为(90±8)条·g^(-1),低于St1、局部松材线虫数量最高为(350±18)条·g^(-1),也低于St2。抚顺的虫口增长期(141天)比大连(154天)和南京(173天)短。经计算,抚顺市松材线虫的潜育期为146天,长于虫口增长期。【结论】云杉花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相对较低,导致初始侵染量低。松材线虫生命周期受温度特性的影响,表现为非增长期长、虫口增长期短,最终导致在虫口增长期内未能达到红松显症的松材线虫数量阈值。这些综合作用导致松材线虫潜育期延长,其中41.4%的死亡红松表现出越年枯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越年枯死 初始侵染量 低温 虫口增长期 虫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大墨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6
作者 李德斌 李志鹏 +4 位作者 王伟韬 吴昊 王家庆 何姗 姜生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观察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明确云杉大墨天牛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并进行功能预测,利用扫描电镜对云杉大墨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共有6种... 为观察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明确云杉大墨天牛感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并进行功能预测,利用扫描电镜对云杉大墨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共有6种,分别为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水滴形感器、波氏鬃毛。其中,水滴形感器只在雄虫上有分布,其余5种感器雌、雄虫的触角均有分布。雌、雄虫触角感器数量比约为3∶1。各感器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具沟端弯感器、波氏鬃毛、刺形感器,其中,水滴形感器数量与锥形感器的相近。云杉大墨天牛触角上感器的数量整体呈由基部向末端逐渐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大墨天牛 成虫 触角 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与潜在媒介昆虫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志鹏 王伟韬 +3 位作者 李德斌 姜生伟 杨希恒 黄舜威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在松材线虫病逐渐向北扩张的态势下,前瞻性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媒介昆虫是疫情扩散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该文通过总结东北地区松材线虫病2种媒介昆虫的研究成果,以及8种潜在媒介昆虫的分布、危害和发生规律等基本信息,为科学防控松材线虫病... 在松材线虫病逐渐向北扩张的态势下,前瞻性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媒介昆虫是疫情扩散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该文通过总结东北地区松材线虫病2种媒介昆虫的研究成果,以及8种潜在媒介昆虫的分布、危害和发生规律等基本信息,为科学防控松材线虫病和防止松材线虫病继续北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媒介昆虫 潜在媒介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川 况施羽 +3 位作者 李德斌 董博 林长江 姜生伟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发的导致松科树种灭绝性死亡的森林病害。基于当前对寄主植物松材线虫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对外源因素诱导、相关抗性基因的分析及功能验证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抗性基因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发的导致松科树种灭绝性死亡的森林病害。基于当前对寄主植物松材线虫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对外源因素诱导、相关抗性基因的分析及功能验证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抗性基因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松材线虫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性育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寄主植物 抗性基因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Bx-TIMP克隆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帆 零雅茗 +3 位作者 舒红 姜生伟 王佳楠 李丹蕾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探究Bx-TIMP基因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对Bx-TIMP基因进行克隆及分析,并验证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致病性变化。PCR法克隆Bx-TIMP,应用TMHMM 2.0 server和SignalP 4.1 Server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 为探究Bx-TIMP基因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对Bx-TIMP基因进行克隆及分析,并验证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致病性变化。PCR法克隆Bx-TIMP,应用TMHMM 2.0 server和SignalP 4.1 Server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确定该基因在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部位;应用RNAi技术,分析沉默该基因后松材线虫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致病性变化。该基因CDS区全长363 bp,编码12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原位杂交表明该基因在松材线虫食道腺中表达。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对红松致病性减弱。结果表明,Bx-TIMP为效应因子基因,与松材线虫致病性相关。本研究揭示Bx-TIMP基因是松材线虫危害松树致使其发病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明确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松材线虫的防治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致病性 效应因子 红松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柞蚕蒿柳高效养殖技术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勇 张暖 +3 位作者 李文峰 韩玉库 姜义仁 秦利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对蒿柳扦插模式、树型养成的探索,开展春柞蚕“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技术研究,调查并统计柞蚕幼虫保苗率、全龄经过时间和蚕茧产量。结果表明:0.5~2.0 cm直径的蒿柳进行直接扦插,成活率在98.0%以上;而用生根剂浸泡后扦插,... 通过对蒿柳扦插模式、树型养成的探索,开展春柞蚕“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技术研究,调查并统计柞蚕幼虫保苗率、全龄经过时间和蚕茧产量。结果表明:0.5~2.0 cm直径的蒿柳进行直接扦插,成活率在98.0%以上;而用生根剂浸泡后扦插,成活率为100%。采用株距30 cm,墩距4 m,每墩3株,“W”型扦插,通过剪梢后的树型养成,能够显著增加枝条数量,提高柞蚕饲养效率。采用“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能够显著提高柞蚕养殖过程中的幼虫保苗率,达60%以上,减少了劳动强度并增加蚕茧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蒿柳 养殖 保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效应因子基因筛选及Bx-Hh-grl功能研究
11
作者 曹淑可 零雅茗 +6 位作者 吴昊 王佳楠 夏蕤 张悦 李丹蕾 姜生伟 王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3,共7页
【目的】通过对松材线虫效应因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揭示Bx-Hh-grl对松材线虫致病性的作用,为防治松材线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松材线虫Bx1022株系接种黑松,20 d后提取线虫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该转录组设为松材线虫植食阶段... 【目的】通过对松材线虫效应因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揭示Bx-Hh-grl对松材线虫致病性的作用,为防治松材线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松材线虫Bx1022株系接种黑松,20 d后提取线虫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该转录组设为松材线虫植食阶段转录组。提取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培养的Bx1022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该转录组设为菌食阶段转录组。比较分析两个转录组,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Bx-Hh-grl。对Bx-Hh-grl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利用原位杂交检测Bx-Hh-grl表达部位。应用RNAi技术干扰Bx-Hh-grl表达以探究Bx-Hh-grl对松材线虫致病性的作用。通过Q-PCR验证,确定RNAi效果显著。将经RNAi处理的松材线虫接种3年生黑松枝条,以未经处理的松材线虫(CK组)和ddH2O(Mock组)处理的黑松作为对照,比较黑松发病情况进而比较不同处理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差异。【结果】筛选出植食阶段与菌食阶段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Bx-Hh-grl,其编码蛋白质具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Bx-Hh-grl在松材线虫食道腺表达,符合效应因子基因特征。Q-PCR结果显示经RNAi处理后的松材线虫Bx-Hh-grl表达量下调,RNAi处理效果显著。接种实验表明,Bx-Hh-grl-RNAi组显症的时间明显晚于CK组,Mock组黑松一直保持健康状态。【结论】Bx-Hh-grl是与松材线虫致病相关的效应因子基因。明确Bx-Hh-grl功能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松材线虫致病机理,为降低松材线虫危害,防治松材线虫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效应因子 RNAI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侵染寄主植物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伟韬 李志鹏 +3 位作者 李德斌 何姗 谷红军 姜生伟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45-49,65,共6页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该文对国内外松材线虫侵染后松树体内的信号分子、次生代谢产物、酶和抗病分子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目前寄主植物在病害防御反应方面的研究,对感病松树病...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该文对国内外松材线虫侵染后松树体内的信号分子、次生代谢产物、酶和抗病分子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目前寄主植物在病害防御反应方面的研究,对感病松树病理生理学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生理病理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病理生理学 寄主植物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辉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53-56,共4页
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恢复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20年来,已经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文以辽东山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天然林保护与经营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天然林保护与经营中存在问题,提出天然林保护与... 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恢复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20年来,已经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文以辽东山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天然林保护与经营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天然林保护与经营中存在问题,提出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对策与建议,为区域天然林修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森林可持续经营 分类经营 辽东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