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转归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忠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析对食管炎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方法82例食管炎患者,根据用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
目的探析对食管炎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方法82例食管炎患者,根据用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积分分别为(2.18±0.28)、(2.23±0.34)、(2.18±0.36)、(2.09±0.32)分,治疗后分别为(1.53±0.31)、(1.13±0.34)、(0.98±0.12)、(0.86±0.26)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积分分别为(2.28±0.31)、(2.34±0.21)、(2.15±0.27)、(2.19±0.13)分,治疗后分别为(0.56±0.15)、(0.51±0.11)、(0.23±0.04)、(0.32±0.14)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炎患者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较高,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症状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崔忠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129-130,共2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GⅠ、PGII、CRP分别为(210.09±15.10)ng/L、(8.85±3.45)ng/L、(2.12±1.26)mg/dl,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9.66±15.09)ng/L、(13.35±3.38)ng/L、(5.85±1.02)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观察及相关指标评估
被引量:
2
3
作者
崔忠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9期97-98,共2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在慢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评估.方法 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除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片+胶体铋剂三联治疗方案,根除组采取雷贝拉唑+克拉...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在慢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评估.方法 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除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片+胶体铋剂三联治疗方案,根除组采取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片+替硝唑片+枸缘酸铋钾片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结果根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根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为(78.92±8.5)ng/L,常规组为(116.85±11.46)ng/L;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根除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其胃泌素分泌水平,因此该法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根除性治疗
胃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转归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忠玉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内镜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2期106-10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析对食管炎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方法82例食管炎患者,根据用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积分分别为(2.18±0.28)、(2.23±0.34)、(2.18±0.36)、(2.09±0.32)分,治疗后分别为(1.53±0.31)、(1.13±0.34)、(0.98±0.12)、(0.86±0.26)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积分分别为(2.28±0.31)、(2.34±0.21)、(2.15±0.27)、(2.19±0.13)分,治疗后分别为(0.56±0.15)、(0.51±0.11)、(0.23±0.04)、(0.32±0.14)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疼痛、烧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炎患者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较高,促使患者及早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症状转归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崔忠玉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内镜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129-130,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GⅠ、PGII、CRP分别为(210.09±15.10)ng/L、(8.85±3.45)ng/L、(2.12±1.26)mg/dl,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9.66±15.09)ng/L、(13.35±3.38)ng/L、(5.85±1.02)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抗菌药物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观察及相关指标评估
被引量:
2
3
作者
崔忠玉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内镜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9期97-9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在慢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评估.方法 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除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片+胶体铋剂三联治疗方案,根除组采取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片+替硝唑片+枸缘酸铋钾片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结果根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根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为(78.92±8.5)ng/L,常规组为(116.85±11.46)ng/L;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根除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其胃泌素分泌水平,因此该法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根除性治疗
胃泌素
分类号
R573.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转归分析
崔忠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崔忠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观察及相关指标评估
崔忠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